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九成大学生不再忌讳卖猪肉
2013-08-30王从清
王从清
近日,两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受前校长许智宏的邀请,回到北大举办论坛。而他们委托中山大学专家所作的调查也表明,对于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卖猪肉这一工作,超过九成的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据《信息时报》报道)
过去,一听说大学生卖猪肉、扫马路,立即会招来非议,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不思进取。陆步轩回到北大演讲时,对于自己的经营曾坦言,觉得心中有愧,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北大。可见,对于大学卖猪肉这样的事,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整个社会,在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的,从他的话语中,隐约能够感受到当初选择卖猪肉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卖猪肉缘何不能被公众接受,甚至遭到痛斥?主要囿于两方面的传统思维:一方面,长期以来,大家始终将大学生置于很高的位置,甚至奉为天之骄子,觉得大学毕业后理当进入白领阶层、从事高端行业,这才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大家普遍认为卖猪肉这一行当是屠夫专干的事,属于社会底层的职业,大学生卖猪肉实在是“杀鸡用宰牛刀”,是一种严重的人才损耗。
事实上,随着高等学校连年扩招,高教资源不断普及,现在的大学生已是铺天盖地,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天之骄子”。也因此,我们的观念也要随之变化,主动打破陈旧的思维定式。无论是自我定位,还是市场就业,都要放低身段、调低标准,视自己为普通一员,主动融入百姓群体,这样才能准确找准定位、更好实现价值。
再则,我们已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卖猪肉这一行当。时下的卖猪肉行业已经注入了很多科学元素,产业链大为延长,经营方式也不断更新。北大毕业生陈生进入养猪行业时间不长,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成了广东最大的猪肉连锁店“壹号土猪”的创始人,人称“猪肉大王”。可见,卖猪肉已不再是粗活,也非底层人专干的活。只要肯动脑筋、潜心经营,卖猪肉照样可以创出大事业、干出大名堂。
时下,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几百万,可真正找到工作、顺利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却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社会岗位十分紧缺外,大学生的就业姿态过高、观念保守也是一个重要推手。一些大学生不甘愿放下架子,眼睛专盯着一些高端行业,对于传统职业置之不理,人为造成就业窘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学历、身份的标签而束缚了自我发展,实在太可惜!欣慰的是,时下,经常听闻大学生应聘保姆、环卫工的事,充分说明大学生就业观念正悄然改变。此次,“九成大学生不再忌讳卖猪肉”的调查更让人欣喜。就业观念的转变,不仅可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拓展空间,更为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积蓄了充沛的智力资源,实在是多赢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