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做节能领域的领导者
2013-08-19顾硕
文/顾硕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负责人 徐骏
2013年6月5日,施耐德电气“创见能效中国•2013大型巡展”在北京举行。在此期间,施耐德电气不仅与参会者深度分享了公司对于效率转型以及能效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和真知灼见,还全面展示了针对电力、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与网络、楼宇和住宅等行业能效转型的创新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
在此次活动中,记者采访了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负责人徐骏。他大学毕业即加入了施耐德电气,至今已是第15个年头。期间,他历任施耐德电气物流经理、变频器工厂经理、传动及伺服市场部经理、OEM总经理以及利德华福总经理,多个岗位的从业经历让他对施耐德电气的产品、技术以及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的理解日益深厚,与他的交谈让记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施耐德电气这个植根中国26年的能效管理专家。
顺势而为 践行能效管理
绿色和能效经济已成为全球讨论的热点话题。在中国,20%的能源消耗来自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确保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的目标。因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抑制能耗、提高能效水平等问题迫在眉睫。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政府与社会带给他们的压力。在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企业要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好地结合起来。
正如徐骏所言,10年前,节能增效话题还很少有人问津,但在最近的5年间,节能增效已逐渐从一个国家战略升级成了社会共识,对于大型工矿企业而言,节能增效变得十分关键。这样的转变也使企业的决策者们看到了老旧设备升级改造的需求,看到了应用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平台后凸显的经济效益。
水务行业是施耐德电气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2012年,昆明通用水务自来水有限公司成功应用施耐德电气EcoStruxu re™能效管理平台之下的PlantStruxureTM协同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具备超强数据分析能力、能够信息互联、稳定坚实且可不断扩展的供水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凭借其Citect SCADA、CitectSCADA Historian和Ampla全线软件平台解决方案,帮助昆明通用水务实现供水生产、调度以及管理的一体化监测和协调运行,推动了昆明通用水务信息化管理跨入崭新阶段。
施耐德电气于2010年推出EcoStruxure™能效管理平台。该平台融合了施耐德电气在电力、工业、建筑楼宇、数据中心和安防5个领域的独特技术和专业经验,受到了用户们的广泛关注。借助于EcoStruxureTM,企业可以获得更简单、更透明、更节省的能源管理系统,从而实现更佳的运营绩效和不断地改进。
近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下滑对中国工业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尽管2013年的经济有着明显的回升态势,但业绩与增长仍是许多自动化厂商纷纷回避的问题。然而,徐骏却直面了这一话题,一向措辞严谨的他还用了“上半年的业务情况非常好”这句话作为了对话的开端。他坦言,施耐德电气良好的业绩得益于国家节能增效政策的深入推行。他自信地说:“施耐德电气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销售份额位列全球第二,这归功于我们产品业务的强劲发展,而解决方案与服务业务也是我们发展的重点。通过两者的结合,我对工业事业部上半年的业务发展非常满意。”徐骏言谈中流露出的那份笃定,使我们相信施耐德电气必定顺势而为,将践行能效管理的道路持续稳健地走下去。
能效管理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当然,节能增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的过程。而施耐德电气提供给客户的不单是一个能效管理平台,更重要的是持续改进的方案。由此引出了下面的话题——全生命周期保障。
如今,大型工矿企业有三大需求:第一是更安全;第二是更高效,包括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第三则是全生命周期的保障,以有效的服务保障企业的发展。其中,服务包括了有效性和延续性,这就是全生命周期的体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也是企业发展的竞争力之一。施耐德电气恰是在为客户提供这种有效性、延续性的服务。
由于工艺复杂、牵涉的部门很多、调整范围大,且需要投入不少资金,所以从最初的数据采集到最终获得能效上的收益,施耐德电气所提供的节能增效解决方案都是分阶段、分批次推进的。再以水务行业为例,在某个具体项目的运作中,施耐德电气首先会派专业人员与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交流,找到需要节能的环节,进行现场监测与评估;第二阶段,根椐项目的情况提出具体节能方案;第三阶段,派专业人员按照提出的节能增效方案去实施;第四阶段,施耐德电气与业主共同参与到项目的具体运营中,并和业主不断沟通,及时发现实际运行中需要持续改善和降低能耗的方面,不断进行监测与改进。
徐骏表示:“施耐德电气在做任何产品的研发和行业应用时都把客户的需求作为重中之重,即使我们不制定行业标准,但产品的通讯协议是全开放性的。与此同时,施耐德电气的PlantStruxureTM协同自动化控制系统拥有更高的灵活性,更优越的性能和更可靠的控制器,帮助客户提高扩充性与柔性,这是全生命周期保障中的重要部分。再者,我们重视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在项目完成后还将持续地追踪每一位客户,为他们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提供优质的监控管理机制。”
做节能理念的推行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的发展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丰富行业经验,为越来越多的应用行业提供模块化的能效管理平台,以及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整体解决方案,将节能增效理念落到实处。
至今,施耐德电气已为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及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及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善用其效,尽享其能,为客户提高30%的能效。在施耐德电气内部经常会讨论如何成为一个行业领导者,领导者的涵义除了技术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推行者。用徐骏的话来说,施耐德电气要做就做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在推广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同时也希望全行业甚至全社会能够共同参与到节能的行动中来,提升这一话题的认识度与关注度,以达成社会共识。
2012年底,施耐德电气宣布其2005年启动的能源行动方案已成功使其遍布全球的160个工作场所降低能耗15%,并提出将于2014年完成25%的降耗目标。该方案是一套综合利用了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软件、硬件解决方案,及专业技术和方法的节能增效行动。这一行动旨在将施耐德电气的整体能效管理解决方案应用于公司自身各种场所,通过能源降耗审计及节能管理,实现电力、燃气和油料等能源降耗,并以此提高员工对节能增效产品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施耐德电气以自身的行动,印证了将能效管理解决方案与节能意识相结合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面对经济的回暖,以及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2013年的施耐德电气又将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徐骏回答:“毫无疑问,2013年施耐德电气仍然会以推广节能增效作为最大的使命。其次,我们的产品业务将从硬件转向软件,从标准化产品向行业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业务转型。第三,施耐德电气的品牌就是品质的保证,我们不会参与任何价格战。但随着中端产品战略和中国原创战略的逐渐推进,我们的产品将更好地响应中国客户的需求,实现本地化的研发、本地化的生产制造和本地化人才的发展。第四,持续推进走向西部战略,施耐德电气坚信中西部业务的发展将越来越大,且不排除今后会将研发中心从沿海地区搬到内地。最后,施耐德电气希望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成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将全球的行业经验引入中国,并进行本地化的改进。如果我们能将以上五个战略方向落实,那2013年的业务会有更大程度的增长。”
熟悉施耐德电气的人不难发现,尽管施耐德电气涉及的产品和行业十分广泛,但多年来,其始终坚持做一个能效管理的专家,而非杂家。公司所有的业务都围绕着一个简单的理念作为核心战略:更加有效、更加有成果地利用自然资源。显然,节能增效已经与施耐德电气的血液融为一体。施耐德电气在致力于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将节能理念推广到整个社会,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节能增效的重要性,从而使企业使命与社会效益达到最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