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乡镇农村财务资金会计的监督与管理
2013-08-30明小良
●明小良
截至目前,全国超过70%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会计管理模式。随着该模式的成熟及在全国的进一步推广,其内设岗位——资金会计岗位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其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模式存在的风险
(一)“时间差”导致管理漏洞
由于大部分乡镇村级经济组织已经习惯了农村财务实行的季度报账、扎账,使得资金会计拥有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差,加之印鉴管理不规范、审批走过场,为资金会计非法使用村集体银行存款进行投资套利、赌博、携款潜逃等打开了方便之门,最终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经济利益。
(二)“全托管”缺失监督链条
部分村集体由于投资及资金保值、增值的需要,将村集体的现金、银行存款以村干部存折的形式,交由资金会计进行管理。然而有价证券变现时间长,加之盘点不及时,监督处于真空状态,为资金会计利用村集体有价证券进行抵押、取现及其他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可能。
(三)“强调拨”引发后遗症
个别乡镇为了达标和门面工程,避开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乡镇财政所(农经管理站)强要、强拨、强用村集体资金。并且,少数乡镇财政所(农经管理站)由于资金调度需要或弥补资金缺口,长期占用村集体所有资金。此外,由于经济手续不到位,村集体经济财务成了一本“糊涂账”,直接导致集体经济的资金流失。
(四)“弱制度”加大违法风险
对乡镇农村财务资金会计岗位没有统一、具体、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导致资金会计工作随意性大,规范性差。少数地方还对“回避制度,印鉴管理”等方面作出了错误规定。目前,在这一领域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贪污、挪用等违法案件,主要是社会氛围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起着支撑作用,而非制度管理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制度缺陷风险会进一步放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有必要细化规范这方面的管理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患于未然。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
要尽快制定统一规范的乡镇农村财务资金会计等岗位的管理制度,矫正管理真空。着重对会计道德诚信、资格准入、责任义务、内部管控、外部监督等方面进行制度规定。特别强调,要配备对资金会计业务活动进行核算的会计岗位,并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一月一核算;要按照互相牵制的原则,加强对印鉴以及村主任、村报账员身份证明的管理。
(二)加强监督考核
监督考核从财务公开透明、账务处理规范、制度健全落实、监督渠道畅通、日常工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要通过监督考核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将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打造成一个无缝“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