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的开端——黎平会议

2013-08-20文Ⅰ谭

当代贵州 2013年8期
关键词:黎平中央红军李德

文Ⅰ谭 玲

1934年10月,由于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冒险主义者抛弃了红军第一至四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采用冒险主义的错误主张,致使红军未能击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主力不得不退出中央立新的根据地。蒋介石得悉中央红军要向湘西转移,就在红军西行的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围堵红军。红军浴血奋战,损失很大,至1934年12月初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封锁线时,兵力损失2/3,已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减少到3万余人。

1934年12月12日凌晨,中央红军野战军司令部获得了一份标署为“火急”的国民党军当前位置和部署的情报,蒋介石在红军北去的路途上调集重兵布成一个大口袋等待红军。“红军到底往哪里去”已成为当时必须马上讨论并解决的问题。12日,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在湖南通道召开紧急会议。会议首先研究进军路线问题,一开始便陷入激烈的争论。李德坚持早在瑞金就定下的方针,要红军“转向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王明等“左”倾路线领导者计划到湘西建北方,与二军团建立联系”,“在湘鄂川三省交界……创建一大片苏区”。李德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指手划脚,很有迷惑性和威慑力,况且他又是“三人团”中指定对军事工作负主要责任的领导人。因此,虽然与会的大多数人对这个洋顾问已失去信任,不同意部队再这样走下去,可又拿不出好的意见和办法,感到无可奈何。

毛泽东本来想先听听大家的意见,不急于表态。见李德这样颐指气使,咄咄逼人,便不再沉默,他甩手扔掉烟蒂高声说道:“我反对李德同志的意见。部队不能再向湘西前进,要放弃与贺(龙)、肖(克)部队会合的计划,改道向贵州前进!”他向与会者详细分析敌我形势,陈述利弊。他形象地说:“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然而李德仍不顾实情,坚持己见。对于李德的惟我独尊和固执己见,眼看倍遭磨难的红军又将再入虎口,毛泽东的心在剧烈地颤抖,他悲愤地历数李德为主的“左”倾军事路线的种种错误。毛泽东的话,深得王稼祥、周恩来、洛甫、朱德等大多数同志的赞成和支持,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继续向西进入贵州、争取在贵州东北部地区寻找一个可以立足的区域的建议。李德既失望又气恼,借故提前退出会场。

当晚19时半,中央军委向各军团发出了西入贵州的“万万火急”进军电报。

12月13日,红军由通道分两路进入贵州黎平县境。右路纵队一军团、九军团经靖县新厂、平茶由界牌进入黎平,于12月14日在黎平县谭溪击溃黔军周芳仁一个团的阻击,以一个营占领黎平县城。红军左路三、五、八军团及军委纵队从播阳出发,经流团进入黎平县境,随后分几路,分别于12月15日、16日、17日进入黎平县城。

为了进一步确定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县城胡家商店(现东翘街52号)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博古,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等,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因疟疾发高烧没有参加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中央红军向贵州进军的正确主张,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指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议,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并且是不适宜的。”“新的根据地地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会议还讨论了中央红军部队的整编方案。

黎平会议标志着红军的战略方针开始转向正确的轨道,中央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的开始。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黎平中央红军李德
中央红军北渡长江第一恶仗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荡秋千
它是什么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湘江战役: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六一”是一棵树
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获死刑
赵黎平警察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