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

2013-08-30郭银亚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社团指导老师大学生

郭银亚

目前,大学生社团在学生能力培养、道德水平提升、知识结构完善、技能成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然而,大学生社团存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对常熟理工学院64个社团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有效问卷630份,回收率为98.44%。在把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情况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伴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完全学分制的逐步实施,参加社团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新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据调查,该校共有在校学生17977名,正式注册学生社团64个,参加社团5000人次。规模最大的社团成员达500人左右。仅2012年,新增社团7个,占学生社团总数的10.94%。

社团构成状况 从社团会员的年级构成情况来看,据调查学生社团成员以一二年级为主,分别占到55.81%和29.41%;三四年级的社团会员相对较少,其比例分别为10.98%和3.80%。另外从学生社团会员的文理科构成情况而言,文科学生人数比例占到58.67%,理科人数比例占到了41.33%,相对而言,文科生参加社团活动更积极。

学生参与状况 随着社团种类的增多,很多学生会选择多个社团参加活动。据调查,参加1个社团的学生占40.8%;参加2个社团的学生占37.8%;参加3个以上社团的学生占15.2%;一个都没参加的学生占6.2%。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参加1~2个社团。

从数据上看,仍有一些学生从未参加过社团,这说明大学生社团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而对学生加入社团的初衷也作了调查。

大多数学生加入社团是想锻炼自我,提高能力。而选择“其他”的人,有人是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来释放自己;有人是为了证明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还有的人是为了接触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视野等。

社团活动状况 从活动范围来看,大学生社团已经逐渐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发展。社团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社团内部,开始走向社会,如青年志愿者协会,活跃于学校、社会的各个角落。社团在向社会服务、奉献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了发展。

从活动的内容来看,许多社团不断创新思路,创建品牌,朝着精品化、个性化、专业化发展,许多主题新颖、形式灵活的活动受到学生欢迎。但是,仍然有一些社团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够针对学生的兴趣来举办一些精品特色活动,这也决定了这些社团的命运必将走向没落。

社团管理状况 社团的管理,包括校团委的总指导、社团联合会的统一具体管理、挂靠单位的协助管理、指导老师对活动的具体指导和社团骨干的日常管理。

在这次调查中,对社团内部规章制度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选择“很满意”的占11.6%,“比较满意”的占45.2%,“一般”的占38.3%,“不满意”的占4.9%。由此可见,该校社团规章制度仍需完善。

此次调查还涉及社团骨干能力的调查,认为干部能力很强的占13.2%,能力较强的占41.6%,能力一般的占36.3%,能力很差的占8.9%。可见,大多数社团骨干的能力是得到认可的。

从指导老师的配备来看,每个社团都配备有一位指导老师,能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开展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这大大地提高了社团活动的层次,使活动更加顺利地开展。

大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 据调查,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不仅是规章制度不完善,许多社团还存在组织机构不完备、社团负责人责任心不强、社团的规章制度只流于形式、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干部选拔不规范、社团骨干工作没经验等问题。

社团干部的思想薄弱 由于社团干部和成员认识水平的限制、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社团在活动方向、内容和方式上有时易失去正确方向,严重的甚至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社团的自主性带来的“随意性”易使社团在原则性、方向性等问题上出现漏洞。

社团发展不平衡 从调查来看,该校社团按性质分为6类,即理论研究类、学术科技类、体育健康类、公益服务类、文化艺术和新闻类。但是每一类的社团的数目却有很大的差异,理论研究类的社团只有3个,学术科技类25个,体育健康类8个,公益服务类的14个,文化艺术类11个,新闻类3个。可见,学术科技类和文化艺术的社团比较多,而理论和新闻类的比较少。在招收会员的过程中,也因为社团性质的差异影响其招收的人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学生的兴趣相关,如理论或新闻性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比较抽象,很难让人感兴趣。

社团指导力量发挥不足 据调查,36.4%的社团成员认为指导老师经常指导,认真负责,能力较强;23%的社团成员认为指导老师很少过问学生社团工作;有16.1%的社团成员认为指导老师比较认真,但能力有限;5.3%的社团成员认为指导老师能力较强,但缺少责任心和耐心。虽然每一个社团都有指导老师,但能够真正发挥老师作用的社团还是有限的,许多指导老师只是挂个名,致使有些社团没有科学合理的计划,活动随意性较大,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也没有创新,缺乏发展的动力。

社团活动质量和档次欠缺 此次调查中,认为该校社团所开展的活动数量多且质量高的占30.6%,数量少但质量高的占19.5%,数量多但质量低的占35.1%,数量少且质量又低的占14.8%;此外,认为社团活动新颖独特的占22.4%,认为常规平淡的占68.4%,认为很无聊占9.2%。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该校社团活动开展数量较多,但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社团物质条件有限 大学生社团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物质条件有限,活动经费短缺。社团的经费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会费,这是主要方面;二是学校的补贴与拨款,这一部分是非常有限的;三是社会的赞助,而对于不同性质的社团拉赞助的结果也不一样。

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明确高校社团发展的定位 要突出学生社团在高校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正确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作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工作规划之中;校团委要承担起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增加对社团的物质保障 只有拥有足够的物质经济基础才能不断壮大和发展社团。当学生社团在经费上或者是物质保障上遇到了困难,高校应该给予帮助。首先,应该在学校预算中分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作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其次,要采用开源节流的方式,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去筹备经费,让社团能够走出学校、拓宽筹集经费的渠道和来源;再次,要加强建设社团的活动设施和场地。

规范社团内部建设 大学生社团在成立初期是靠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组建的,但是随着社团的发展及社团成员按年级地加入和退出,必须要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稳定社团。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社团招新制度,建立正规的会员录用、试用、辞退等管理制度;第二,建立规范的会员、部长、团长的工作考核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第三,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调动社团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并且约束不良行为;第四,完善会员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会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素质,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团队精神。

提升社团骨干管理素质 首先,对社团干部的能力进行培养应该是整个社团的核心工作。通常情况,社团内部的成员可以在内部公开竞选社团负责人的职位;其次,要定期培训社团骨干,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学生社团干部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学校可以按照一定计划来培训这些社团干部,也可以安排一些具有经验的领导干部或管理学专家来指导他们的理论和实践,让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质得到提高。

创新社团活动开展方向 首先,要做到与时俱进,对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创新。我们所处的时代在不断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问题被大学生所关注,所以只要可以让活动的主题与时代紧密相连,尽量贴近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就会有大量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其次,为了让社团活动具有水准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高的这四“高”得到保障,还需要对社团的活动形式进行不断创新。那些诸如报告、辩论、讲座、演讲等传统的活动形式只能吸引刚入团的会员,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活动形式就缺乏新鲜感,从而让让社团活动的有效性进行受到影响,因此让社团的生命力得到增强应通过新颖的社团活动形式来实现。

大学生社团满足了大学生发展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这种延伸和补充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必须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开展,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增强“实践育人”的观念,提高对大学生社团在学校育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科学地管理指导建设学生社团,使学生社团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社团指导老师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就差半分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Me
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