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技术”时代“微文化”背景中的“微电影”
2013-08-15丁晓霞
○王 妍 丁晓霞
自2005年胡戈调侃大片《无极》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该片被认为是微电影最早的雏形)在网络上引起一片哗然开始,电影短片成为网络影像传播的新贵。2010由凯迪拉克和中影集团合拍的广告片《一触即发》被称作是中国第一部微电影,这一年也由此被称为中国“微电影元年”。同年由中影集团策划的筷子兄弟拍摄的《老男孩儿》红遍网络,成为微电影的成功范例;而伴随着2011年第一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的举办、2012年我国首个微电影基金在北京宣布成立、以及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著名影星的加入,“微电影”已然成为大众草根和影视精英钟情的艺术形式,从非专业的“草根”拍摄,到明星、精英加入的专业化制作,微电影迅速成长为一种别具特色的影像艺术,近几年发展呈幂级增长态势。以网络技术为标志的“后技术”时代的到来,形成了以“微”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格局,“微文化”背景下的电影技术和电影创作以及影像传播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一方面网络技术使电影的影像经验全面超越文字经验,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电影艺术借助跨媒体的网络平台创造了电影史上“后技术”时代“微文化”背景下的“微电影”的独特景观。
一、“后技术”时代的“微电影”
有学者借用“后现代”一词,将“高科技成果的低智能掌握、高端技术工艺的低技能运用”为特征的技术时代称为“后技术”时代。①笔者认为,从科技发展史来看,依照“以科技成果和环境性事件的合作用作为划时代的事件”来为技术史分期,②那么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的运用,以及社会文化网络化迁徙的环境性事件,的确形成了技术的时代变革,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今以网络技术为平台的时代确可称为“后技术”时代。对电影艺术来说,“所谓‘后技术时代’主要是指传统的以感光胶片、摄影机械、化学洗印等方式制作和在影院银幕上放映的电影,正在逐渐被电脑数字技术制作的虚拟影像所取代,而且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整个艺术构思的一部分,甚至完全决定了整部电影的总体设计,电影的播出和观看方式也因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变得更具多样性和互动性”。③后技术时代技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操作的易用性和“傻瓜”化,改变了电影创作的内部生态结构,原本高端、专业的影视制作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电影爱好者所掌握、应用,他们既没有昂贵的技术装备也没有相关院校专业学习背景,无须经过特别的专业训练和学习,只要有表达的需要和创作的欲望,普通人也有机会成为电影艺术的创作者,他们的创作成为一道别样景观,被称为“草根”微电影。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导演卢卡斯就做过寓言:“最终会导致出现一个更为民主的制片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制作电影。要不了多久人们就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干电影这一行了。”④现如今这样的愿景已然实现,大众不再是艺术的接受者,而是逐渐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真正实现“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后技术时代信息的即时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模式,快节奏的模式要求信息的短小和快捷。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微电影正是符合这种需求的文化产品,它是影像的,信息直观化获取;它是短小的,短小便捷的微型视觉盛宴深受人们欢迎;它是网络的,读取不受时空局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网络视频平台成为微电影的艺术表达和传播渠道。2013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达到了5.64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达到3.72亿,较上年底增加了4653万人。⑤网络视频已成为人们主要的互联网应用之一,以优酷、爱奇艺、乐视为代表的各大门户网站竞争激烈,微电影的制作成本低、传播范围广等优点契合视频网站的竞争需求,此外微博、人人等社交媒体也加强了微电影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缘此微电影得到长足的发展,悄然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借助网络,微电影的魅力和威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现出来。
二、微电影之“微”特征
“微时(30秒-30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微规模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和“微播出平台”是学术界公认的微电影四微特征。⑥我们认为,如果把微电影仅仅定义为形制上的“微”电影,是对作为电影艺术的微电影的简单化解读。微电影虽“微”,但是它本身所具备的电影基本特质却一个也不少,并且微电影以其“微”特质体现了对院线电影的互补和超越。
1.参与的“微”门槛
微电影制作无需大规模投资、无需层层批审、无需专业背景等低门槛,使创作者的表达更加自由。电影在无数大大小小的技术创新中羽化成蝶,摄影机、蒙太奇、电影特技这三大技术创新所营构的技术体系,不仅逼真地再现现实世界,而且逼真地创造出超真实的仿像世界。⑦如今以网络平台为背景的三网融合的“后技术”时代,使电影不再是一门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艺术,更多平民百姓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同动辄投资过亿的大电影相比,微电影投资成本大幅度降低,人们可以用照相机、手机拍摄微电影。许多视频网站比如爱奇艺自制的娱乐节目便是出自佳能5DMARKⅡ这款公认的微电影拍摄机器。由于它成本低、体积小、画质清晰深受电影爱好者喜爱。曾有徐州“草根”只用215元便完成一部作品。此外软件技术的升级换代和交互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剪辑技术的成熟,这一切都让微电影成为新的诠释生活的载体。“草根化”是微电影区别于传统电影的关键因素,有人说“草根”的胜利是新媒体技术的胜利,艺术殿堂上卑微的“草根”也获得了参与的平等机会。同传统电影复杂的拍摄程序和审查制度相比,少了诸多条文束缚的微电影彰显了新时代的活力,吸引了众多新锐导演和大牌明星的参与,比如由李冰冰主演的《闺蜜》、徐铮编剧并主演的《一部佳作的诞生》都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反响,而2012年底,知名导演张元的《床上关系》作为国内首部网络贺岁大片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首周点击量超过《老男孩》成为网络电影新标杆。与自上而下的精英创作相比,更多的参与者是自下而上的“草根”,著名导演王小帅在接受采访时说:“短片是年轻人上手的最好方式,因为它有着和长片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并且能让创作团队放弃商业压力,长片会面临投资的压力,不会让你随便去玩、去探索。”的确,微电影的形式给国内年轻、资历尚浅很难在大电影上有一席之地的导演、演员提供了自由创作、展示自我的空间,此外由于微电影没有电影的商业票房压力,更有助于创作者专心致志地投入艺术创作。这也正是微电影的意义和魅力所在。
2.叙事的“微”结构
通常电影主题宏大,运用的影像元素复杂,社会意蕴深厚。微电影也更注重叙事内涵,它通过碎片化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注重个体话语的表达和艺术的生活化。⑧微电影大多展现现实生活,表现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体验,它叙事语言精炼、节奏明快、主题单一,符合碎片化传播时代情感宣泄和个性化传播需求。优酷出品的“美好2012”系列大师作品是微电影中的典范,著名导演顾长卫的《龙头》以三位作家闲聊为主线,通过穿插各色人物生活状态表现当下中国现状、许鞍华的《我的路》讲述变性人家庭生活的无奈与困窘、蔡明亮的《行者》表现僧人在繁华忙碌的香港中的一天、金泰勇《你何止美丽》是对父子关系的探讨,四部作品均在自己的风格上有所创新,这四部微电影画面简洁、叙事语言精练,他们把镜头聚焦在生活中看似普通的人和事,出场人物少,情节简单,但是却在有限的时空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
3.风格的“微”表现
数字电影为了达到绚丽的视觉效果通常采用大场面、大远景,给人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剪辑节奏适合观众在影院的观影需求。同注重视觉享受的院线电影相比,微电影时间短、成本低,受手机、电脑屏幕分辨率以及网速的局限,多采用近景和特写,节奏较快,剪辑率比电影更为频繁,适合小屏幕受众观赏。人们在电影院里的时间毕竟是很少的,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将人们的生活时间分割成块块碎片,难得有大段的时间享受华丽的视觉盛宴,而微电影短小精悍,它聚焦细节、设置空白,善于抓住生活中我们极易忽视的闪光点折射世间百态,通过象征、留白等艺术手法营造意蕴深远的诗的意境。例如城市微电影《岸边的记忆》一改城市宣传片固定的拍摄模式,将唯美的爱情故事同武汉城市文化融为一体,男女主人公带领观众领略武汉特色风情和红色遗迹,浪漫温馨的画面缓缓铺开,感动之余是对这座城市幸福的记忆。与此相同的还有韩国旅游观光微电影《一天》,剧中以女剧作家为中心讲述众多人在一天发生的故事,以韩国的著名景点首尔、釜山等地为故事背景。该剧华丽的阵容、感性的视觉美在亚洲及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再次掀起韩流热潮。微电影虽是新起之秀,但是正是它的“新”、“微”赋予其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表现内容,形成有别于电影的独一无二的魅力。
4.主题的“微”而“显”
微电影的创作者多为热爱电影、思想前卫、追求自由的年轻导演,他们立足于现实生活,以生动、幽默搞笑的方式把看似平凡的故事展现给网友,同时不失深度、发人深省。微电影的“微”降低电影这门艺术的创作门槛,以更加平常的姿态走近观众。当代的受众主体是80后、90后,他们也是网民群体的主力军,时事热点、共同的情感经历是这一群体关注的焦点,因此,日常化的“微主题”的挖掘很容易与他们产生共鸣。例如由黄渤创作的微电影《2B青年的不醉人生》(2012)在网络上备受关注,该片被定义为“一镜到底的实验微电影”,讲述了一个醉酒青年在KTV经历的各种离奇事件,《2B青年的不醉人生》是微电影在创作手段、表现手法上的新探索,在创造高点击率的同时,也给微电影带来新的创作理念。由搜狐卫视打造,黄渤执导的另一部微电影《特殊服务》(2012)讲述的是金融危机社会背景下,男主角事业失败在酒店企图自杀,在服用安眠药之际,女主角错乱登场,性格豪爽幽默的女主人公以自己坎坷的遭遇和经历感动男主角从而放弃自杀、重新面对生活。其表层元素是酒店、特殊服务、自杀,其深层共鸣则是不同阶层的人面对的生存压力,光鲜亮丽的老板也有人性不堪一击、脆弱的一面,工作卑微的小人物也有强大美好的内心。《特殊服务》剧情、演员表演都很接地气,三日内点击率超500万,该片也因此获得了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手机电影节“年度最佳网络微电影”和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微电影大赛“最佳创意奖”。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微电影是草根情感流露和讽刺现实的平台,也成为艺术创作者角逐的舞台,它无意于追求视觉奇观与华丽包装,但却根植于现实生活,紧紧抓住了受众的情绪与情感。
三、“微文化”时代“微电影”的传播
“后技术”时代造就了“微文化”时代。“微文化”时代是媒介传播史上前所未有的多维传播时代,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微时代”的独特标志。微小说、微电影已成为当代人“微”生活的一部分。微电影的长足发展得益于网络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微文化传播环境。
1.互动创造的影像艺术
后技术时代微文化背景中,传播者与受众的主客体界限已模糊,受众不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让观众决定故事情节、人物命运。互动性为微电影注入新的活力,微电影所具有的新型艺术形式改变了传统电影固定银幕的物理空间,观众可以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成为参与电影影像制作与传播的主体。互动性贯穿影片的制作、发行及放映,这种自主之心迎合了年轻人精神需求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网络的匿名性赋予网友评论自由,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可以在线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不受时空限制,网友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心声得以彻底释放与宣泄,无形中扩大了微电影的影响力,在关注与评论中得到广泛传播。通过网友的多维度评论,创作者和接受者均会有所感悟,长此以往有利于微电影的健康发展。总之,新媒体的技术特性,让微电影的拍摄和传播与观众紧密相连,这种互动交流既反映社会现实,又丰富了微电影的内容和形式。电影学者胡克认为,微电影的创作、制作、放映、传播自成一个系统,而且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其中参与者是动态的,并不固定。而千千万万人的参与聚合,等于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电影业和电影圈。⑨
2.受众主导的影像传播
后技术时代,数字技术及网络媒体的发展让电影逐渐大众化,3G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手机电视等移动媒体的普及,让全新的互联网视听生活弥漫在我们周围。据相关统计截至2012年中国在线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9亿,互联网上百分之七十的用户都在看网络视频,2012年上半年人均单日看视频时长35分28秒。技术的发展为微电影大众化传播提供物质基础,众所周知,微电影的群体主要以70后、80后为主,而这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方面他们非常了解网络媒体技术,另一方面这种即时自主的传播方式更吸引他们创作自己的作品,特别是年轻导演。个体价值观表达、情感诉求是微电影发展的人文基础。小人物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通过影像真实地进入大众视野,吸引更多人在网络互动中观看、讨论微电影,提升了社会对影视行业的关注。后技术时代的艺术是神奇的也是平凡的,平凡之处在于艺术已与大众密不可分,大众不仅“欣赏艺术”而且还创作艺术、传播艺术。⑩
3.跨媒体平台的影像化生存
同传统电影的剧院式放映相比,微电影的传播载体更为丰富。互联网中,微电影的放映媒介主要集中在视频网站、微博等社交媒体。Vimeo是国外知名的微电影分享平台,以高质量的微电影视频和专业的微电影教学视频在全球广受欢迎。“爱奇鱼”和“V电影”是目前国内比较大的专业微电影门户网站,它汇聚了影评人、微电影剧本,通过对不同作品进行分类然后推荐优秀的微电影,同时不断分享全球最好的微电影,这种专业网站既为观众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又鼓励创作者拍出更为优秀的作品。此外移动电视、智能手机,ipad等多媒体移动终端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而且其“短”、“频”、“快”的特性将电影这门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全新的视觉体验一“触”即得。据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上一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相对于大银幕,这种微缩影像更符合当下信息碎片化传播的需求,因此手机网民逐年增加。在这样的虚拟社区环境中,网民均可获得表达自我、互动交流的权利。数字技术的普及、移动媒体终端等的出现,使微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满足了受众的观影、表现自我等多维需求。
四、结语
在“后技术”“微文化”时代,微电影方兴未艾,但是在未来发展道路上也将面临各种问题:1、活力与压力并存。作为传统电影同网络媒体的综合体,微电影的活力显而易见,但是压力随之而来,微电影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传统电影和电视的高压态势,因为传统电影电视有着精良的设备和丰富的制作经验,微电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2、在同质化中寻求创新。当下微电影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内容新颖、制作独特的凤毛麟角,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甚至有些微电影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吸引观众眼球,标题内容极为低俗,这是微电影发展中的负效应。3、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平衡。微电影诞生的那天起便和商业营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的投资大多来自广告商的赞助,在艺术创作上难免受到限制,这需要权衡商业和艺术的平衡关系,否则过度硬性植入广告只能沦为广告的附属品。微电影是后技术时代的独特景观,也是“微文化”时代人们的精神养料,它秉承着电影的精髓也彰显着独特的魅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推移,它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生机无限?也许,正如马尔库塞指出的,“只有将理性与艺术汇聚一起,构建新的理性”,将“理性的功能与艺术的功能会聚在一起”,才有可能走出困境,“走向后技术理性时代”。[11]在技术与艺术、传播与受众、虚拟与现实之间,微电影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握电影的本质。
①林炎《后技术时代的文化传播》,《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②杨德才《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5期。
③金丹元,李淼《对后技术时代电影艺术“泛美学”化趋向之反思》,《电影艺术》,2010年第6期。
④ [美]奥汉年《数字化电影制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⑥李科《试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电影评介》,2012年第8期。
⑦王妍、郭琛《视觉文化传播中的数字电影仿像景观》,《文艺评论》2012年第7期。
⑧张成良《网络电影:草根文化的视觉狂欢》,《电影评介》,2007年第6期。
⑨王一川、胡克、吴冠平、沙丹、叶航、云飞扬《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当代电影》,2012年第6期。
⑩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11]张成岗《从意识形态批判到“后技术理性”建构——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理论的现代性诠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