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砂细度模数的影响因素

2013-08-23柏光山张广栋

山西建筑 2013年14期
关键词:模数砌块细度

王 迪 柏光山 张广栋

(贵州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贵州贵阳 550002)

0 引言

细度模数是砂的重要表述手段,是衡量砂粗细的重要指标,通常条件下由砂的颗粒级配进行计算。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和行业标准、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都按照细度模数的不同将砂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等,细度模数越大,砂的表面积越小,水泥需求量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1,2];但是细度模数过高则会导致混凝土和易性下降,容易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3-5]。所以选取适宜细度模数的砂对混凝土性能至关重要。在试验中经常发生计算出的细度模数不准确的现象,因此对影响细度模数的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准确判断砂的细度模数,为合理用砂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砂样品制备过程的影响

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和行业标准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中规定进行颗粒级配试验时采用人工四分法对砂进行分样,并规定了颗粒级配的两次试验结果误差不能超过 0.2[1,2]。

表1为同一批砂的细度模数试验情况。通过表1可以发现,对同一批次的砂进行细度模数的判定时两次试验的误差已经超出0.2,按第一次试验的细度模数评定为中砂,按第二次试验的细度模数评定为粗砂,不利于对砂进行合理的判定。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进行四分法制备试验样品时,经常出现砂的颗粒分布不均匀的情况,造成分样不均匀,使两次试验结果的误差超出0.2,无法准确判定砂的细度模数,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复检,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表1 同一批次下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制备试验样品时应尽可能保证砂均匀分布,分样时尽量保证砂的颗粒分布基本相似,这样才能保证颗粒级配试验中数据的准确性。

2 砂的含泥量的影响

将不同地区的砂按照标准方法进行颗粒级配试验,并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地区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通过表2可以看出,虽然两种砂的细度模数相同,但是其颗粒级配相差较大,地区1中0.16 mm~5.00 mm范围内砂的重量为389.83 g,而地区2中0.16 mm~5.00 mm范围内砂的重量为426.13 g。这表明,仅仅通过砂的细度模数无法准确反映砂的状态,必须结合含泥量等指标才能对砂进行完整描述。这是因为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为将砂直径大于5.00 mm和小于0.16 mm的部分去除,将其他区间内的砂按照公式计算。标准规定中直径大于5.00 mm的应当被称为石,在计算细度模数时可以剔除,但是小于0.16 mm的区间中主要为泥粉和石粉,将此区间去除会直接影响到砂的准确计算。

3 结语

想要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制备试验样品的均匀性。如果只用细度模数作为评判砂性质的指标,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该结合砂的实际状况,通过几个指标对砂进行综合判定。

[1]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S].

[2]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S].

[3]孙志刚,卢继高,张 杰,等.普通混凝土用砂细度模数计算公式的改进建议[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3(12):36-38.

[4]王武祥,廖礼平.砂的细度模数对混凝土砌块专用砌筑砂浆性能的影响[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0(2):18-19.

[5]何文敏.砂的细度模数与颗粒级配关系的探讨[J].山东建材,2007(2):47-49.

猜你喜欢

模数砌块细度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基于单片机和模数化设计的低压侧电压监视与保护装置
模数化设计方法在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LZ型混合纤维聚苯颗粒再生保温混凝土砌块设计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矿物掺合料细度与掺量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基于LID模式的城区排涝模数探析
一种新型的RSA密码体制模数分解算法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太阳能养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