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

2013-08-27王锋正郑茂伟魏杰琛

财经理论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动态

王锋正,郑茂伟,魏杰琛

(内蒙古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一、引言

如何获得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始终是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大多数学者开始认同,企业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并维持高获利状态的发展的原因,在于企业建构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鲁梅尔特、森德尔、蒂斯,1994)。在这样的思路下,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竞争优势的来源,从着重企业所处产业环境的竞争力分析(波特,1980),到强调企业专属性资源与能力的资源基础观(沃纳菲尔特,1984;巴尼,1991),核心能力观(普拉哈拉德、哈默,1990),逐渐演进到新兴的动态能力观(蒂斯、皮萨诺,1997)。这种理论思路的变化,反映了在不同时代背景条件下,学者对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来源的思考的差异性,各种观点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共同推动了关于这一命题研究的发展,促成了能力生命周期的提出,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模型。

二、竞争优势的内涵

波特(1985)首次提出了竞争优势一词,认为竞争优势是指使公司的组织因素超越其竞争对手。基于此,他认为持续的竞争优势应该是一个组织竞争策略的中心目标和创造价值的手段。巴尼(1991)认为,如果一个公司实施一个价值创造战略而其他竞争对手或者潜在竞争对手不能同时实行该战略时,那么该公司就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科利斯和蒙哥马利(Collis,Montgomery,1995)认为竞争优势,无论其来源,最终都可以认为是拥有宝贵的资源,从而使公司活动执行得更好或成本比其竞争对手低。纽伯特(Newbert,2008)在波特关于竞争优势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竞争优势是指在某一行业中一个公司相较于对手能够保持一个可持续的优势,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优势不会被侵蚀。山奈森(T.O.Shannassy,2008)在对核心竞争力、独特竞争力和竞争能力分析加以区分对比的基础上,指出竞争优势是一种难以被模仿,并且十分宝贵的能力或资源,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优于其竞争对手的业绩表现。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竞争优势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业绩表现。

三、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

(一)竞争力视角下的竞争优势来源

20世纪60年代,梅森(E.S.Masson)和贝恩(J.S.Bain)在市场结构不完全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效率(SCP)式,认为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广告、销售、研究等行为也会有所不同,而这种企业行为又会影响市场效率的发挥。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德国等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崛起,美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受到了来自这些国家的强烈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当时美国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面临的紧迫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波特将SCP分析范式应用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中,研究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应采取怎样的战略以提高企业绩效。

波特(1985)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理论,提出了竞争力模型,强调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结构。波特(1985)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产业吸引力是由五种力量(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卖方、买方、替代品)决定的。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他认为,行业环境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的行为决策(即企业怎样充分利用其内部优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同时规避外部威胁和内部的弱点)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1]

波特的产业分析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先河,竞争力模型为理解产业层面竞争力的作用及其企业制定自身战略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方法。然而早在1890年,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就提出了企业内在性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959年彭罗斯发表《企业成长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歇尔的思想,第一次将企业成长归结为企业内部资源的运用,认为企业资源与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穆勒(Muller,1977)研究证明,行业定位与企业利润并不必然存在相关性;里普曼和鲁梅尔特(Lippman,Rumelt,1982)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利润差异比产业间大得多,这些研究对基于外部环境分析的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提出了挑战。

(二)资源基础视角下的竞争优势来源

在对基于外部环境分析的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广泛质疑的背景下,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1984)发表了《企业资源学说》一文,正式提出了“资源基础观点”,标志着资源基础理论的诞生,自此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分化成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流派,这两个流派都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并为企业内在成长论的深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一派就是资源基础理论,目前已成为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另一派则是对能力理论的延伸,继续关注企业能力,提出了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学说。

沃纳菲尔特(1984)认为,公司内部环境同外部环境相比,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2]。随后,巴尼(1987)、温特(1987)、柯利斯(1995)、科尔(1989)等人逐步完善了资源基础理论。

巴尼(1991)认为波特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过于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对其竞争地位的影响,而关于企业内部本质特征对其竞争地位的作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地,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企业面临同样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下,其竞争优势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人们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产生了怀疑,开始侧重于从企业内部资源的差异性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

为了避免可能的混乱,巴尼(1991)对企业资源和竞争优势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企业资源是指那些由企业控制并帮助企业设计和实施提升其效率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征和信息资源等。也就是使企业能够设计和实施相关战略的力量。进而,巴尼将这些企业资源划分为三类: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认为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为其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只有企业资源具有以下四种特性,才能被称为是企业的战略资源。(1)有价值的,企业能够利用这一资源抓住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规避环境中的风险。(2)稀缺性。(3)不可完全模仿,他认为导致企业资源不可完全模仿的原因在于:一是企业获得资源的能力依赖于独特的历史条件;二是企业拥有的资源与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不能或不完全被理解,即因果模糊性;三是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具有社会复杂性。(4)可持续性。

皮特拉夫(Peteraf,1991)在巴尼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资源的四种竞争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即以资源异质性为核心的战略,基于不完全模仿能力和难以替代能力的事后限制战略,基于企业具有较高效率利用可交易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战略,以及基于“先发优势”的事前限制战略等。皮特拉夫认为,第一种战略可以使企业获得静态的李嘉图租金,而后三种战略可以使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基础理论的意义在于使学者们开始从企业内部的资源而不是从企业外部的环境条件来寻找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并帮助管理者识别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并建议他们从资源的角度制定企业战略和决策。

但是资源基础理论同样存在着局限性。(1)由于过分依赖均衡分析,缺乏对资源产生过程的分析,而且,对资源的定义也过于宽泛和庞杂,操作起来极为困难(Foss,1995)。(2)资源基础理论是基于静态观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关键的假设——企业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资源对于保证企业获得超额租金,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不稳定、不可预知的环境中难以成立,因此,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获取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向学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核心能力视角下的竞争优势来源

企业能力理论的另一大分支,也在积极探寻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试图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rad)和哈默(G.Hamel)发表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企业能力将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并明确提出核心能力就是“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的存在是企业成长的源泉”。随后,伦纳德①(Leonard,1992)、巴顿②(Barton,1994)、福斯③(Foss,1996)等人为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普拉哈拉德、哈默等人为代表的核心能力学派认为,从长期来看,竞争优势将取决于企业能否以比对手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构建核心竞争力,这些核心能力将为公司催生出意想不到的产品。管理层有能力把整个公司的技术和生产技能整合成核心能力,使各项业务能够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机遇,这才是优势的真正所在。因此,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其中,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也是联结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的根本途径。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大树的树根(核心能力)、树干和主树枝(核心产品)、树叶、花和果实(最终产品)来形象比喻。在核心能力层面上,企业的目标应是在产品性能的特殊设计与开发方面建立起领导地位,以保证企业在产品制造、销售和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企业力图使其核心产品在世界上的市场占有份额最大化,否则核心能力的提高和延伸将受到限制。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至少有三种检验方法可以用来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是能否为企业进入多个市场提供便利;二是核心能力应对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可感知价值有重大贡献;三是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但是,事实上,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并没有明确给出核心竞争力的定义,而只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概念。虽然有众多学者在此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进一步清晰、明确核心能力的内涵,但竞争力、资源、能力的定义仍然含混不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甚至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此外,由于研究没有真正深入到竞争优势根源之所在,而是停留在核心竞争力辐射所产生的核心专长(core capability)上,使得企业容易陷入“核心刚性”④的陷阱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正是依靠对其核心专长的培养在与欧美企业的竞争中节节胜利,而到90年代后期,核心刚性的产生,使其竞争力逐步走向衰退。企业拥有了核心专长,同时一些企业在获得核心专长后,反而出现了“核心刚性”,最终丧失了核心专长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解释。

(四)动态能力视角下的竞争优势来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动态环境下,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模式已经从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转向持续地获取一系列暂时竞争优势。企业开始以动态的观点审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由此促成了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

以蒂斯为代表的动态能力观认为,以波特(1980)等学者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分析和以沃纳菲尔特(1984)与巴尼(1991)等学者为代表的资源基础观无法解释为什么某些企业比其他的企业能在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表现得更好。动态能力观认为资源基础观的不足在于,企业在建立有效且具竞争力资源时,必须基于动态产业环境与竞争状况的考虑,且以市场测试来考验资源,因为资源的真正价值应该取决于市场力量。蒂斯、皮萨诺、苏安等人(1997)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一些独特的过程(协调和组织方式)所确定的,而这些独特的过程又是由企业特定的资产状况(如企业不可交易的知识资产与互补性资产的组合方式)和其选择或继承的演化路径所确定。因此,动态能力观比产业结构分析和资源基础观更能够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蒂斯(1994)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将其定义为“能够创造新产品和新过程,以及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响应的一系列能力”。此后,佐罗与温特(Zollo,Winter,1999)则对动态能力存在的环境作了进一步的拓展,认为在静态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依然需要动态能力,并将动态能力看作是集体的学习方式,这种能力能够使企业系统地产生和修改其经营性惯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艾森哈特与马丁(Eisenhardt,Martin,2000)指出动态能力是蕴藏在组织规划中、深受企业资产位势和路径影响的惯例和流程,是企业内部活动得以完成的方式、行为模式、惯例和学习机制。这些人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使其更加具体化。蒂斯、皮萨诺、苏安等(1997)从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他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创建、集成和重新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能力(competences)的能力(ability),旨在解决外部动荡环境的适应性和合理地适应、整合与重置内外部的组织技能、资源和功能性才能即“外部能力”的能力等两大难题。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企业只能在动态环境中获得短暂、局部的竞争优势。而在现实环境中,许多企业基于资源基础观,积累了大量技术和资产,但仍不能保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相反,在竞争中取胜的,往往是一些反应敏捷、善于创新,可以有效协调和重新配置内外能力的企业。另一方面,由某一组能力或某一束资源构建的优势,在动态环境中是不可靠的。而且鉴于传统核心技术、资源的相对粘性,企业越是专注于发展核心专长,越会陷入妨碍发展的核心刚性和惯性陷阱。潘罗斯(1959)、蒂斯(1982)和沃纳菲尔特(1984)都建议,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不仅要求企业利用好现有的内外部企业能力,而且还需要发展新能力。这种开发和改变能力的能力,具有面向未来和更加主动的性质。

蒂斯等人从可复制性和可模拟性方面对动态能力的属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能力包含有隐性知识从而具备内部结构的模糊性、多种能力之间互相牵动,以及能力形成的历史特殊性等原因,导致能力是难以复制的[3]。除了上述原因会导致能力的难模仿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商标和企业风格等方面的限制,也会阻碍竞争对手的模仿。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企业的动态能力(即基于当前的资源位置和历史路径所形成的特有的基于流程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罗森布鲁姆(R.S.Rosenbloom,2000)通过NCR公司的实证案例证明了动态能力在企业应对技术变革和进入新业务领域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林多瓦和科塔(V.P.Rindova,S.Kotha,2001)的研究也证实了动态能力的存在性。

动态能力观继承了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命题,但必须看到,目前的研究对动态能力的定义与衡量等问题并没有清楚的界定。例如,蒂斯等人与艾森哈特等人对于动态能力的定义与解释就不相同。蒂斯等人从说明动态能力是创造组织能力的思路出发,强调企业在动态环境中不断保有其核心竞争力,而艾森哈特等人则认为动态能力是源于静态资源基础观的新观点,强调的是企业要动态地管理其竞争优势资源。艾森哈特等人认为,动态能力可以视为企业使用资源的过程,特别是整合、重组、取得和释放资源的过程,创造与发展新的能力以符合市场需求,甚至创造市场机会。另外,艾森哈特等人也对诸多学者所质疑的动态能力是层层递进的推导逻辑提出了反驳。然而,艾森哈特等人在解释动态能力之所以能够补强静态能力时,所提出的资源与能力的共同性概念过大,并不具体。

(五)能力生命周期概念

为了进一步解释什么是动态能力,赫尔法特和皮特拉夫(Helfat,Peteraf,2003)在资源基础和能力理论关于竞争优势源于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了能力生命周期的概念,这一概念阐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能力演进的一般模式和路径,用以分析企业能力与动态能力产生与演进的过程。他们认为能力会随时间的发展而产生重大方向或路径的改变,能力生命周期聚焦于能力发展的分析,而非资源的探究,强调从资源基础观的静态观进化到能力的动态观演进的思想。

赫尔法特和皮特拉夫(Helfat,Peteraf,2003)认为和产品生命周期一样,能力生命周期描述了几个可识别的阶段,如创始期、成长期、成熟期,如图1所示,但是他们之间又存在一些关键因素的不同。

图1 初始能力生命周期

由图2可以看到,在能力进入成熟阶段之前,当外部因素对能力产生足够大的作用,就会影响能力当前发展的轨迹,使能力生命周期产生分支:消亡,删除,重建,复制,重新布署和重组。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能力所在的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即“内部的”或“外部的”环境选择。内部环境选择包括管理决策,外部环境选择的因素包括需求、科学和技术,原料供应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

图2 能力生命周期分支

能力生命周期分支反映了内外部两种选择效应所产生的影响:一种致使能力的衰退,而另一种则为能力的增长或改变提供了机会。为了应对能力衰退或消亡,企业可能会以某种方式来提高或更新能力。温特(2000年)指出,危机可能会激励和动员组织去提高能力的水平。此外,在应对机遇时,企业可以采取重新部署、更新或复制来提高能力,以使企业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获取并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企业获得并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如何培育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这里的能力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能力,也包括企业异质性资源)。二是在企业能力进入成熟阶段时,如何通过内、外部的选择促使能力保持原有水平或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

赫尔法特和皮特拉夫⑤(Helfat,Peteraf,2003)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和培育,一方面源于创始团队的初始禀赋(Levinthal,Myatt,1994),如团队成员的人力资本(知识、技能和经验)、社会资本以及管理层认知(Adner,Helfat,2003),领导决策以及其他要素和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源于组织学习。为了使组织能力保持原有水平甚至向更好水平发展,从而使企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复制、重建、重新布署和重组等四种途径来实现。

能力生命周期概念作为动态能力理论的一部分,为更好地理解动态能力理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它为能力的出现及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四、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研究模型

在对上述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能力生命周期,本文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研究模型。

图3 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模型

对该模型的简要说明:

动态环境。动态能力的概念离不开市场动态性的影响,市场动态对企业能力发展和演化具有潜在的影响。环境动荡描述的是由于客户偏好和技术发展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的一般情形。

企业位势。企业的动态能力受到企业所集成或已经选择的路径和其所拥有的初始禀赋的影响。

选择事件。选择事件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选择和外部环境选择。内部环境选择有组织学习、技术创新、外部等,外部环境选择有技术变革、需求变化等。这两种环境选择既可以单独对动态能力产生影响,也可以同时作用于动态能力,从而使能力产生分支(包括能力削弱、能力维持和能力发展)。选择事件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二阶能力。Catherine L.Wang和Pervaiz.K.Ahmed(2007)认为,动态能力产生的结果是“能力的发展”。动态能力促进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新的、与环境适应的组织二阶能力,从而对获得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正强化作用(图3中用实线表示)。而能力维持仅能使动态能力维持在原有水平上,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产生弱强化作用(图3中用虚线表示)。

五、结语

对于企业竞争优势根源问题的探讨,大致经历了静态外生—静态内生—动态内生的演变过程。这些理论学派分别基于当时的背景环境,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从不同视角进行了阐释,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虽然这些理论观点所选取的视角各异,事实上,这些理论观点并非是完全割裂开来的,而是一种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关系。各个理论在彼此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完善。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理论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没有一家理论能够完全、准确地解释出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源泉。

在文章最后,本文从能力生命周期的视角来思考和探求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指出能力生命周期为解读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竞争来源模型,指出选择事件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应努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技术创新等。

[注 释]

① 伦纳德(Leonard,1992)认为,核心能力是公司的一种知识群和能力,它使公司有别于其他公司,并能为公司提供竞争优势.

② 巴顿(Barton,1994)认为核心能力是一个组织能力长期形成专有能力,是为顾客提供价值的关键所在.

③ 福斯(Foss,1996)认为核心能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

④ 核心刚性一词是由D.L.巴顿(1994)提出的与“核心能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由于能力的长期积累而导致的难以适应变化的一种惰性”.

⑤ 赫尔法特和皮特拉夫(Helfat,Peteraf,2003)认为,当转移收益超过成本,即有转移具有经济价值时,企业可以通过将能力从一个市场复制或重新部署到新的市场上来应对威胁,维持原有能力。当企业为了服务于不同的但相关的市场而进行能力转移时,企业可以将原始能力和其他能力进行重组或重构.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Tim O’Shannassy,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r Temporary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Strategic Management,2008,(1):168-180.

[3] 王立文.动态能力观:解读企业竞争优势的新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3):179-180.

[4] 李海舰,聂辉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2,(174):5-13.

[5] B.Wernerfelt,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Journal of Strategic Management,1984,(2):171-180.

[6] Jay Barney.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99-120.

[7] 叶勤.企业战略理论的竞争优势观及其演进[J].经济评论,2004,(2):61-64.

[8] 余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J].经济管理,2002,(20):10-15.

[9] 贺小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观阐释[J].南开管理评论,2002,(4):32-37.

[10] 许可,徐二明.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J].经济管理,2002,(2):10-17.

[11] 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79-91.

[12] 罗珉,刘永俊.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架构与构成要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75-86.

[13] 孟晓斌,王重鸣,杨建峰.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模型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9-16.

[14] David J.Teece,Gary,Pisano,Amy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7,(14):61-74.

[15] Constance E.Helfat,Margaret A.Peteraf.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Capability Lifecycles[J].Journal of Strategic Management,2003,(24):997-1010.

[16] 吴晓波,徐松屹,苗文斌.西方动态能力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6,(2):18-23.

[17] 黄培伦,尚航标等.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界定及关系辨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165-169.

[18] K.M.Eisenhardt,M.Martin.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Journal of Strategic Management,2000,(10):1105-1121.

[19] Zollo,Winter.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3):339-351.

[20] Margaret A.Peteraf.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J].Journal of Strategic Management,1993,(14):179-191.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矮的优势
动态
感谢竞争
画与话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