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缺失及补救措施

2013-08-15孙帮根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孙帮根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发展的阶段,国际金融、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输出、国际物流、技术引进、涉外合同、保险等活动日益频繁,所以对于既具有优秀的英语翻译能力同时又精通商务专业知识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1]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 (ESP),它既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又是英语的一个功能性变体。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 Brieger(1997)提出了“商务英语范畴”理论,即“商务英语应包括语言知识 (language knowledge)、交际职能 (communication skills)、专业知识(professional content)、管理职能 (management skills)以及文化背景(cultural awareness)等核心内容”[2]101。因而,商务英语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商务英语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词汇包含大量专业术语以及缩略词汇等。2)商务英语文体正式、措辞严谨、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多见拉丁语派生词,大量使用古词语以及新生的商务英语术语。3)商务英语的礼貌性,尤其见于国际商务函电中。4)商务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化负载性。

商务英语翻译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翻译的综合应用,更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与情感交流过程,因而具有其独特性。美国语言学家 Kramsch(1998:3)指出 “Language expresses cultural reality.Language embodies cultural reality.Language symbolizes cultural reality.”(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可见,不同的种族渊源、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必然导致不同的文化习俗、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政治信仰以及宗教信仰等。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商务文化渗透、跨越文化障碍和避免文化冲突,这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应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二、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缺失

通过多年从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目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文化修养缺失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综合水平较低,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贫乏,语法知识缺陷,读写能力偏差,语言文化背景缺失。我国高职教育的“职业”倾向严重,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独立性,重点主要放在商务方面,对英语基础知识不够重视,忽视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学生缺乏阅读博览的习惯,对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学习中西传统文化兴趣冷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英美文化等基础能力课程普遍不重视,因而造成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欠缺,严重影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翻译能力的有效进行。

2.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缺失

近年来,高职院校一味追求教师学历结构的优化,商务英语教师虽是科班出身,但绝大多数不是研究跨文化交际方向的,他们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对跨文化交际概念不很熟悉,所执教的课程也不是英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另外,商务英语翻译缺乏“双师”教师,他们大部分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企业和公司商务翻译实践或经验,更谈不上对商务翻译实践中跨文化能力的体会了。

3.商务英语翻译教材文化缺失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的教材众多,但大多数要么侧重于翻译理论,章节内容信息过旧、缺乏知识更新,要么过多侧重商务实际,偏重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商务广告和商务说明书等商务语篇的翻译。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仍沿用普通高校或自考教材或由教师自编的讲义或使用与学生实际水平、所学专业不配套的教材。上述教材的一个共同缺陷就是文化缺失,主要表现在教材中缺乏跨文化交际专题知识,课后或书后又缺乏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阅读扩展或翻译练习。

三、高职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3]11结合高职商务英语翻译的培养目标,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除了传授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外,我们应侧重于传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因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习语翻译”、“商标、商号翻译”和“广告翻译”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关注如下方面的中西文化差异:

1.对事物认识存在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权利和吉祥,凡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是褒义词。但对于西方人而言,龙(dragon)是一种奇形怪状、口中喷火的邪恶怪物,因为《圣经》中恶魔撒旦(Satan)被认为是 “the great dragon”。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亚洲四小龙”和“金龙”(汽车)分别被翻译为 “Four Asian Tigers”和 “King Long”了。此外,“金鸡”商标被译为 “Gooden Rooster”而不是 “Golden Cock”,是因为 “cock”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另外,英国人不喜欢大象;伊斯兰教国家禁忌猪;日本人忌讳荷花和狐狸;法国、比利时人禁忌核桃、孔雀和菊花;意大利和西班牙人忌菊花;北非一些国家忌讳狗的图案等,这些都是一个翻译者必须要熟知的文化事实。[4]

2.对颜色认识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 (red)常与喜庆、欢乐等联系在一起,而《圣经》中关于“叛徒犹大被吊死于一棵开着红花的树”的故事使得西方人因此对于红色产生禁忌。西方人侧重于将白色 (white)看重为纯洁、纯真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则与不幸、恐怖、丧事等联系在一起。中国文化中,黄色 (yellow)除了象征“王权、王室、皇家”还有“污浊、淫秽”之意,而在西方文化中并无此意。蓝色 (blue)在英美文化中常意味着“忧郁、伤感”,所以要避免将“蓝天”商标译为 “blue sky”。绿色 (green),在西方文化中与嫉妒、缺乏经验等有关。

3.对数字认识存在文化差异

受西方宗教的影响,“7”是一个吉利数字,无论是从“七大美德”、“七大圣礼”到“七大守护神”还是圣母玛利亚的七大喜和七大悲,西方人对“七”都情有独钟,这相似于中国人对于数字 “8”的热爱[5]。例如:英文商标 “Mild Seven”被译为“万事发”,“7-Up”被译为“七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特别看重数字“9”,因为它与“久”谐音,蕴含“天长地久”之意。数字“13”在西方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为它与《圣经》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另外,数字“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撒旦。据说,每个世纪第一个6年的6月6日魔鬼撒旦能量便会大爆发,世界末日随即会到来。

此外,古希腊、罗马神话对于西方的文化以及商标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商标名称就源自于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例如:体育品牌Nike(耐克)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Apollo(阿波罗),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美男子的化身;Daphne(达芙妮),古希腊神话中的露水女神,阿波罗的初恋情人;Venus(维纳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爱情的偶像和保护神等等。

四、高职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缺失的补救

针对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缺失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症的补救措施:

1.针对学生文化修养的缺失问题

首先,各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确立一个适合本校学生商务英语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设置独立的跨文化课程,如西方文化入门、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中西企业文化对比等;此外,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和观看有关西方文化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从而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在翻译实践时,在与西方人士的交往中,就可以自觉避免文化冲突,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翻译活动。

2.针对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问题

首先,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非跨文化交际方向商务英语教师的文化培训,可以派送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也可以定期邀请高校知名跨文化交际专家前来授课并指导翻译教学。此外,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做到“每堂课必讲文化”。另外,各院校一定要把“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与培养提到重要日程,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到相关企业和公司进行实践锻炼,真正在实际操作中发展跨文化翻译的意识和能力。

3.针对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的文化缺失问题

首先,在选教材时,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科书,教师一定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择其长,避其短,取其精华,选择出适合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实际、能够体现 “知识性和应用性”、以翻译实践为主、辅以适量的理论与翻译技巧、侧重用中西文化差异来解释翻译技巧、通过商务语篇的翻译来归纳翻译技巧、既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又能提高商务英语的翻译水平的好教材。当然,教师可以选订某一本相对较理想的教材,结合自己学生和授课实际,选讲其中较好的章节,另外可以增补自编的负载跨文化交际内容的个性讲义,这是笔者多年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

多年来,笔者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坚持在每堂课前给学生补充《英美文化入门常识》,主要涉及《圣经》文化、古希腊罗马神话、英美习语文化、英美商标文化、中西文化差异、中西企业文化差异、英美文化禁忌等内容,效果很好。

五、结束语

总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决不能孤立于跨文化交际行为之外。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更全面、更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在商务环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翻译能力。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上,我们应侧重传授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加强对高文化负载性的商务广告、商标、商号等商务语篇翻译的探索和实践。在课外,我们要鼓励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阅读,不断积累和扩大个人的跨文化视野,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由于本人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有限,对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翻译的研究尚比较肤浅,本研究课题还有待于更多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去做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亚兰.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5).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