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高中美术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2013-08-15南安国光中学刘识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校本新课程

◎南安国光中学 刘识芳

新课程实验对我们的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显得尤其重要。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延伸美术课堂是农村高中美术教师努力的方向。所以,以提升实质的审美能力为出发点,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这是农村高中美术教学的必由之路。闽南的农村民风淳朴,地方资源十分丰富,蕴藏在农村的许多传统文化为我们开展美术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要通过有效的利用与开发农村资源,使之有更多的美术附加值,进而丰富美术课堂,拓宽美术领域。

尽管上述方向清晰,但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农村校开展美术课程实验的难处:1.学生情况,有的学生在初中没有上过美术课,或被其它学科占用,或美术老师不够重视。2.地理条件,地处农村,就南安而言,乡镇不如市区,市区不如泉州,学生接触美术作品的几率极低,比如说展览。3.高考现状,美术学科不能挤占高考学科的时间,只能在课堂内进行,有些美术课余作业无法完成。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农村美术教育的不同之外,以最小的代价促进课堂的变革,大胆推动理念及教学、教研的转变。

一、构筑更为宽泛、丰富的美术课堂模式及师生互动方式

我校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在课堂上作了大量的尝试,按照新《课标》的精神及课本中的要求,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合作的鉴赏活动过程,唤起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平常事物的关注,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懂得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艺术和世界,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美术课堂师生互动形式的教学案例。比如“我是谁”高一新生自我介绍课,让学生用独特的图文方式设计自已的姓名,然后在班级介绍,让老师和同学记住他(她),不仅加深了新同学的相互认识,也让美术老师更亲近每一位学生。还有“我眼中的自己”,让学生自画像,然后由其他同学辨认,让学生间增进感情及互动。“我拼我精彩”服装设计课,让学生找报刊、杂志或其它材料制作拼贴,用实物投影仪投放,学生解说作业,不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还提高的自我表现力,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又易于操作的课型,也是几年来我们比较成熟的常态课。

二、不断摸索具有时代性、本土化的美术研究性学习

我校在2006年8月份举办了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指导讲座,其中,美术学科的电视讲座从视觉感知能力、视觉思维能力、视觉表达能力、选题等方面系统介绍。在这期间,我校美术组教师一直在探索“研究性学习”如何融入高中美术课堂,并不断地进行实践。因为,单纯的美术欣赏活动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深入一个学习领域,才会对某些美术门类有更深的体验和认识。我们深知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可以在多方面弥补课堂教学的许多不足,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题的开发,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时代内容相融合,增加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使美术教育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比较成功的案例是《闽南民居建筑风格研究》,教师通过利用校外的一些古大厝,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进行实际考察,从而在对现实的关注下加深对美术社会价值的理解。学生通过调查对问题作出回答,不仅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且促使学生完全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研究,并且要完成学校的《综合实践手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记录表,加上老师的评价及学分认定。

三、努力尝试富有国光特色、亲近自然的美术校本课程

除了研究性学习之外,我们还重视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美术组开发了一个《国光风景速写》案例,是校园环境资源利用的典型,当把学生的作品展览出来的时候,引起了学校老师、学生的赞赏和讨论,校本课程居然能做得这么美。可以看出校本资源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热情,是因为贴近学生生活,蕴涵情感因素,课堂形式多样、新颖,作业内容实用、体现价值。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对校本资源开发利用时,降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难度和要求,把学习艺术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升到艺术的学习层面,注重学生参与程度与过程的表现,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与学生的认知,情意和能力相适应。

四、以课题为依托,深化和巩固高中美术教研的成果

我们注重以课题的形式,把新课程实验以来美术教学成果理论化并巩固下来,所申报的课题《高中艺术研究性学习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在2006年9月通过泉州市教科所立项;2008年6月通过中期检查;2009年5月顺利通过结题验收,这是美术组第一次做课题,我们认为很成功。这个过程中,美术组教师深入学习和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研究性学习及校本课程,并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案例。同时,注重联系教学实践,把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途径,对农村的高中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多项成果在市级研讨会交流,并发表于CN刊物上,有借鉴推广的作用。“名师引领进入角色、同伴互助智慧共享、立足反思扎实研究”是成功的窍门。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一是全面地整合学校的艺术研究性学习及校本课程资源。二是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外的各种艺术教学资源并形成模式。三是“合作·探究”的艺术活动过程改变了师生的思维方式。所以,此课题获得我校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及福建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本课题。

五、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及处理与其它高考学科的关系

通过新课程以来的美术教学实践使教师们形成了这样的认识:课标是大纲、课本是工具、学生是主体。因此,我们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强化课标的纲领性,淡化课本的权威性。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落实新课标为终极目标来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把握课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与运用教材。有取有舍、有轻有重、“节外生枝”、“移花接木”、取长补短等手段,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处理教材的有益尝试,让课本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常常会用出新意来,用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来。如果按照教材内容,不考虑学校、学生实际,没有取舍,不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内容及模式,美术课也会了无情趣的。

新课程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便是素质教育的的具体体现,同时,也要求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中有适当的活动,所以,美术组老师会布置课后作业,比如说“COSPLAY”课、辩论课等,这都需要有学生课后的充分准备,必定会占用到一些高考学科的时间,所以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还有就是要同其它学科的老师多交流,因为这也是强调学科渗透及综合。所以,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问题1:美术是学生紧张文化学习之后的状态调整吗?问题2:把观摩课、展示课转变为常态课,化难为简,可以让全体学生乐于接受,又不占用其文化学习的时间。这一点能不能做到?问题3:如何在美术课上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或者是跨学科综合?

总之,我校美术教育是结合校情,学情开发符合审美教育规律的课程,都是常态课,也都是公开课,不但乡土气息浓厚,有的还很前卫。当然,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美术教育、教学、教研已处于良性循环,虽然不是高考科目,但已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更离不开美术这样一个既能提高学生素养又能在实用功能方面发挥作用的学科。

猜你喜欢

研究性校本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