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学习角色
2013-08-15浦城县第二中学
◎浦城县第二中学 朱 红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们,即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总是处于缺氧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因素种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抽象且深奥,学生往往抱怨“思想政治课的话题太空,离我们生活太远”,厌学情绪严重,导致教师难以将学科的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更难以完成学科思想的渗透与形成。这不得不引起教师们重视与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我们知道教学是双向的互动过程,以往教师们大都从自身角度去研究反思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记得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是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我进行两年的课题研究与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最大的收获是感觉学生还需要培养应有的角色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学生的学习角色的转变进行探讨。
一、激发兴趣,从被动到主动
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都要有个重新认识。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课堂的主角,而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学生应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课堂教学中的演员,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这种被动学习的情形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所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去改变学生的这种被动学习的角色,着力培养学生适应主动学习的角色。但是主动学习往往要涉及观察、调查、思考、讨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有的学生就可能因为这种“麻烦”而不愿意接受这种学习角色。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该如何处理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有热情,有激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调动得起来。浓厚的兴趣意味着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研讨,将学生好奇心、兴趣转变为持续的学习动机。因此,要让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潜力,教师首先应在教学导入和教学过程中巧用生活中熟悉的材料,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创设情境,并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目标的实践活动,并参与学习评价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其中包括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开展《乡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融合》小课题研究中,我就注意引导学生从被动角色向主动角色转变。众所周知,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乡土文化,对于有关家乡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说、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感情。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有一定的好奇和好感,他们一般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文化,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将原来枯燥的知识在生活中重现,就会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热烈,激活了思维火花和求知欲望。师生交流活跃,每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对家乡的爱恋之情油然而生,并激发了学生振兴家乡之志,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离开扶手,从依赖到自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郭沫若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代替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很多学生已习惯于静听,被动接受所谓的标准答案,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惰性很强,一步也离不开教师。这种依赖学习的角色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厌烦情绪泛滥,提高教学效果也势必成为空谈。因此,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所谓自主学习就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负起更大的责任,构建自己完整的人格。当然,如果认为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下,教师可以退出教学舞台,那就错了。自主学习改变的是学生对老师的过度依赖,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自主地开垦学习田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绝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角色。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人,不再象以往那样依赖教师的教学,迷信教师的权威,而是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生这个主体的充分参与,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高中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企业的经营”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学家厉以宁讲的新“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案例,大意是:三座庙,离河都较远。第一座庙三个和尚商量分三段挑水,一同协作把水挑满;第二座庙老和尚立个新规矩,水挑多少与饭菜数量挂钩,三人你追我赶把水挑满;第三座庙三个和尚采用竹子做成输水管道,把缸里的水装满。而后引导学生结合案例紧扣教学主题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探究。有了情景和问题,教师就应当把问题生成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离开老师这只扶手,尝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教师针对学生自主探究情况进行适当的反馈,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依赖为自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效益,同时也增强师生互信互动的推进。
三、众人划桨,从孤立到合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力量大,讲究的是众人的科学配合,成效显著。合作学习犹如众人拾柴、众人划桨,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学习探究问题过程中的互相分工、互相配合和互相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反对的是搞个人英雄主义、单枪匹马式的孤立学习。过去传统型的孤立学习方式强调自我,不注意和其他同学的合作,忽视集体的力量,不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入合作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要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积极主动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会有耐心地、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倾听中发现他人与自己的观点的异同,在发现异同后形成疑问,针对形成的疑问相互辩论,在辩论中发现真理,相互取长补短。教师要在组织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中,设法让每一个学习合作者的角色活跃起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共进。教师要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置身于集体学习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使每一个学生的认识都得到升华。
例如:在高中教材必修三《文化生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学习的内容较好理解,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并在课前给每一小组分配一个学习任务:第一小组负责收集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典故、格言、名言;第二小组负责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小组负责编制本课练习题;第四小组负责举例说明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分工后,各小组积极投入到紧张而又有秩序的合作学习中,而后由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学习效果,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合作学习,能促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形成,能让学生在多向互动学习活动中,不断贡献自己的学习资源,同时不断分享伙伴们的智慧和经验,进而产生了更高的学习要求,生成更多的学习成果。
作为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深深感受到:如果学生处在被动、依赖、孤立的学习角色,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便走在空洞教学的怪圈中,学生便滞留在厌学的阴影里,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转变学生的学习角色势在必行。应当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政治课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