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2013-08-22张家虎
张家虎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使课程导入自然有趣;课堂教学活动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在熟知的生活经验中获取知识;学生作业应当个性化和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用生活事例导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话题,自然地生成情景,用生活事例导入新课,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所以,教师在讲授新课或新的内容时,应当由学生熟知的经验和具体事例引入新课.
例如,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自然现象和分析一些生活经验,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在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提出问题:“一部分浸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变折了?清澈的水底为什么看起来变浅了?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为什么总叉向看到的鱼的下方?”这样引入新课,学生会感到自然而亲切.
二、引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对于探究类的课型,知识点不明确的章节,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引出探究课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例如,“摩擦力”等内容可以通过依据生活情景提出问题如,问题一:擦黑板时为什么用力擦擦得干净?问题二:为什么冬天下雪天,要在汽车轮子上安防滑链?等问题.让学生确定探究课题、科学猜想、实验探究,交流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鼓励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猜想,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展开实验探究.例如,在“摩擦力”一节,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将此实验让学生分组探究.提出探究问题:①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②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③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④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此刻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的心情更加迫切,各抒己见,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人人动手,进行实验,归纳出结论.
三、以生活经验思考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初中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验,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物理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物理意识,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我设计了如下的一个题目:某一个学生将一浸湿水的篮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后,地面上留下了大小不同的两个印迹,问哪个印迹是球从较高的地方下落留下的?为什么?学生借助自己在体育课或平时打篮球的生活经验.知道高处的球落下撞地后变形大,变形大的在地面上的印迹也大,由此,迅速得出印迹大的是球从较高的地方下落留下的印迹,并且能量转化关系也分析得非常透彻.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物理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来思考物理问题.
如,在讲授“乐音与噪声”这一节时,我利用收录机播放两首不同的歌曲,听完后很自然地知道了高音和低音;在讲到音色时,我让学生闭着眼睛根据声音猜一猜他是谁.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所以这节课学生学得很轻松,很愉快,也能很自然地掌握这些物理知识.
四、将课堂知识应用生活
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之后,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用掌握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强化理论的应用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可以设计一些联系实际生活的课外探究活动,尽可能让科学方法和知识的应用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学以致用这一生活教育的最终目标.
例如,在学生学习的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规律以后,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小轿车和大客车、大货车的挡风玻璃,寻找他们设计的不同,思考为什么?”在学生学习的用电器的铭牌数据后,布置孩子回家“观察并记录家中的电视机、电吹风、电饭锅、饮水机和电冰箱等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异同并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思考如何科学使用这些用电器?”;学习了电磁波以后,我都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活中哪些用品可以发射电磁波,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家电以减少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都会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和各种活动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实例,思考有无不当之处?”等.可见,只有将物理课堂教学的领域扩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为科学、高效生活服务,才能实现生活教育的最终目标.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走生活化道路,这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持之以恒的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景中体验物理问题,让学生自觉的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感受科学和社会及生活的联系,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让学生释放出学好物理的潜能,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