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以物理学专业师范生为例

2013-08-17郑容森

物理通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师范师范生职业技能

陈 乐 郑容森

(玉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1 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早在1994年就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该大纲是高等师范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明确提出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与要求.对高等师范学校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形成师范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2001年国家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进入新课改时期,给传统的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发展.新课改提倡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只注重知识的模式,强调学校应更加积极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改变以学科为主、科目繁多、缺乏系统整合的现状,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态度.

高等师范院校是师范生教育的“摇篮”,师范生则是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起点,其接受的教育是教师专业的基础性教育,它决定了新教师培养的质量以及他们未来的发展.这就向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新挑战,即如何培养出高质量、高专业化的未来教师.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能否满足21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能否顺应社会发展的大潮流,是摆在广大高等师范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合理理解

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1].它是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功及基本技能素养.它是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和基本保证,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职业技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2],一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指出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包括语言文字基本功、书写规范与书面表达、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内容;二是从教师技能的内涵与专业特征出发,将师范生技能培养确定为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工作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还有学者认为,师范生除应具备上述技能外,还应具有优秀的个人品质、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自学能力等.

除上述所讲的应当具备的一般技能外,师范生还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以及将来所从教的相关专业课程,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例如,一名物理师范生要体现出物理学专业所应具有的特点,除应具备上述所讲的职业技能外,还应该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具备相关的学科技能,比如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能力,物理课堂教具的制作能力,物理图像的描绘与作图能力,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物理现象的能力等等.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技能并能熟练运用,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中学物理教师.

3 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

笔者结合多年师范生教学的经验和对广西区内、外部分高等院校的调查了解,以及物理学专业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对师范技能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

3.1 过分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 忽视教师技能的培养

课程设置是指由学校选定的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根据目前我国各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通常可以将师范课程划分为通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四大类型.图1给出了笔者所在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的课程分配图.从图不难看出,上述两所学校物理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过分重视专业课程(约占40%左右)的学习,忽视教师技能(只占15%左右)的培养.为了使问题更有说服力,笔者还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10所有一定代表性的高等师范院校,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图2),这些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均不高,其中最高为首都师范大学,占16%,而其他院校均低于15%.这一比例远小于发达国家,据文献[3]介绍,在英国,教师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是25%,德国是30%,法国是20%,而美国甚至超过35%.

图1 玉林师范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学分分配情况图

图2 10所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3.2 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难以满足职业技能的要求

师范教育一直存在“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一个综合性的师范院校,究竟是应该建设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师范性大学还是一个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性大学,一直是困扰各师范院校的定位问题.这就导致师范性院校在开设师范专业时,既要让毕业生具有明显的师范生特点,又希望毕业生具有较深的理论专业知识,这必然会导致在师范生课程设置方面,对于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陷入被动的境况.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往往缺乏规范,还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字一话等“老四门”课程为主,外加教育实习和专业见习,涉及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教育学科课程太少,仅占总学时的10%左右,可见,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难以满足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而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师范课程结构看,教育类课程所占学时的比例均超过总学时的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专业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表1给出广西壮族自治区5所具有物理学师范专业的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开设的情况.

表1 广西5所具有物理学师范专业的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开设的情况

通过表1可以发现,广西地区5所院校中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各不相同,除了上述讲到的“老四门”和教育实习、见习等课程均开设外,其他课程的开设则缺少统一性、规范性.这种缺乏统一性的课程设置,导致师范生职业技能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使其职业素质能力难以满足将来职场上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也严重影响了师范毕业生就业后职业技能的良好发展.

3.3 实践环节课时不足 缺乏有效训练

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受到办学经费、人力、物力以及实际情况的影响,并不能很好地、系统地开展专门针对师范生师范技能的训练,甚至只要求学生自主安排,自主训练,而学生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很少会自觉训练.另外,由于交通、经费,以及理论课程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非常短.见习一般一个学期只安排一周,甚至有些院校只在大三才安排学生进行教育见习,大四安排学生进行教育实习,而教育实习的时间也仅为6~8周.如此有限的教育见习与实习时间,难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师范技能的训练,学生的技能水平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另外,在实施培养的过程中,以学生自由组织为一个小团体进行训练,训练时间和地点都是学生自由安排,内容也是由学生挑选.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学院没有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没有相应的训练考勤,这样,会导致在训练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因为课程或其他事情繁多而忽略了师范技能的训练,训练的时间也会大量减少.监控制度的不完善还会影响到进度的规划,教师也不能全面地了解到学生训练的情况,学生的训练缺乏有效监控,则训练的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

3.4 学生职业技能意识不强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在整个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师范技能训练并不多,且这些技能训练课程一般只对高年级的学生开设,大一、大二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主要用于学习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这样的课程安排容易使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缺少师范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欲望下降,导致师范生也似乎感觉“自己”与普通理工科学生没有太多的差别,甚至忘了将来要成为一名教师,再加上近些年师范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不断下滑等原因,增强了学生这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导致师范生对学习师范技能的意识不强,甚至不少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另一个方面,学院在培训后忽视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学生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学校在具体实施师范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些学生只是应付式地进行,成绩好坏并不影响其毕业,甚至学位的获得.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这种意识淡薄的局面,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必须进一步完善.

仅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亟待提高.

4 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有效措施

只有构建合理的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难以满足课程标要求的局面.对于构建合理的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4~6],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4.1 营造师范型的校园文化氛围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引导和感染师生情操和素养的无形而巨大的推动力量.高等师范院校所培养的教师具有的思想观念、文化精神、文化修养和行为举止,都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青少年的整体素质.高等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应以突出师范特色为原则,营造师范型的校园文化,更加注重对广大学生的师德和职业理想教育.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以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为己任,坚持科学开放的教育思想,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学校要加强价值取向的引导,让学生在入校后迅速了解做一名合格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还要大力宣传、表彰并奖励具备高水平从师技能、优秀职业品质及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的学生.高校通过各种方法,采用各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的专业思想更加牢固,职业取向更加明确.

4.2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指各个课程之间具有合理的结构,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获得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是指课程内容的安排符合认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表达出这个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方法论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新课改要求教师是一个创造者、引导者、解惑者.高等师范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课程设置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弊端,有学者通过归纳总结、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我国现有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课程观念陈旧、课程设置呆板、课程结构相对单一等方面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课程结构比例更加协调,更能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4.3 把教师职业技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几十年来,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一直存在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争论,影响了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更影响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人才,顺应新课改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应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时刻把“师范性”放在第一位,按照高师院校自身的特点,把培养具有合理“智能结构”的教师作为主要任务.如果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偏差得不到纠正,那么,教育行为的偏差则不可避免,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就落不到实处.即使工作效率再高,招收的学生数量再多,也无法培养出满足基础教育单位需求的教师队伍.高等师范院校只有重新确立培养目标,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体现自身办学特色,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把教师职业技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师范人才.

4.4 完善技能考核与评价制度

要想保证师范生师范技能的训练得到有效开展,保证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和地方院校制定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实施细则》有效实施和进行,学校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制度成为一切行动的指南,使训练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在学生开展师范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校要专人对各二级单位的学生师范技能训练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同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使师范技能的训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可制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暂行条例,规定学生的考勤方式、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检查方法.除此之外,还要规范训练的方式,以使训练有针对性、目的性,更加合理、有效.

4.5 探索模拟训练与实地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模拟训练是指在校内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环境,按照特定的教育教学要求而进行的师范技能训练,甚至随时随地进行某种假想式的训练.实地训练是指深入到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进行师范技能训练,主要是学生的见习和实习.见习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地观摩,可给学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让他们熟悉中学教育现状,直接吸收中学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这种见习可根据现有条件而定,或集中开展,或分散进行.而实习是学生全面训练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实践,也是对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检验.它要求训练者把自己的理论、知识、技能实实在在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成败也往往取决于训练者的基本技能.由于教育见习和实习受到时、空、财、物等多方面的限制,再加上现有的教育实习基地也很难满足学生实地训练的需要,所以,探索模拟训练与实地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提高训练的质量,以及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兴趣,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其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师范技能训练旨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学生掌握有关师范技能的基本知识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学生师范技能训练应充分挖掘课外时空潜力,将校内的模拟训练和校外的实地训练相结合.

4.6 加强师范培训中心建设

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大工程,各院校必须认识到师范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配置先进的仪器设备,配备专业人员,开设专门的训练课程,为学生的技能训练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另外,各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师范培训中心建设,使微格教学等相关的训练课程,能够很好地开展并得到实施,不再使微格教学留于“形式”或“摆设”.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需要,在师范培训中心开设一些特定的训练场所,这不仅是为了训练本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一种训练氛围,使进入该培训中心的学生能自觉地进行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对于不同的专业,还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对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还需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5 总结

师范生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准备阶段,从专业化职业地位的确立来看,职前培养是基础和根本.职前培养不到位,职后就不可能很好地渡过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应期,以致发展期过长甚至停滞不前,难以进入创造期.作为基础教育师资主要生源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应从培养专业化教师的层面重视师范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认真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努力改进,发挥师范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使其在角色扮演中具有真实的体验和进行积材的自我反思,把师范技能训练的结果转化为自觉实践的动力,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的师范职业技能.

1 张雳.论师范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8):37~39

2 陈素芳.论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涵义及分类.今日南国,2008(82):94

3 桂静.新课程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4 王慧,付东辉.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12(2):35~37

5 刘良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教育观察,2012(1):34~40

6 顾明远.做一名人民尊敬的教师.中国教育报,2008-9-12(3)

猜你喜欢

师范师范生职业技能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