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使般的画家——安杰利科

2013-08-18邱桂武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4期
关键词:画家绘画

邱桂武 ( 河西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1984年, 时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亲自为一个死于530年前的画家主持了一个宣福大典,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将此殊荣加诸于一个画家。这个画家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安杰利科。

弗拉·安杰利科(Fra Angelico)(1387~1455)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维基奥,原名圭多·迪彼得罗(Guido di Pietro)。年轻时曾向宗教画家罗伦索·蒙纳科学艺,后来他又转师另一位壁画家法布里亚诺。中年的时候(约1420年),进了多明我教会的修道院成为一名修士,取名乔凡尼·达·菲亚索(Giovanni da Fiesole)。“安哲利科”是一个擅长写作的修士看了他作画之后,深受感动而给他起的绰号,意为“天使般的”画家。安杰利科生前严格遵守自己生活的戒律——简朴、纯洁、谦卑。通常认为安杰利科在出家之前即已经成为画家,而且应该颇受欢迎。中年出家后专注于宗教画创作,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和爱戴,这其中就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风云人物柯西莫·德·梅迪奇。当时的教皇尼古拉五世也派人邀请安杰利科到罗马为其服务。安杰利科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技巧与崇高的宗教情结的表达互相结合,作他的品看起来美好而优雅。其代表作品有湿壁画《受胎告知》《圣母、圣婴和六位圣徒》《最后审判》《圣母加冕》等,安杰利科还绘制了一些油画,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插图画家。

与同时代的世俗画家相比较,安杰利科的作品具有更多的宗教气氛。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安杰利科是一个心地纯净的人,他信仰虔诚,待人温和仁慈。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曾提议让他作佛罗伦萨的大主教,安杰利科认为自己不善于管理他人,并说教会中有一位教士善待穷困、博学多识,具有领导之才且敬畏上帝,更加适合这个位子。他选择了继续为教会绘制宗教绘画,收取其极低的报酬,并在闲暇时照顾病人。传说他创作的时候,总是一面祈祷一面作画,而在表现类似受难题材的时候甚至会泪流满面。安杰利科淡泊名利,摆脱了红尘烦扰,心境平静温和。据说他从不修改自己的作品,因为他坚信那是上帝的意志。16世纪时,教皇安德里安六世追封安杰利科为圣徒。

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安杰利科的作品带有那个伟大时代的印记。15世纪的的建筑家布鲁内来斯基发明了一种科学透视法,能够在二维平面上绘制出深远的、真实可信的三维场景。以此为基础,同时代的画家马萨乔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样式,以其真实可信的画面形象和开阔的空间征服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这种新的绘画样式主要包括科学透视法和立体塑造人物形象两个因素,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在绘画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新的样式出现以后即成为那个时代的典范。同时代的大部分艺术家都全盘吸收了这一令人兴奋的成果,安杰利科也接受到马萨乔新风格的影响,却也保留了传统哥特式绘画的技巧和审美喜好。安杰利科作品中柔和优雅的气质,宁静祥和的氛围和充满谦卑虔诚的宗教情怀是同时代其他画家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为他带来广泛赞誉的根本所在。

作为一个修士画家,安杰利科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宗教题材。对于《受胎告知》这个题材的表现尤其具有代表性。下面我们以安杰利科1440-1450年间为佛罗伦萨的圣马可修道院绘制的《受胎告知》为例来探看安杰利科画风的复合性,并分析其作品的感人之所在。《受胎告知》是耶稣降生的第一个故事。圣经《新约》里说:在加利利的拿撒勒,有一名少女名叫马利亚,她是大卫王后代木匠约瑟的未婚妻。一天大天使加百列受上帝派遣来到玛利亚家,告知她将怀孕生下孩子,须取名为耶稣。玛利亚听了天使的话,深感吃惊,说自己尚未结婚怎能生子?天使告知:这是上帝的意志,玛利亚将生下圣者、神的儿子。像这样的传统题材画,一般教堂内都有,而且所画的环境与人物安排也大致类似。安杰利科的这幅《受胎告知》水平式构图,色调清新,画面整体气氛宁静、平和而优雅。对于环境和人物衣着装束的表现大多沿袭传统和源自与对于《圣经》叙事的熟悉。作品的构成中包含一系列的象征意味:故事的发生安排在密闭的花园里,象征圣母的纯洁;人物在廊柱式样的房间里,代表故事发生在罗马时期;房间有光照进开着的窗子里,象征圣灵的进入;圣母头的上方偏左一点有一个圣光中的鸽子形象,象征着圣灵;圣母的双手交叉于胸前,寓意谦卑和顺从。

从技法上来看,安杰利科已经是一位文艺复兴画家。作者明显接受了空间透视技法。尤其是画面中的建筑物,它的线条向后退缩,进入打开着一扇窗户的房间里,这扇窗户的上侧成为画面的透视灭点。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窗外的树木,连同房间后面平行的木栅栏,加强了画面自然明确的空间感。人物虽然具有装饰意味,但动作自然,形象刻画具有现实性。圣母形象甜美精致,略带羞涩,形象生动。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既理想又现实的特点。人物的塑造采用了明暗塑造法,造型具有立体雕塑感。值得注意的是,将这幅作品与他1530年为科尔托纳教会创作的另一幅同名祭坛画作品比较,我们发现这幅壁画去掉了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这样象征性的情节,画面也更少装饰性,更多带有现实意味的真实场景性。文艺复兴时代注重现世的感受,艺术作品往往通过尘世生活的体验表现神话故事,他们认为表现现世代表了一种进步。

然而作为多明我修士,安杰利科认为艺术也是一种布道的言辞。他总想在作品中传达一些“天国”的讯息,安杰利科在自己的作品中传达中世纪的宗教概念:绘画不是仅仅用于表达客观世界,更要表达对于上帝之爱美好的体验。这种体验能把题材提升到神圣的境界,使世界恢复到堕落前的完美。相对来讲安杰利科并不十分在意自然界现象的千变万化。虽然安杰利科吸收了文艺复兴技法,但他手法保守折中,对宗教艺术固执己见。贡布里希认为“安杰利科用马萨乔的方法表现宗教艺术的传统观念”,安杰利科“由于谦抑,有意不去夸耀任何现代性,尽管他对于布鲁内来斯基和马萨乔艺术所带来的问题深有所知”。

这幅《受胎告知》笔调细腻恬静,色彩轻快透明。人物虽具有一定的实体感,却“没有运动,也没有立体身躯的意味”。人物的动作呈现一种谦卑的姿态,不是文艺复兴时期常见的舒展、挺拔或者娇柔妩媚。让我们既感觉到似曾相识,又明显传达出理想的纯洁宁静。相对于人物,建筑显然太过局促。画面中表现的是华丽纤巧柯林斯柱式结构,造型和用色都十分真实自然。但是安杰利科在这里把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廊柱式建筑所传出的高贵、肃穆、伟岸的感觉替换了。作品中廊柱建筑表现细节充分、真实自然,却没有一丝的高贵伟岸的气势,没有一毫华丽外放的妖艳,更多展现出的是谦卑温婉、静气凝神。作为院墙的木栅栏描绘一丝不苟,整齐而坚固,似乎暗示出圣母玛利亚所恪守的一条条熟稔于心的戒律。院子里地面上没有令人心跳的艳丽的花朵,没有精力旺盛的过于出众的灌木和杂草。平实的小花小草像地毯的花纹一样延伸开去。安杰利科在这里保留了哥特式绘画的传统,将抒情的诗意感受和对装饰性成分的追求统一起来,赏心悦目又宁静优雅。

这幅作品绘于圣马可修道院的一个走廊的尽头,由于采用了焦点透视法,画面空间的营造真实有力。作者在作品中排除了一切的矫饰的成分,画面朴实:没有过多地家具陈设和场景赘述,没有夏娃亚当的神话背景,没有辉煌华丽的色彩。显示了安杰利科晚年的艺术追求:力求简约,在画面中推行沉思和祈祷。休·昂纳·约翰·弗莱明认为“安杰利科为宗教绘画解决了记事清晰与具有感情精神激励两方面的作用”,他的作品在 “墙上开了两扇窗,一扇为实际生活用,一扇向着精神世界”。

晚年的安杰利科谢绝佛罗伦萨大主教的职务后,被任命菲亚索修道院的副院长。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新的职务中,无暇继续作画。1455年,安杰利科死于罗马,葬于圣玛利亚密涅瓦教堂,墓碑上铭刻着:“主啊!赞美我的时候请不要说我可与阿佩里斯媲美,而要说我把一切都奉献给了您的子民;因为尘世与天堂看重的事迹不同”。安杰利科认为自己首先是上帝的仆人、多明我教会的修士,其次才是艺术家。

注释

1.《艺术发展史》P137.

2.《艺术发展史》P137.

3.《世界美术史》P333.

[1]乔尔乔·瓦萨里(意大利).徐波译.《艺苑名人传》.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休·昂纳·约翰·弗莱明(英)著.毛君炎等译.《世界美术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月第一版.

[3]朱伯雄主编.《世界美术史·第六卷》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4]张石森、岳鑫主编.《西方文艺复兴艺术》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5]贡布里希(英)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画家绘画
优秀小画家
奇怪的小画家
酷炫小画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