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小板的检测
2013-08-24温丽丽李金明
温丽丽,李金明
(南昌市第九医院检验科,江西 南昌330002)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其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全身广泛性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损害[1]。汉坦病毒是本病发病的始动因子。一方面病毒感染能导致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害;另一方面病毒感染诱发人体的免疫应答和各种细胞因子的释放,既能清除病毒,保护机体,但又能引起机体组织的损伤[2]。EHF临床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典型病例的病期表现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发热是EHF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3],所以本文针对发热期EHF患者,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来检测样本T淋巴细胞亚群和PLT,观察其变化并分析其临床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实验组:60例EHF发热期患者,均来自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患者,依据EHF诊断标准WS 278-2008[4],诊断为EHF。进行抽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计数,年龄5~77岁,男4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0.45岁。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 5~65岁,男46例,女 14例,平均年龄34.3岁。
1.2 仪器与试剂 血小板计数使用Sysmex公司全自动血球计数仪XT-2000i和其稀释液,多项目溶血素。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使用的是美国BD公司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和BD公司的三色荧光单克隆抗体试剂CD3FITC/CD4PE/CD8PERCP。
1.3 检测方法 血小板计数的检测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采静脉血2ml,放于含有EDTA-K2的抗凝管中混匀,直接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上上样。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采静脉血2ml,放于含有EDTA-K2的抗凝管中混匀,取相应的三色荧光标记抗体10μl,放于流式细胞仪专用试管中,加入100μl抗凝血,混匀,室温避光15min。加入免洗溶血素450μl,混匀,室温避光15 min,用流式细胞仪上样,MULTISET软件自动分析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3+CD4+/CD3+CD8+比值。
1.4 统计学方法 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SPSSl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LT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见表1,发热期的EHF患者实验组血小板在外周血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 PLT计数(58.7±24.6)×109/L与对照组PLT计数(208.9±44.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F患者实验组CD3+CD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CD3+T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P<0.01),CD3+CD4+T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CD4+T/CD8+T比值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60例EHF患者实验组中100%的病人低于正常。
表1 EHF患者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LT、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
3 讨论
EHF病原体为汉坦病毒,作为始动因素导致感染器官的损害例如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免疫应答的诱发和各种细胞因子的释放,既清除病毒,又引起机体组织损伤。EHF患者的发病机制与人体免疫应答及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发热期间EHF患者PLT计数明显低于健康的正常人,反映了EHF患者在发热期间外周血中PLT破坏或消耗增加严重。由于病毒侵入机体,体液免疫亢进,循环免疫复合物迅速形成,且沉积于血小板表面,导致血小板聚集和破坏,引起血小板锐减,病毒损害骨髓功能导致巨核细胞生成抑制[5]。所以PLT计数越低,有可能反映了体液免疫的亢进程度和骨髓抑制的程度。在发热期间EHF患者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3+CD4+/CD3+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的正常人,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的正常人,反映了在发热期间EHF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呈应激状态,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3+T淋巴细胞,即总T淋巴细胞是介导机体的细胞免疫,它的降低说明EHF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的异常。CD3+CD4+T淋巴细胞,即辅助/诱导性T淋巴细胞亚群,其主要功能是辅助和诱导其它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功效。CD3+CD4+T淋巴细胞的明显减少,即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功效减弱,必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CD3+CD4+/CD3+CD8+比值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6],比值越低,机体免疫功能越低。CD3+CD8+T淋巴细胞,即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亚群,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重要的调节作用.而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的显著升高,虽具有清除病毒的作用。但其过度亢进反而加剧了针对黏附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细胞及组织的损伤,反而造成机体功能的紊乱。结果显示EHF患者在发热期间存在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程度与CD3+CD4+/CD3+CD8+比值有关。EHF患者在早期的临床诊断中,发热是诊断的指标之一,发热病程均在3天以上,长者达10天,且发生率达100%[7]。所以通过对EHF患者发热期间所做的PLT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有助于EHF患者能在早期确诊并有助于临床诊疗。综上所述,血小板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EHF患者发热期的诊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提示在诊疗过程中对体液和细胞免疫进行观察和调节有助于改善病情和缩短病程。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91.
[2]邹默,邓璐,张赫男,等.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1,17(17):2666-2667.
[3]李继岱.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J].工企医刊,2004,17(3):29-3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 278-2008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S].2008.
[5]张东锋,王晓萍.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2):180-181.
[6]田一玲,蒋任举,李华平.鼻咽癌和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7):105-106.
[7]于永华.周伯慧.182例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临床诊断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3,25(7):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