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走进寻常百姓家

2013-09-01张天明

当代贵州 2013年18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中国科协科普

文Ⅰ本刊记者 张天明

(责任编辑/蒋叶俊)

5月24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暨贵州省科技活动周主场科普宣传活动在筑城广场举行。图为贵阳市南明区尚义小学学生在展示他们的科幻画。(本刊记者 张 丽/摄)

2013年,贵州科普事业注定不平凡。第十五届全国科协年会在贵阳召开,与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并称“三大平台”的科普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科协年会的一个精品活动,贵州省精心整合、充分投入社会资源,省、市、县三级联动,科普工作者、学会、协会、企业纷纷参与其中……通过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暨贵州省科技活动周主场科普宣传活动、百场院士专家科普报告黔贵行、黔贵科普大联动等,把贵州的科普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形式多样学科学

5月24日,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暨贵州省科技活动周主场科普活动启动地点——筑城广场,广大市民到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展区、茶产业与茶文化展区、贵州省属单位科普展区、科技摄影展区、金融科技展区以及青少年科幻画涂鸦区“各取所需”。

在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展区现场,来自省内各家医院的专家,为群众现场义诊,宣传疾病预防知识。金融科技展区,各家银行推出的最新金融科技产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来自贵阳市各小学的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在青少年科幻画涂鸦区,诠释自己对科学的印象,描绘对科技的向往。

位于贵阳药用植物园内的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是全国首家集药用资源展示、科研、科普、收藏、教学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性药用资源博物馆。5月25日首日开放就迎来1200多人参观,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到药用植物知识,还能亲手制作植物标本。

贵州科技馆作为月球科普展和贵州古生物化石科普展主场,请来欧阳自远院士进行讲解,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市民揭示了月球的奥秘。

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本届科协年会科普活动更加贴近公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你的牙龈会时常出血吗?你的牙周溢脓吗?”这不是在兜售某种产品,而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口腔卫生与全身健康”报告的开场白。他呼吁老百姓防治口腔疾病的关键是培养良好的日常口腔卫生习惯,要以科学的、全面的口腔疾病预防知识为导向进行日常护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保证终生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从5月20-29日,在全省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农村、部队举办了100场科普讲座,主要通过“科普报告”的方式宣讲,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

同时,大力开展“科普大篷车万里行”活动,贵州科技馆、贵阳市科协、六盘水市科协等26家单位配备了大篷车,通过“流动的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把绿色健康科普送到百姓家中……

科协年会期间,全省共开展科普活动1200项,其中院士专家科普报告132场,年会主场科普活动38项,黔贵科普大联动1020项。

更新理念用科学

今年3月11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活动组召开协调会,通报了科普活动组工作方案内容,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提出工作要求。

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和政府部门充分利用中国科协年会在贵州召开的难得机遇,组织了中国科协八届常委、荣誉委员、学术交流分会场主席、报告人、专门委员会分论坛专家学者、国际及港澳学术组织专家学者,以及中科院老科学家演讲团、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科普报告团,深入全省各地,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浪潮中。

在“预防疾病·科学生活”科普宣传活动中,中国农技协等协会所做的“茶产业与茶文化”科普展,中国科协学会部主办,数码摄影杂志社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科协科技摄影展等科普活动深得市民喜爱。在筑城广场,王阿姨和老伴认真观看宣传板,逐字逐句阅读,两位老人告诉记者,参加这样的科普活动,能学到不少实用知识,对养生保健大有益处。

贵阳市科协还开设了“急约即到”通道,为农民解决了他们在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急约”是指紧急预约,“即到”是指即赶到,这种科普“便民直通车”使农民从中找到了增收致富的依靠,从科普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筑牢基础爱科学

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在学校还是小区,人们对科普活动的参与度明显提高,科普活动已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

龙海是息烽县西山乡猪场村村民,他现在每天上午都到核桃园剪枝、护圃、施肥,即使发现树苗出现病状也能从容应对,“这得益于科普活动的帮助。”龙海说,当初借助政府大力扶持特色种植的东风,他一口气种了200多株核桃树,可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发现部分树苗出现了病害,心急如焚的他向县科协求助。之后,县科协索性将科普活动搬到西山乡,为全乡50多户种植户进行培训,仔细讲解核桃种植管理知识,让村民在参与科普活动中学到科学知识,用好科学知识服务生产发展。

5月20日,龙里县“百场院士专家科普报告黔贵行”在该县醒狮镇举办,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高传荣给乡亲们介绍“果树栽培管理经验”,他就桃、梨、杨梅等果树的生理特性、品种选择、养分需求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这位爱科学的“土专家”现身说法,他曾于2000年初,承包500亩荒山,贷款12万元,购买10000株果苗,开始走上果树种植之路。但由于管理粗放、缺乏科学技术,果树所结出的果子小、形差、糖分不足,销路不好,10多万的投入付诸东流。后来得到龙里县科协的帮助,加之刻苦钻研,2007年,他种植的果树进入丰产期,其“黔毓龙”牌水果,不仅畅销省内市场,而且远销海南、福建等省。高传荣说,自己是科普活动的受益者,科协的师傅领进门后,他还买来光碟、订阅《南方果树》杂志等,白天在果园里劳作,晚上一字一句“啃”书本,汲取“营养”,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从育苗、嫁接、移栽到水果采摘贮运一整套技术。

作为科学界开展科技交流、推进科技创新和公众参与科普、共度科学时光的科普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科学素质,为筑牢科学梦想和正在提速转型的贵州培养、储备了大批人才。据省科协领导介绍,本届科协年会科普活动创新工作模式,深入一线为老百姓做实事,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符合贵州实际的科普工作经验,为今后的科普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链接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亮点多

5月25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阳开幕,本届年会凸显了“三服务一加强”和“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为推动贵州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服务。

论坛多:12个专题论坛下市州

为做好为举办地服务工作,本届年会执委会特致函我省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管委会,根据自身实际申报专题,并根据本省实际拟定部分专题。经由年会执委会统筹后,拟定了对贵州地方服务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强的12个专题论坛。邀请学科前沿的国内外院士专家出席并担任分会场主席和发言人,以结合贵州科技需求,围绕学科发展交叉前沿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大师多:6位国际大师问道贵阳

本届年会首次设立“国际科学大师讲坛”,邀请4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巴尔扎恩奖及1位图灵奖得主出席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本届学术交流共设27个分会场,其中国际及港澳台分会场6个。

活动多:专家院士为贵州建言

本届年会开展“全国专家集中援黔行动”,院士专家通过“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等深入基层的活动,调研贵州省情,为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积极建言献策。

在技术和项目合作方面,特别是涉及主要产业的重点企业,院士专家积极帮助贵州培养创新人才和急需人才,促进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实现技术难题联合攻关,推进贵州企业发展。

科协年会期间,全省共开展科普活动1200项,其中院士专家科普报告132场,年会主场科普活动38项,黔贵科普大联动1020项。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中国科协科普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最强联动
我是天文演说家——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星云社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韩启德担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潘建伟当选副主席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