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感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课

2013-08-22段培娟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5期

段培娟

摘要:最大的收获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我们经历的过程:“好课原来是这样备出来的,课为什么这样上,还可以怎样上,最终上课的实况与课前预设有哪些不同,还应该怎样优化,如果我来上会怎样…”

关键词:把准教学内容 促进思维发展 关注细节问题

开学初,教研室在我们西片开展“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课,主要内容是观摩初一数学课堂教学.根据时间安排和进度,确定上课课题为“有理数的乘方(1)”.由片内两所中学各选一名青年教师.因为其中之一是我校的教师,所以为准备这次活动,提前一周时间,我们学生科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试讲、评课研讨等形式,对这节课进行了细细“打磨”,其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其结果渐臻完善.我感到,最大的收获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我们经历的过程:“好课原来是这样备出来的,课为什么这样上,还可以怎样上,最终上课的实况与课前预设有哪些不同,还应该怎样优化,如果我来上会怎样…”过程改变了大家对“示范课”的认识,改变了听课、评课的方式与内容,改变了研讨课活动的形式——变重结果为结果与过程并举.

在备课的过程中,既有上课教师的独立思考,又有学生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更有大家的深入交流探索.结合本节课中的几个具体的案例,谈谈思索历程.

一、把准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设计一个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本质、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的活动过程,是备好课的重点,是上好课的关键.

对本节课的导入我们尝试了以下两种方式的设计:

(一)将一张纸对折1次,此时纸的层数为

将一张纸对折2次,此时纸的层数为

将一张纸对折3次,此时纸的层数为

将一张纸对折6次,此时纸的层数为

试想将一张纸对折10次,此时纸的层数为

[WTBX]

猜想,如果折n次,此时纸的层数为几层呢,你能表示出来吗?

(二)上小学时,我们就知道: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该正方形的面积为 a·a,表示a2.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该正方体的体积为 a·a·a, 表示a3

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同样,a·a·a·a·a·a 可表示为

那么n个a 相乘, 可表示为

显然,上述两种设想,各有各的优势和背景,探索交流的过程也一波三折,最后达成共识——确定(一)的思路.首先,这两种设计的思想不同,前者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的,其结果是可以看得见、数得出,而后者是利用学生已知道的公式为基础,通过套用模式来实现对乘方的认识.其次,思维角度不同,前者经历了观察、猜想、归纳的过程以及由“特殊到一般”再“一般到特殊”的思想转化,后者经历的是运用公式——模仿公式——得出结论.

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任务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能力是一切数学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我们利用设计(一)来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兼顾学生的整体实际情况.折纸,每一位学生都能做、会做、有兴趣做,参与度高,且对于每折一次,层数的变化,头脑灵活的学生可很快地算出来,反应慢的学生可在展开后数出层数.通过操作学生发现:

折2次,层数为2个2相乘,可记作:2×2

折3次,层数为3个2相乘,可记作:2×2×2

折6次,层数为6个2相乘,可记作:2×2×2×2×2×2

许多学生能够用 22表示 2×2;23表示2×2×2;

师问:2×2×2×2×2×2 可怎么表示?

马上有学生回答:26

师问:折n次呢? (由特殊引出一般)

生答:折n次,层数为n个2相乘,表示为 2n

进一步思考:把“2”替换为“a”,则怎样表示:2个a相乘,3个a相乘,6个a相乘,…,n个a相乘

生板书:a2; a3; a6; an

通过“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让学生自然地接受“幂” 的概念和意义,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至此,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过程,思维将被激活,主动探究、抽象概括出结论,进而论证其猜想的正确性的倾向也将会被激发.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爱好数学学习的热情.

三、关注细节,是课堂教学高效的法宝

教学内容对我们来说是熟悉的,但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关注细节,精心设计好每一个“动作”,用心落实好每一个环节.

在进行“幂的概念及意义”探究活动后,

师问:你能再举出相关的例子吗?请写在黑板上,并告诉大家该例子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踊跃参与:35,-64, (-5)3,(

23)5,324 …

通过“举—写—说”,发现 -64 的底数是6而不是 -6,

324的底数是3而不是

34,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幂”,同是能很快接受: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要加括号.

紧接着:你能否计算出以上各题的结果,试比较结果与“幂”的指数、底数有何因果联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一活动学生在理解幂的意义基础上很容易地得出结论,即本节课的重难点——幂的性质.讨论过程顺畅自然,只是改变了一点点提问的方法,结果却大相径庭,细节决定成败.

上好一堂课难得,上好一堂具有示范意义的研讨课更不容易,为了上好一堂课,所作出的思考探索交流的准备过程更具有价值,它是教师互助、互学、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它是教师自我反思、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提高的过程.把研讨活动当作一个过程来认识,不是仅仅在于最终形成的“完美”结局,也不仅仅在于最终的课堂教学的“展示”.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孙晓天,张丹.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