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丰盛公到三元梅园
2013-08-16撰文三三摄影邢铮
撰文_三三 摄影_邢铮
台基厂的午后很安静,行人三三两两走在路上。街口转左,那家黄白相间门脸儿的小店依旧掩映在大树后面。掀帘入内,一阵清甜的乳香扑鼻,一罐罐圆身小瓶就在面前的冷柜里整齐排列着,这就到了“三元梅园”。
自元朝建都北京之后,游牧民族便把奶制品带入京城。经过几百年的民族融合,酪也随之几经变化,逐渐形成两类:一类就是水酪,稀而不散,醇而鲜甜,夹带糟香,寻常人家消暑吃凉粉,大宅门里才能看到它;一类是干酪,甘沁凝脂微微泛黄,奶香浓郁,用来做奶卷、奶饽饽,热量极高,小小一块就饱腹。
酪曾是极高贵的食品,原为清宫中秘不外传的消暑甜品,适逢御赐,宫外之人才得以品尝。《红楼梦》有一回说元妃从宫中赐给宝玉一碗“糖蒸酥酪”,宝玉特意留了等袭人回来吃,后来被奶娘李嬷嬷托大吃掉,由此还闹出了一场风波。康乾盛世尚且如此,足见奶酪的身价不凡。
梅园乳品店的前世
比起欧美超市里的各式奶酪、黄油、大瓶的鲜奶,中国货架上的奶制品花样的确比较寡淡。再说东西方体质的确也存在差异,像外国人那样直接从冰箱里拿出冰牛奶来当饮料,我们觉得不对脾胃,也不易消化。不过若是做成酪,酸酸甜甜一小碗,盛在玻璃盏中,乳白凝脂胜似美人肌,酒香四溢,几勺下肚不但冷香绕舌,而且融彻心脾,这样的食法倒真契合了国人的秉性。
全中国只有北京才吃得到正儿八经的水酪,几十年前离开北平的梁实秋先生,在美国寓所照方试验过多次,却从未成功复制出能与之媲美的作品;台湾海峡对面的老北平们,提起奶酪,每每垂涎欲滴,数度撰文纪念。如今遍布京城的三元梅园店里,一碗不过数元的水酪,制作方法并不很困难,怎么会难倒一票老饕,隔空怀念这么多年?
做酪的老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十多家,眼见冰淇淋、酸梅汤当道的时代,酪渐渐式微,东安市场北门里吉祥戏院旁,悄悄开了一家名叫丰盛公的奶酪铺,重又吸引了穿梭在戏院间红男绿女的视线。它就是梅园乳品店的前身。
店主何子照是满族正黄旗人,脑筋聪慧。辛亥革命之后,当日靠吃皇粮度日的满清贵族还在自怨自艾时,他却在近郊开办了一个养牛场,通过亲戚的关系请到宫中御膳房的大师傅传授制作奶酪的秘笈。品质绝佳的奶酪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清室的遗老遗少,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大多成了何掌柜的常客,丰盛公俨然是当时的怀旧加时尚的去处。
街头甜品不比大馆子里的招牌菜,奶酪若不随时局改变,很容易被人们遗忘,何掌柜就深知这个道理,隔三差五总有鲜货。特制的松子仁酪,让梨园行大角逢演必喝,自言松子香让嗓音儿都平添几分仙气;白葡萄干酪,鹅黄衬玉,芳香中甜味愈浓,名媛天天差人来打包。因为丰盛公的火爆,老北京的胡同中才又重新听到卖酪的吆喝声:喝酪喂……
代代梅园人
上世纪70年代前,酪店一度几乎绝迹,直到名为梅园乳品店的奶酪铺重新归来。最初的两家店一处在米市大街金鱼胡同东面,另一处就是今日资格最老的台基厂新桥店。从外表看,它同三元梅园其他的门店没两样,推门走进,迎面柜台前挂着《都门杂咏》中说酪的竹板词,旁边的墙上有溥杰、侯宝林两位名仕的老照片,便知身份不同。
店长端出两碗水酪,吃一口就周身冰爽,午后困乏全消。她介绍说:“水酪最关键有三样,鲜奶、江米酒与糖。外地客人看到果冻状的水酪,总问是不是加了米粉,其实别说米粉,这酪中一滴水都没加。”
北京人吃的酪都是以中原黄牛或奶牛的乳汁制成,与秦川牛、牦牛不同,这种牛乳淡薄微甜,腥味最小。台基厂店每日售出几百份水酪,以新鲜牛奶为原料,用自酿的江米酒点一下,掺入砂糖经细罗过筛,然后放到烤箱里烤一小时左右,等到凝固后出锅,待彻底凉透,最后放在冰箱中冷却才算完成。看似简单的步骤,其中的技艺却很精妙,后厨孙师傅说,一般人很难在自家点奶酪。因为市面上很难买到未经稀释的鲜奶,当日产的更没有,制作过程中对于火候、动作把握要求也很高,不同温度下江米酒与糖投放的比例都不一样,这样做出的酪的甜度才能一致。
孙师傅一家两兄弟都供职于梅园,他们的同事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员工。客人进店,他们很少会像快餐店的服务生一样,大声问好,也不会对着你机械背诵一遍当日的特别推荐。柜台后的阿姨只会在客人举棋不定时,适时告知哪种是招牌,哪碗刚新鲜出炉。公司最常组织的活动就是技艺比赛,拼的是制酪做卷的技术,比的是眼明手快让客人口口新鲜。这块招牌不单纯是赖以生活的工作,更是大家心中珍贵的记忆存放地。
集约时代中的手工制作
随着梅园越来越兴旺,每日售卖总量很大,而三元集团却从未尝试过集约配送的方法。每家梅园都有后厨,奶酪每日两次现烤,江米酒是自己酿造的,比普通货色酿造时间久一些,成色与味道都更浓郁。店长很骄傲地说:“除了糖,我们几乎样样手做。”
水酪不能集约配送的原因还在于它娇贵的本性。水酪要求表面光滑,水乳交融,原本柔软的酪稍大力一些就散碎,根本无法批量运输;对于温度要求也很高,制成的酪如果冻住,化冻之后口感尽失,太热就会分离出乳清,一碗酪就变成两层了。
除了卖水酪之外,梅园还继承了丰盛公的特色,现做奶卷、奶饽饽和酪干。从工具到造型,样样都一丝不苟地继承传统。奶卷外厚厚一层奶脂是用牛奶结成的皮子,十斤奶仅产八两卷;做成如意卷造型,其中再加上细制的山楂、芝麻或豆沙、枣泥,叫鸳鸯馅。雪白的小瓷盘放上三寸来长、外白里红、温润如玉的奶卷,看着就赏心悦目。一入口,是浓郁得化不开的纯正奶香,而里面酸酸甜甜的山楂恰到好处地中和了味道。奶饽饽是用稍厚的奶皮子放在木质模子里,包上馅再磕出来,有方有圆,有梅花点子,有同心方胜,与奶卷搭配各具特色。这两样乳品在柜台中永远不超过三盒。“奶皮需要低温保存,长时间与馅料接触也会影响品质,我们前台出一盒,后厨才补一盒,永远不会一次都做完冰着慢慢卖。”
奶制品保值期很短暂,遇上挑剔的人甚至放了几个小时就会觉得有怪味,早年丰盛公的水酪与饽饽隔日绝不会再次售卖,但也不会浪费,全被做成了酪干。绛红色的酪干是最为浓缩的奶酪,既压秤又不出数,价钱相当贵,一个铺子一天也出不了一两斤酪干。虽然梅园现在不会用剩酪,不过台基厂的酪干依然物以稀为贵,若是能碰上小盒出售,不妨买来尝尝。
或许恬静、慵懒的北京已经慢慢退出视线,高楼华厦把四合院上空遮挡的严严实实,天棚肥狗胖丫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当回忆随时间的年轮一圈圈消逝,梅园奶酪店却不觉开遍全城。全市几十家分店,视线不远处总能看到那个红黄相间的招牌,大窗上挂着一排字样“源于宫廷,融入时尚”,这正是老字号历久弥新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