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问号

2013-08-27■杨

决策 2013年11期
关键词:幸福感农民工

■杨 秦

(作者系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农村把青壮年劳动力输送到城市,而城市却把伤残病弱者退回到农村,把抚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社会负担抛给农村。这是农民找不到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世纪,也是大量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如何适应宏大的城市化运动,提升全体居民包括农民工的幸福感,对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加城市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此,笔者通过广泛借鉴近年来的幸福感研究成果,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出当前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主要有薪酬、身份、权益、教育、精神、体能、婚姻等方面因素。

幸福最基本的承载是什么?

薪酬待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同比名义增长14.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同比名义增长18.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3%。但是,当前农民工处于社会的底层与边缘,同工不同酬、备受就业歧视的境遇,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提升薪酬待遇等低层次的需要,将会一直是农民工需要满足的基础与重点。据我们对3000名农民工抽样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21个二级因素中,工资收入居于第三位。

权益保护。权益保护的公平、公正度,是个体幸福感受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我们一些体制尚不完善、保障监督机制的残缺、封建传统观念造成的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上的疏漏,使得许多农民工应当享有的基本的权利、保障、关怀、尊重却没有得到或者没有完全得到。个别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工资、欠薪逃匿的现象仍然存在,农民工经常加班加点却得不到相应报酬的问题屡见不鲜,部分企业农民工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的苗头无法有效遏制。而且,由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等原因,农民工发生职业病和工伤后很难获得及时、足额补偿的案件时有发生,等等。这直接致使农民工在经济上、生活上遭遇多重侵害。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农民工享受不到公正的国民待遇也是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质体能。体质体能与幸福紧密相联,对于农民工来说,体质体能对其幸福感影响尤为明显。失去了强壮体质体能这一幸福载体,幸福感就无从谈起。据农民工体质体能的调研结果显示,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幸福的主要因素。从农民工患病的自我评价中可以看出,农民工主要存在的身体疾病为:运动器官病(关节炎、肌劳损等)、职业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而据另一调查显示,12.8%的农民工对健康状况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占57%,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6.25%。

什么是幸福的延伸?

身份地位。身份地位是一种主观的归属感。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至少在价值观念、自身定位上已经历了“从农民到实际上城市工人”的城乡转移过程,并正在经历着“从实际上城市工人向城市市民”的转移过程。但是,多年前形成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工在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公民权益方面,被无情屏蔽在分享城市社会资源之外,长期处在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地位上。所以,这种长期从事脏、苦、累工作,把青春、健康贡献给城市和国家,却把年迈、伤病留给自己的境遇,这种处于社会边缘、话语权缺失、社会关怀缺位、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的情况,对其幸福感产生了直接影响。

教育培训。农民工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农民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对“知识改变命运”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逐渐意识到知识与技能带来的劳动力价值远比体力劳动价值更多。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高强度工作日渐突显的境遇下,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参加职业培训、掌握一门甚至更多职业技能。据对100名农民工统计分析,36%的农民工希望参加提升工作技能培训,30%的农民工希望参加经营管理类培训,还分别有11%、9%、3%农民工希望参加计算机、外语交流、心理调适类培训。因此,教育和培训的持续投入能不断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农民工实现职务晋升、实现个人目标等方面高层次的需求。

精神需求。精神文化是人之灵魂。农民工的幸福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幸福,而且还涵盖到精神层面。客观地说,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文化消费不足、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基本满足、普遍处于文化生活饥渴状态仍然是的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两位农民歌手翻唱歌曲《春天里》而走红,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再次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改善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是提升农民工幸福感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强烈感受到草根阶层对于生命艰辛困境的表达和对于青春梦想的执著追求。

婚姻家庭。追求婚姻的美满,祈盼家庭的幸福,是人们最普遍、最基本的愿望之一。在调查中,已婚对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的影响为正,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已婚农民工的生活质量高出0.5%。从家庭关系上看,家人关系这一农民工幸福感分类指标得分3.75,与农民工幸福感其他指标得分相比,家人关系得分最高,这说明农民工幸福感最高、最为满意的是与家人的关系,家庭关系的和睦融洽是他们幸福生活最主要的源泉。因此,婚姻家庭也是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生活预期、人际关系、社区环境、交通状态、物价水平、居住环境等也是构成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方面。要切实提升农民工幸福感,必须准确把握这个特殊群体的幸福感特征,着重在服务管理理念、完善政策制度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三个方面寻求新突破。

城乡二元体制使农民工在居住、教育和其它一些社会福利上始终处于不平等地位,存在一定的区别对待。随着岁月流逝,农村把青壮年劳动力输送到城市,而城市却把伤残病弱者退回到农村,把抚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社会负担抛给农村。这是农民找不到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应是服务管理理念的核心。户籍改革、住房保障、教育均衡等都将成为政策制度完善的空间。只有让农民工群体才有所用,劳有所得,学有所成,困有所保,家有所依,乐有所趋,幸福感提升了便能安居乐业。

猜你喜欢

幸福感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