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小尾寒羊泌乳影响的研究
2013-08-16温华梅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温华梅 曹 雷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母乳是分娩后母畜乳房产生的用作哺育仔畜的汁液,含有仔畜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母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和牛磺酸等营养物质,是新生仔畜出生初期最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母乳含有的脂肪,除了供给仔畜身体热量之外,母乳还含有丰富的钙和磷保证羔羊生长需要,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及保护羔羊免于感染及慢性病的发生。同时,羔羊吮奶又可以促进母羊子宫的收缩,减少分娩后出血量,利于母羊恢复,减少产科疾病的发生。但由于饲养管理因素,及小尾寒羊本身产仔数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养殖场小尾寒羊母羊分娩后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满足不了母乳喂养的需要,导致羔羊体质较弱,成活率低。尤其在当下羊的行情好,羔羊的成活率和健康倍受关注。笔者从2011~2012年,对潍坊周边几个羊场进行技术服务,利用中药与饲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理,以提高小尾寒羊泌乳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潍坊临朐某大养殖场经产母羊16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处理组I、处理组II,每组56例。3组母羊的年龄、体重、胎次、产仔数(3只)、出生羔羊体重等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 处理方法 3组母羊空怀、妊娠前期:母羊饲喂精料补充料250g;妊娠后期:饲喂精料补充料450g/d;哺乳期:每天饲喂精料补充料1200g。产后对母羊乳房进行热敷、按摩处理。对照组母羊除不用中药外其他饲养管理跟治疗组相同,处理组在产后3d,开始服用中药催乳,处理组I母羊服用中药成份:当归6g、川芎6g、花粉6g、王不留行9g、穿山甲9g、白芍6g、黄芪9g、通草6g、甘草4g。水煎候温服用,1济/d,连续3d。处理组II母羊服用中药成份:海带250g、猪油50g、炒川芎、当归、木通、王不留行各9g。将海带、猪油,加水煮烂,再在汤中加入上述药物,煎好去渣服用,1剂/d,连用3d。观察处理组母羊的泌乳量,乳汁分泌不足者,在15d后继续服用1个疗程。处理期为产后1个月,根据产后1个月的泌乳情况总结试验结果。
1.2.2 判定标准 (1)显效:乳汁充足,能够满足羔羊需要;(2)有效:乳房充盈,泌乳量显著增加,但不能完全满足羔羊需要,需要添加奶粉;(3)无效:乳汁分泌量少,羔羊基本依靠奶粉喂养。
2 结果
附表 产后1个月母泌乳情况
治疗组和对照组母羊产后1个月泌乳情况见附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来,经过中药和饲养管理,母羊的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I和处理组II的母羊经过1个月后,分别有35.71%和46.43%达到母乳喂养的条件,另外58.93%和41.07%的母羊泌乳量显著增加,在喂养的过程中添加部分奶粉,满足羔羊需要。对照组母羊经过1个月后,仅有10.71%的母羊达到母乳喂养条件,近一半的母羊泌乳无大的改观,基本依靠奶粉喂养。另外,中药使用后,母羊在产后第1个月泌乳量仍能够增加,混合喂养可能变成母乳喂养,而依靠奶粉喂养的母羊仍有可能通过处理,达到混合喂养的条件。单纯依靠饲养管理调理的母羊到产后第1个月,泌乳情况变化不大。
3 讨论
母乳是仔畜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母乳的分泌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羔羊的健康和发育。因此,增加泌乳量对母羊和羔羊均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对母羊泌乳不足的调理方法有很多,主要有通过饲养管理、乳房的按摩刺激、激素控制、中药调理等,其中利用中药调理母畜泌乳不足的研究有很多,中药成份种类多,笔者选用民间常用2种配方,研究其对母羊泌乳的影响,结果两种中药配方均能很好的促进母羊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很多中药都有下乳的作用,如木通、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等。养殖场,可结合本场情况,选择合适中药组方,结合饲养管理,增加泌乳量。
4 结论
利用中药和结合饲养管理的方法可以促进小尾寒羊的泌乳,提高羔羊成活率。是解决小尾寒羊产仔数多,相对泌乳量不足的临床问题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1]侯海锋, 任文社.中草药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及研发[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李垚, 单安山.绿色饲料添加剂—中草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饲料营养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3]陈小银.中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保健上的研究进展[J].畜禽业.2008.02.
[4]张淑云, 王忠红, 李德竹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J].河南畜牧兽医.2004.06.
[5]李苗云, 葛长荣.中草药饲用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的研究[J].饲料研究.2003.03.
[6]麻延峰, 王宏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奶牛产奶量效果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5.02.
[7]赵旭.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A].2010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