APP下载

临床带教路径在肾病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3-09-01杨爱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临床

杨爱丽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临床带教是培训护理专业新护士的重要环节,是新护士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过程[1]。但是,传统的带教方法往往只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无法达到现代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因此,寻求科学高效的临床带教方法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要求和方向。临床路径是一种为节省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建立的科学服务和管理模式[2]。结合科室特点,我们制订了临床带教路径并将其应用于轮转护士的带教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 月18 日到2011年3月14日进入我科的轮转护士共48人,均为女性,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2±1)岁。其中,本科学历护士6人(12.6%),大专学历护士40人(83.3%),中专学历护士2人(4.1%),轮转时间均为5周。

1.2 方法

1.2.1 制订临床带教路径 成立临床带教路径制订小组,召开临床带教护士会议,以实习教学大纲为基础,兼顾各层次轮转护士的理论水平,结合本、专科特点,制订临床带教路径。

1.2.2 实施临床带教路径(1)熟悉科室环境及工作流程(第一周)。第一天,对轮转护士进行入科教育。轮转护士一般为19~24岁的未婚女性,年纪轻,阅历浅,走向新的科室感到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会影响人能力的发挥,环境的改变容易使轮转护士产生紧张、害怕和无助的心理。从以往的经验看,这段时期是护理差错的易发期,一旦出现护理差错,轮转护士就对自己能否胜任护理工作持怀疑态度,从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严重束缚了工作积极性[3]。为尽快消除陌生环境给轮转护士带来的紧张心理,从轮转护士入科的第一天,护士长、带教教师及其他本科室的护士应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欢迎她们。由带教教师认真介绍科室环境、设施及各项规章制度,并对她们进行爱岗敬业、爱心奉献及护理安全教育,使她们全面了解本科室轮转培训计划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使她们在今后的轮转过程中能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第二天到第七天,让轮转护士了解病区护理工作流程。包括各班工作流程、接诊患者工作流程(一般患者和危重症患者)、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出入院患者工作流程及健康教育工作流程等。带教教师在工作中让轮转护士认真阅读护理工作流程,并结合实际工作对其给予指导,在工作中采用提问和考核的方式,使轮转护士能够熟练按照护理工作的流程工作。

(2)掌握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及专业技能操作(第二周)。向轮转护士讲解级别护理的内容,肾病科常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肾脏穿刺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颈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结合临床病例,使轮转护士熟练掌握所学要点,让其在实际工作中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护理患者,较好地掌握专科护理操作。同时,带教教师要将爱心融入到工作中,使轮转护士学会用爱心护理患者。

(3)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第三周)。对本科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对轮转护士进行培训与辅导,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细致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指导轮转护士以患者为中心,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带教教师选择1~2个典型病例,指导护士为患者实施全程整体护理,按“入院→住院期间→出院程序”做好护理记录。通过整体护理,使轮转护士掌握了对患者的“七知道”,即知道姓名、诊断、病情、治疗、化验、护理和心理,改变了以往靠死记硬背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4)加强沟通,提高健康教育能力(第四周)。指导轮转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护理服务的宗旨是使患者身心康复,有效沟通是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保证[4]。因此,护理语言是做好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这正是轮转护士所缺乏的。面对陌生的面孔,不同文化、层次、经济、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的患者,轮转护士在与之进行沟通时,常感到拘谨、尴尬,甚至回避与患者交流。但她们没有意识到,不能熟练运用沟通技巧会直接影响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的效果[5],会使患者表现出不情愿接受轮转护士的健康教育指导及操作,使她们与患者的距离拉大,从而使轮转护士失去工作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应鼓励她们多与患者接触,让她们接新患者入院,从问病史、收集资料、查体、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入手,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为患者解决问题。

(5)护理查房及考核(第五周)。进行护理查房,完成护理大病历一份、轮转心得体会一份,并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教学查房。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寻找信息和知识的空白点,以加强自学、团结协作、解决问题为目的,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不断拓展的过程[6]。此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由带教教师根据带教计划选择临床病例,制订护理查房目标,并根据目标提出有关问题,提前一周通知查房的内容,鼓励轮转护士利用业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的答案。让轮转护士到患者床前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全面整理与汇总,以明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在实习的最后一周,培养轮转护士熟练查阅护理文献的能力和科研意识。

1.3 评价

分别于第一周和第五周结束时,对所有轮转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并统计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病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实习成绩变化评价

48名轮转护士中,有两名轮转护士因中专学历毕业,基础知识薄弱,沟通理解能力较差,以“良”的成绩出科,其余护士均以“优”的成绩出科。所有轮转护士出科时理论及操作成绩明显高于第一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实习成绩变化(Mean±SD)

2.2 护理差错发生率变化评价

通过改进带教方法,轮转护士的护理差错发生率由第一周的1.04%下降为0.21%。

2.3 护理病历合格率变化评价

轮转结束时,轮转护士的护理病历合格率由第一周的62.5%提高到93.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病历合格率变化[n(%),人]

2.4 健康教育能力变化评价

第一周轮转结束时,只有15名(31.2%)轮转护士能独立正确地完成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而第五周结束时,已有44名(91.6%)轮转护士能较好地完成对初诊患者的健康教育。

2.5 患者满意率变化评价

在所有轮转护士进科时,患者满意率为66.7%,轮转结束时患者满意率则提高到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满意率变化[n(%),人]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高效、时间性和计划性较强的先进工作模式,研究表明,将临床路径引入诊疗过程中,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7]。我们采用临床路径的工作模式,制订了标准的临床带教路径,并将其应用于肾病科轮转护士的带教中,探讨其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作用。

3.1 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提高了工作效率

临床护理路径带教强调时间性和实践性,对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护士来说内容具体合理,可操作性强,使轮转护士和带教教师都能明确重点,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做些什么,避免了随意性、盲目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激发了轮转护士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患者满意度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激发了轮转护士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遵循从基础到技能、由易到难,点面衔接、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轮转护士的各项能力均得到了提高。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轮转护士在接诊患者、健康教育、实施护理时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这就使使轮转护士在思想上、言行上及技术上均有了明显提高,内在潜力得到了发展,在与患者接触沟通的过程中建立了一定的护患感情基础,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3 减少了护理差错

轮转护士工作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提高,在科室护士总人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轮转护士更换频繁却未对本科室的护理工作造成影响,护士长管理轻松。

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轮转护士带教中,提高了年轻轮转护士的综合能力,使其对爱岗敬业、爱心奉献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带教过程中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轮转护士的思想动态,了解她们对带教计划、带教教师、带教内容是否满意,对所讲解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是否掌握,并鼓励她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好的意见和建议予以接收,不断地改进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将临床带教路径应用于轮转护士的带教中,对避免护理差错、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健全临床带教机制,有效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带教工作,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1]崔霞,戴冬梅.全方位管理临床护生的做法及成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4):60.

[2]钟玉杰,王敏,刘涛,等.从文献回顾分析我国临床路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0(3):131-133.

[3]胡庆华,王俊瑞,杨明,等.重管理严把关,高质量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J].解放军护理杂志,1999,16(1):231.

[4]欧小云.缩短新护士临床适用时间的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8):584.

[5]马敏之.高护学生角色转变过程中心理反应与对策[J].山西护理杂志,1995,9(5):206.

[6]张春仙.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合作[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3.

[7]宋丽,范理宏.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与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0(5):41-44.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临床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