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绿色大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

2013-08-28崔志宽李建龙

绿色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师生校园绿色

崔志宽,李建龙,李 卉,李 天

(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3)

1 引言

我国大学目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大学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纷纷改扩建校园,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郑州大学新校区等,大学校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校园的建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不能良好的将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的因素融入其中,环境人文学科的发展不能跟上学校硬件发展的速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频发: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外来文化的渗透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文化匮乏,个人素质修养较低;网络文化冲击严重;精神生活方面崇尚自我,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不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缺乏,环境道德缺失,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影响,物质生活追求高消费,攀比现象滋生,对公共环境缺乏爱心,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完全丢弃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道德。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如大学校园内长明灯、长流水、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乱扔杂物、践踏草坪、乱涂乱画、宿舍实验室卫生环境差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诸多学者和有志之士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

2 建设绿色大学的背景

绿色大学作为一个环境人文学科,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任务明确纳入大学主体的第一个宣言是《塔罗里宣言》[1]。该宣言指出“大学的领导者必须提供领导地位并支持动员国内及国外资源,如此才能使大学能应付突来的挑战”、“大学在研究、教育、政策形成与信息交换方面,均扮演重要的领导角色,可以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自此宣言之后各地的绿色大学建设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早实施绿色大学计划的地区是美国与加拿大。例如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水牛城大学等都成立了专门的绿色大学推动委员会,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于1990年3月就开始进行校园的绿色化工作,并建立了最佳环境政策。

自此之后绿色大学建设便开始蓬勃发展,欧洲的德国亚伦技术学院以环境友好的运行为核心的绿色大学策略;英国则于1997年由25所大学共同成立了高等教育21委员会[2];拟定关于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策略;美国布朗大学的“绿色布朗”、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威斯康星大学的“创建生态校园”等;亚洲国家也在积极开展绿色大学的建设[3],如日本的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名城大学、东海大学等,韩国的延世大学、汉阳大学等,在印度有新德里大学、印度统计学院等。我国绿色大学的创建起源于1990年代,通常是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与大学共同创建并命名。目前获得绿色大学认证的学校暂有清华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等一批学校。

3 建设绿色大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绿色大学的建设是一场大学办学方向、路线、模式的重大改革。这场改革要改变传统的征服自然地教育观,改变人类至高无上的价值观,以及向自然索取最大化和单一资源利用的技术观[4]。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大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和知识主导地位,因此建设绿色大学,使之成为绿色文化、绿色人才和绿色科学技术的生产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有助于培养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态度、技能、行为和价值观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有助于教学,获得实现绿色大学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学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提高经济收益,能够有效地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建设绿色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对大学的呼唤。绿色校园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美整洁、舒适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对身处其间的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环境意识教育作用。绿色大学通过绿色教育和绿色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传播和普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推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目前建设绿色大学的现状与问题

4.1 对绿色大学的建设必要性认识不够

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贡献社会为己任的绿色大学,有责任有能力提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为生态文明的进步、社会的长远发展服务。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完成教学、科研、校园建设、人才培养等系统工作,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但由于对绿色大学认识不深,理解不够,把握不准,绿色大学的建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金投入不足,我国GDP的3.2%投入教育系统,其中高校只占了23%运行经费先天不足,导致无力投入绿色大学的建设;②高校疲于应付扩招带来的压力,草草完成校园建设,无力顾及校园的生态;③科研项目和实验产生的污染废物无设备清除等;④学科设置不合理,环境人文学科课程设置少,分配不均匀。

4.2 对绿色大学的建设目标与指标认识不清,思路不明

我国地域广阔,高校众多,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对绿色大学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前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认为: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原则、指导思想落实的大学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的全过程[5];而张远增则认为,绿色大学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6];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认为:绿色大学主要指全面贯彻和渗透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大学,是大学的“绿色”荣誉和形象,是高等教育层面推进绿色文明的大学,是新世界大学发展的文明方向,也是大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精神文明工程[7];余谋昌认为'绿色大学'的提出和发展,同现代环境思想的进化是一致的,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表现我国教育的一个新方向,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产生[8]。

以上这些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给了“绿色大学”以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绿色大学”的“绿色”除了其本意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既是指一种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是指人的生命力、青春活力和人文素养;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的绿化、美化,还包括人文生态的和谐、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科学的发展观和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认为“绿色大学”是不断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环境素养的新型大学,构建绿色校园,发展绿色文化和绿色教育,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4.3 对绿色大学建设的内涵理解局限

“绿色”之内涵远远超过仅校园绿化环境的建设层面。它是一个更高层面上的变化,是对办学理念的一次更新,涉及到学校具体工作的各个方面,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3个层次: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发展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服务;用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熏陶人,运用国内外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先进技术,建立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示范区,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绿色大学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熏陶广大师生。

4.4 制定的绿色大学建设指标不得力,行动迟缓

我国高等院校的类别大致可分为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农医类大学、艺术类4类大学,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纷繁多样复杂多变。张远增将绿色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大学教育内容、绿色科研、绿色实践过程、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大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等,并在此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级指标的分解[6];罗泽桥等认为绿色大学建设和评价的体系可以从绿色管理、绿色教育、绿色科研与产业、绿色校园、绿色消费5个方面来体现[9];陈文荣等采用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构成,从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实践、绿色办学5个方面,构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10];陶敏等认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绿色大学建设基金会、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社会服务等,每个项目下又有子指标[11]。我们认为绿色大学构建主要包括绿色校园,绿色文化,绿色教育,绿色管理和绿色科研等几大方面。

各个高校对指标体系的执行也是参差不齐。国外的绿色大学建设都有专门的监察委员会,监督管理各个指标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在国内只是部分省、市提出了计划和标准,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创建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或是管理责任不明确。即便是构建了绿色大学的指标体系也执行力不足,存在较多问题。

5 建议与对策

5.1 加强绿色大学建设必要性的宣传

绿色大学的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久性强,紧靠学校的某几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其中必须要动员广大师生的参与。对广大师生的动员要从3个层面上进行:知识层面,可以通过课堂、校园的宣传媒体,包括广播台、校园BBS平台、各类校内刊物、宣传栏等宣传关于绿色大学建设的概念、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等知识,让师生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价值观层面,通过相关知识的传递、校园环境的熏陶、思想教育的开展,逐步使师生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绿色大学建设的内涵深入到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去。实践层面,根据绿色大学建设的理念、概念,结合实施方案,渗透到师生的教学、实践及日常的生活中,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

在建设绿色大学的过程中,南京大学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学校专门开设了环境教育、绿色大学建设方面的选修课程,在学校的广播台、小百合BBS平台、校报、宣传栏等学校的宣传媒体上开设了相关栏目,用于对绿色大学的概念、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进行推广宣传;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等的课程也都提上日程,并以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在价值观上通过不断的熏陶影响,广大师生都树立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不断把建设绿色大学的内涵融入到了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南京大学建设校园的过程中不断在广大师生中征集优秀的想法,使广大师生的绿色创意用于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使思想和实践结合起来,并以实践来推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5.2 制定创建绿色大学的规划方案和实现绿色大学建设目标

我国建设绿色大学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整体规划、整体实施,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特色的框架方案,定制一个有效的策略:提出愿景,将绿色大学建设概念化;将绿色大学建设的任务概念化;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的政策、目标、目的、资金获得及协调机制;最后实施绿色大学的具体建设措施和行动,为创建一流绿色大学的目标奋斗。如图1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根本上保证大学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图1 绿色大学建设流程

南京大学在提出绿色大学建设之初,就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绿色计划委员会和一个以南大生态学专业教授为主的专家指导小组。绿色计划委员会负责将绿色大学建设及其任务概念化,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的政策、目标、资金获得及协调机制,并负责绿色大学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行动;专家指导小组对整个建设过程实施监督指导,指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意见,并构建一个具体的评价绿色大学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各项举措多管齐下的建设下,南京大学的新校区,规划合理,建设得当,从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文化、绿色校园管理等多个角度和层面上符合绿色大学建设的初衷。

6 广泛推广国外创建绿色大学先进经验,加快实施绿色大学创建步伐

在绿色大学创建中,还有很多理论空白及实践难点,应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多出理论和实践成果;各创建高效有必要联合成立相应的学术组织和团体,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创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另外,国内绿色大学的创建与国际绿色大学的建设联系少,国内签署《塔罗礼宣言》的大学很少。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与国际上绿色大学的联系,条件成熟的大学应该积极签署《塔罗礼宣言》,与国际上的绿色大学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互相促进。

如在2011年6月南京大学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建立了创建绿色大学联盟,两岸三地大学共同担负起了推进绿色科学研究、开展绿色教育及社会服务、推广绿色文化方面的责任。三位校长陈俊、沈祖尧、蒋伟宁共同签署了《两岸三地绿色大学联盟协议》并发表了《绿色联盟宣言》,共同致力于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成果造福人,用“绿色校园”工程服务人。

[1]王 民,蔚东英,张 英,等.绿色大学的产生与发展[J].环境保护,2010(13):50~52.

[2]蔚东英,胡 静,王 民,等.英美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6):51~54.

[3]蔚东英,王 民.亚洲绿色大学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7):47~49.

[4]张秋根,魏 洽.绿色大学建设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4(4):132~134.

[5]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5~9.

[6]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0(5):16~19.

[7]叶 平.大学“绿色文明”的荣誉和形象[J].环境教育,2001(4):16~18.

[8]余谋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J].环境教育,2008(3):68~71.

[9]罗泽娇,庞 岚,程胜高.浅议绿色大学的创建[J].环境教育,2004(9):12~14.

[10]陈文荣,张秋根.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4):89~92.

[11]Tao Min,Li Hongwei,Sun Zuoren.The process assessment of green university based on grey incidence degree analysis[C]//IEEE.Proceedings of 2009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Grey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November 10~12,2009,Nanjing,China.

猜你喜欢

师生校园绿色
绿色低碳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