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九江市临港产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2013-08-26甘甜陈爱林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九江策略

甘甜 陈爱林

【摘要】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针对九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系统地分析九江临港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而就完善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发挥产业集聚效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培养、引进人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发展策略。

【关键词】九江;临港产业;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临港产业是以港口为核心,以巨大的经济腹地为依托,依托港口的存在而存在并聚集发展起来的多种类、多层次、综合性、开放性的产业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一次城市功能大定位、产业大调整、构建城市群是必然的选择。作为环鄱阳湖的城市群处于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九江的沿江临港产业依托长江与京九交通大动脉,有发展临港经济的优势。近几年来,虽然九江的沿江临港产业自身发展势头较好,但是近几年发展仍然有许多问题,如沿江临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其他沿江城市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欠发展;港口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相关人才欠缺等。九江临港产业能否充分利用机遇,既是发展自身经济的关键,也是必须解决难点。为此,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作一分析。

二、九江市临港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区位优势明显。一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中部六省中,江西是位于北面的惟一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省份,最有条件接受沿海经济辐射,同时九江地处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属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全省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独享江西省152公里长江岸线,其中一、二级岸线92.52公里,占60.87%;资源丰富。

2、丰富资源。九江港是东西水运,南北水路中转的重要枢纽,内河航道里程762公里,共有各类港口及专用码头144个,年吞吐量3000万吨,最高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居长江各港口的第四位。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腹地较广阔;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能够满足港口和大型工业用水需求。九江市城乡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远低于东部周边省市,为沿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交通便捷。九江市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四大八向枢纽之一,京九、合九、铜九、昌九城际等铁路和昌九高速、九景高速、105、316国道以及区域内九瑞高速、大广高速、彭泽至湖口高速等贯通,交通十分便利;同时九江港是江西省唯一的对外口岸,上通重庆,下达上海市并延伸海外,对九江沿江临港产业中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支持。

4、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九江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粮食、棉花、蔬菜、油菜、水产等的产量丰富,都居于江西省的前列。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新农村的得到建设,新型生态农业也得到发展。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工业方面,已经形成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冶金建材、电力能源、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这些都为沿江临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5、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沿江大开发以及城西港区码头等一批沿江码头建成运营,沿江临港产业区自西向东涉及九江码头、城西、金安、金沙湾、银沙湾和彭泽等若干临港产业区,这些产业园区拓展配套物流产业规模,形成临港产业聚集带。快捷便利的交通,显著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使得九江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大大提升,为实现九江战略发展的目标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6、长、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基于九江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环境容量大,成本优势和产业基础及战略环境,沿江临港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长、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许多产业转移到九江发展,这也就进一步促进九江,特别是沿江临港产业的发展。

(二)制约因素

1、临港产业发展经验不足,发展水平和周边地区差距较大。与沿江临港产业发展配套的港口、水运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港口建设和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很难有效的支持临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的发展对港口的依赖度比较低,影响了港口效益的整体发挥。同时产业的临港特征不明显,并且产业布局分散、集聚程度不高,还没形成系统的、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临港产业发展规模不大,没有充分利用依托港口发展产业的优越条件,临港产业的发展和长江沿岸其他城市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

2、产业结构有待改进,资源环境压力大。近五年来,九江市三大产业结构比从15.4:51.9:32.7调整为8.7:57.6:33.7,其中工业主导地位更加显著。九江沿江临港区的产业以重化工业和制造业为主,这些都是粗放型工业,对资源的浪费较大,同时也污染环境。第三产业,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较缓慢,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低。同时,绝大多数产业与物流业衔接不畅,现代物流业的规划和扶持政策相应滞后,尚未形成和确定一个集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为一体的物流功能平台,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极不协调,且区位优势尚未有效转化。

3、产业集聚效益已经体现,但联动效应较弱。主要是产业链条的延伸、工业园区公共基础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有待强化。产业主打方向不够清晰、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协调等等,同时不同县区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和过度竞争,以至于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联动效应没有显现,如沿湖旅游资源丰富,但因交通条件制约和体制等原因,旅游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线路和品牌,综合效应低,影响了九江经济,尤其是临港产业的和谐发展。

4、港口的吞吐量偏低,对临港产业带动作用有待提高。近年来,虽然重视九江港口的发展,但相对于长江沿岸其他同等级城市的港口吞吐量来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港口的基础设施不强,全市116个生产性泊位,港口装备参差不齐,设施劳动强度大、能耗大、效率低、污染严重,严重制约了沿江临港产业的发展。同时岸线资源及腹地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不需要使用岸线的企业占据了岸线和腹地资源,港口深水没有深用,港区的功能设置混乱等。

5、面临人才制约因素。现阶段,地区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九江市人才短缺,高等院校较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例偏低,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同时目前院校还没有设置相关的专业,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短缺。人才严重短缺对九江市发展临港产业和提升产业结构,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三、九江市临港产业发展的对策

临港产业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从货物运输为主导的服务型,到重制造业为主导的重工业临港产业,再到以重轻工业为主导的混合产业,最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临港产业。九江的沿江临港产业的发展处于第二个阶段,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发展九江临港产业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延伸产业链

以九江港的建设为中心,加快临港产业区重点港口建设,配套建设沿江、临港基础设施,形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互补配套的沿江港口体系。加大产业园区的整合力度,根据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打造各具特色、梯次布局、共兴共荣的产业群,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区域产业综合体系。并注重延伸产业链,以现有龙头企业为基础,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做大做临港产业。

(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控制,提高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制定和实施九江沿江临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临港产业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引导企业自身在重视生产效益提升的同时,对环境也要进行保护,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形成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的新局面。

(三)发挥产业集聚效益、区域联动效应

加大力度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园区,提高园区承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增长、集约发展;不断提高园区的产业发展集中度和产业关联度,提高园区的投入产业率,尽快形成园区生产专业化、产业集群园区化格局。引导企业可以实施产业联系促进战略,推进产品链集群与创新链集群相结合的发展路线,促进产业集群;将相关产业链吸引招商,延长临港产业链,提高产业整体的竞争实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力

加速整合物流资源,利用区位、交通优势,以港口集装箱物流为中心,突显九江物流优势地位,发挥沿江承接功能,推进港区联动,形成辐射和覆盖规划区及周边地区的规模化专业物流中心。同时,大务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务等现代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以支撑工业的发展。

(五)积极培养与引进人才,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的变革,而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充分地整合和借助九江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校资源优势,加强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加强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区域内和异地人才共享机制,形成人才资源共享平台,为九江沿江临港产业经济建设创造人才、积聚人才、提供人才。

猜你喜欢

九江策略
宋九江
2020我的国
我爱我的祖国
Prototype Theory and Light Verb Construction
我的手机在哪?
曲径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