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环境中服务社会化研究

2013-08-15孟芳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3期
关键词:社会化图书馆资源

□文/孟芳芳

(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 河南·郑州)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基本上都是高校内的教职工及在校生,但从性质上看高校图书馆仍属于公共物品,其馆舍建筑、资源购置、人员工资和业务工作所需经费大多都是通过国家拨款而来的,而国家拨款又大都是纳税所获取的。而且随着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公众提出公共图书馆数量太少,资源贫乏,远不能满足广大社会群体的需求,随着新兴媒介的增多,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手段也相应增多,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也成了众目所向。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反对与支持论证

(一)持反对意见者大多来自高校,他们认为: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教学辅助机构,为教学科研服务是其根本的任务,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的使用上,毫无疑问是有优先权的,如果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就难以保证师生员工的优先使用权,可能导致大学图书馆自身资源相对不足,相对减少大学生对图书馆空间的使用效率。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可能给学校师生的使用带来不便,无法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和正常秩序外,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以后,将会面临种种管理隐患,如图书借阅管理、图书馆基础设施管理,社会闲杂人员还可能涉及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安全管理等等问题。对于为社会读者服务而带来的经费的增加由谁支付,也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赞同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扩展其发展空间的唯一途径,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力,提高图书馆员良好素质的途径之一;读者和用户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动力,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可利用有利条件为社会为自己创益,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职责;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学校科研成果和社会产业的转化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三)在实践中,国外一些高校图书馆几十年前就走入社会,像美国的公立大学图书馆、英国、德国等国大学图书馆都向市民开放。早在1988年,广东省五邑大学图书馆就向校外200名公民发放借阅证,开展了社会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面向社区或街道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文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并努力拓宽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的联系渠道,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面向临近的社区、街道开放阅览室、捐赠图书、进行专题文化和人文社科方面的宣传和展览等,并结合自身特色,积极与有关行业或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优势

(一)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高校的建设和运作经费,除了学生缴纳的学费外,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其馆舍物件与书籍及数据库电子读物,由学校列支也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高校图书馆作为承载人类文明进步知识的信息载体,拥有大量宝贵的资源,如书刊、电子书刊、数据库等,这些资源可以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资源采用不同的为社会服务的模式,这在法理上奠定了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基础,社会公众有权获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

(二)文献信息资源优势。物资和能源都会因使用率的增加而减少,信息资源反而会因共享而成本降低。高校图书馆现有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需要寻求一个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域。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系统、完整、实用,馆藏文献类型丰富。馆藏资源门类齐全,数量庞大,学科结构合理,具备了系统性、专业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的优点。

(三)人力资源优势。社会信息需求日益增长,但又缺乏充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人员作保障,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信息资源机构为其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正好可以充当这一角色。高校图书馆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优势可以方便地进入社会信息服务市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四)技术和服务设施优势。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普遍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引进了全文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等数据库,建设了馆藏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与引进的电子资源一起,在校园网上运行,实行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对外信息服务是一项崭新的工作。一方面它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采用先进的技术,按照通用的标准要求进行建设,让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既能适应高校的教学和科研需求,又能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它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进入社会。由于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组成部分,其投资主体为高校,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在校教职工及学生提供服务,服务社会化后其运作成本、管理难度都大大增大,是否实行有偿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核定等都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缺少国家政策支持,没有赋予其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是法规没规定,图书馆行业条块分割,学校缺乏开放的配套政策,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社会方面的捐赠,其回报社会对外开放的意识淡薄。

(三)显性投入与隐性回报的问题。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显性投资,它所带来的回报则是隐性的,相当长时间看不到回报,但是整个社会公民素质提升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高校图书馆应在政府和高校领导层的支持下,建立对外服务的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和服务承诺,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保证对外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质量,协调有条件的图书馆整合优质资源,走共建共享的道路。

(四)高校图书馆在对社会读者提供文献资源借阅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是在进行馆藏资源借阅、复制、检索和咨询等工作时,往往会与知识产权尤其是其中的著作权保护的有偿性和限定性产生矛盾。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数字图书馆在提供信息资源和利用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都严重地阻碍了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进展,信息资源共享代表的是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代表权利人的个体利益。图书馆在实现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对矛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策略和途径

(一)学习国内外经验,制定完善的社会读者管理体制。英国大学图书馆在本校学生毕业后借书证不收回,而是转成社会读者借阅证。这些毕业生是社会需求的体现者,是高校图书馆对外宣传的重要资源。国内外图书馆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借鉴,并加以创新,创建出一套既弘扬传统图书馆思想精髓,又符合“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共识的社会读者管理体制。

(二)实现梯度推进与导入Corporate Identity。依据经济学“梯度推进理论”,研究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控制途径,使高梯度地区率先开展创新模式,然后逐步向低梯度地区推进,最后达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各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条件具备的可以先走一步,试行局部社会化服务,例如,限定开放的原则与服务对象并且慢慢扩大化。

Corporate Identity是通过对企业视觉形象的标准化、规范化设计,给公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利于实现信息传播的高效率,使得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图书馆中运用CI战略,也就是通过对图书馆的风格、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乃至图书馆的广告、标志、吉祥物等的精心设计布置,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建立区域内图书馆联盟,共享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当今社会信息资源极其丰富,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完全拥有这些资源,也就很难满足各类图书的需求,因此构建馆际协作体系,建立“高等院校数字资源整合共享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各个高校可以将中外文文献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统一检索,这样既能扩大图书馆馆藏的使用范围,又能缓解图书馆经费紧缺的压力;既能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又能使文献资源获取效益最大化。通过加强馆际合作,各种文献资料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电子资源的共享,大大扩充了单一图书馆的馆藏。

(四)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建设高校图书馆。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建设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模式的有力措施,它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联合外部建设资金,弥补高校图书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联合技术力量和设备,建设适应社会化需求的服务体系;三是引进外部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可以由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员、企业专家、行业协会专家及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人员组成联合参考咨询队伍,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由相应领域的参考咨询员和专家协同完成。

五、结束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弘扬图书馆精神、树立社会化服务理念、因地制宜地服务社会、多借鉴和学习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经验,以解决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方波.从图书馆精神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兼与否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者商榷.图书馆建设,2012.1.

[2]刘勇敏,孙海双.政府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责任.图书馆建设,2012.7.

[3]姜舒畅,韩秀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探析.技术与市场,2012.7.

[4]张利芸.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扩展服务的思考.农业网络信息,2012.5.

猜你喜欢

社会化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