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物流的途径

2013-08-30马丽荣

社科纵横 2013年1期
关键词:产业化现代农业农产品

张 武 马丽荣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1)

一、农业物流与农业产业化

1.农业产业化包括发展中的农业物流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1]。

农产品供应包括加工、运输、存储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同样也是现代物流的组成部分。物流是实体产品从供方到需方流动的过程,它整合了运输、存储、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的功能要素。农业产业化应当包含农业物流。所以,要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农业物流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2.农业产业化和巨大的物流市场之间关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巨大的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物流市场空间。截至2009年我国粮食(含谷物、豆类和薯类)的年产量为53082.1万吨,棉花为637.7万吨,油料为3154.3万吨,烟草为306.6万吨,茶叶为135.9万吨,肉类为7649.7万吨,牛奶为3732.6吨,禽蛋2742.5万吨,水产品为5116.4万吨[2]。

二、当前农业物流的主要问题

1.农业物流的低组织性

在我国,农业物流的组织性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较低。尤其是农产品物流基本上停留在传统自然经济的模式内。虽然农产品总量巨大,但农产品加工范围非常小,并且平均产出率也不大。国家统计局所显示的农户调查数据[2]见表1。

表1 2009年主要农产品农民人均销售量(公斤)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自售模式还占有较大比例,农业物流的集约化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自售模式一是导致物流链条加长,二使得农户本身的物流成本加大,初级农产品价格上涨。

2.农业物流链的增加值短缺

大多数农产品没有经过加工或只是经过简单加工就进入市场,使得农产品附加值的增长度较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率为90%,农业增加值超过2倍,加工食品的消费量超过80%。但在我国,加工率仅为20%~30%之间,农业增加值比率仅为80%,而加工食品消费量小于30%。在农产品的产品链条中,末端的物流环节相当重要,但其重要性还未得到有效认识。

3.农业物流技术限制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业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物流中占据突出的地位,而目前的保鲜技术无法适应当前农业物流的需要。农产品的物流周转率和交易时间是农产品鲜度的制约因素,它需要物流效率的提高和保鲜技术的跟进。在我国,根据统计,水果和蔬菜的物流环节损失率达25%~30%,但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低于5%,这一指标的取得得益于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冷链。我国当前薄弱的保鲜技术与农产品巨大产量形成反差,如不加以解决,高损失率将无法扭转。

4.物流运输基础条件的限制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地区现代农业物流的要求,从而导致农业物流成本的持续增加。当前,乡村道路的等级较低,广大农村地区路网的连通性也较低,由此造成农业物流的周期加长,同时,由于生产和销售之间的断层以及加工能力的不足,农产品集中上市之前的损失将放大,从而造成农民利益大为受损。

5.缺乏较为完善的农业物流信息系统

当前,不仅农民,甚至一些龙头企业都缺乏对农产品信息的把握,这是造成农产品产销脱节、库存过剩的关键因素。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常常出现农产品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使得资金回笼的进程放慢。

三、发展基于农业产业化中农业物流的作用

1.减少农产品循环周期及环节

建立在农业产业化基础之上的现代物流可以减少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从工厂到田地的循环周期及环节。现代物流通过建立物流网络系统,使得生产者及消费者之间的生产、存储、销售等环节尽量减少,从而尽量实现生产和消费的面对面。

2.实现农产品的空间价值

现代物流的标志之一是拥有强有力的信息网络,优秀的物流企业是建立在充分的市场供求信息及广阔的配送网络基础之上的。基于农业产业化的现代物流可以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的农业信息网络。它不仅可以扩展农业产业化的范围,而且可以将农产品从低价值的生产领域转换为高价值的需求领域,因此,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物流实现了农产品的规模经济和空间价值。

3.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沟通渠道

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物流可以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当前农民的生产状态与多变的市场环境相互脱节,而现代农业物流可以改变这一现状。通过信息共享,一方面可以引导组织农民调整生产结构,从而与真正市场需求对接。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农业生产资料向规模化的农业生产靠近。

4.加强农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连接

传统的农业物流通常是分散的,农业深加工企业与广大农民的连接也不紧密。现代农业物流可以组织更广泛的农民进入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同时可以大为降低流转成本,提高农民收益。因此,强化农民与龙头企业的连接从而可以形成双赢的利益共同体。

5.开发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渠道

现代物流企业虽然以现代物流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为基础,但其相对来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产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物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对物流企业来讲,也可以减少物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四、发展基于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物流的方法

1.认识到发展农业物流的重要性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减少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成本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农业运行和组织模式下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仍然是平均产出率低,生产率及商品化率也较低,农业生产缺少有效的组织[3]。所以明显地,在这种状况下发展现代物流是不可行的。因此,现代农业物流的成熟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

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使得农产品在生产流通等环节中实现规模化管理。事实上,发展现代农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要求当地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包括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建设现代农业物流充分的认识,其规划应列入区域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规划之中;其次,要求相关农业部门给予现代农业物流优先政策及财政支持;第三,建设促进农民权益的政策动力环境。

2.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物流

从物流的管理和组织形态看,主要分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两种。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它并不参与生产和销售过程,但为商品流通提供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平是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当不平衡,在大部分地区主要还是低层次和小范围的农业物流运营模式,无法满足全区域的现代物流需求。各地应当根据本地实际采取逐步推进、分类发展的原则发展农业产业化。从这一层面来看,我国应采取两种形式发展农业物流:第一种是以农业产业化组织为主体的自营物流,第二种是将农业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可以在完善自营物流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有很多,主要有“公司+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等[4],所以农业物流的主体可以是龙头企业、流通企业或农业协会。我们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选择合适的农业物流经营主体,但是将分散的农民组织到统一的经济合作体是发展高效农业物流的唯一途径。

3.优化农业物流利益分配体制

发展农业物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民收益和降低流通成本,所以要正确处理农业物流利益分配方式。物流被认为是“第三利润源”,其中潜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有待企业发掘,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会大幅降低。因此,一个健康发展的农业物流必定会降低农产品田间到餐桌、农业生产资料的制造到田地的流通成本,从而提高农民收益。

首先,应当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物流过程,不断提高农民加入经济合作组织的程度;其次,需要改变现存的单一体制,鼓励农户、龙头企业和批发商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物流形式和物流企业;再次,应当限制对降低流通成本和增加商品附加值无益的企业进入农业物流领域。

4.扩大农业信息网络的基础性投资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上满足了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它不能实时调整波动的农产品流通信息。缺乏包容的、准确的和快速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网络,从发展农业物流角度来讲是一个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为解决这些瓶颈问题,近几年来,农业部加速建设农村经济信息基础设施。大部分商业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仍然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度不够集中;二是对农民和企业的有效性不强;三是信息质量低下。由于缺乏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平台,农产品的流通采取的是自发性的调节方式。农业流通信息网络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广大地区小农经济问题。应当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来整合各种农业资源,其信息可以被全面实时采集、处理、分析和发布。同时,其建设也应当与电子商务、超市链及物流配送相结合。

5.加大农业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力度

农产品采摘、保鲜、包装、运输等环节都需要物流技术的支撑。在我国,以前研究方向集中在农业种植和保护技术的应用,后来的研究者们将注意力放在农产品加工领域,而很少有人对农产品流通技术感兴趣。伴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状况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善,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高损失率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需要政府和企业扩大合作领域,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增加研发投入。

[1]人民日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N].人民日报,1995-12-11(1).

[2]甘肃经济信息网[DB/OL].http://www.gsei.com.cn/ziliao/sh uju/default.htm,2012/12/01,2012/12/20

[3]邵堞群.陕西省粮食物流现状及分析[J].农业经济,2010,10(1):48.

[4]李宁,刘翔天.区域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3):33-35.

猜你喜欢

产业化现代农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