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我国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研究

2013-08-15申寸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3期
关键词:遗产税税制税率

□文/申寸娜

(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 河北·石家庄)

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中20%的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210.55 元、8,774.06 元,相差5.38倍;农村居民中20%的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6,783.06元、2,000.51 元,相差8.39 倍;同时,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中20%最高收入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20%最低收入者人均收入的23.6 倍。由此可得出,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结论,同时也可以看出,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是高于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的。

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国际上的一般情况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人均GDP3,000 美元的时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不应超过2.1。2011年我国的人均GDP 为5,431.8 美元,已经远远超过了3,000 美元,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却为3.1,且近几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指数均在3.2 左右,这也同样可以得出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结论。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还有住房、医疗等福利补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可能会更大。

(二)居民收入差距总水平过高。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测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大小。其值在0 和1 之间,越接近0 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2 以下为高度平均状态,0.2~0.3 为相对平均,0.3~0.4 为正常,0.4 以上标识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就属于社会动乱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状态。我国1989年的基尼系数为0.349,1994年的基尼系数为0.436,一直到2011年的0.477,已经严重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 的标准。由此可得出,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总水平过高,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

(三)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基础、民族习俗、自然环境等差异很大的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极度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本来就有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的一些不平衡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人均GDP 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地区差别在总体上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度扩大。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跟所处的行业有很大的关系,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程度不一样,一般是,一些垄断性行业、新兴行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我国收入较高的行业主要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金融业等,收入较低的一般为农、林、牧、渔业。1978年收入最高和收入最低的职工人均收入绝对差距为458 元,2003年扩大为13,890 元,2004年为27,377元,2011 进一步扩大到61,640 元;1995年收入最高的和收入最低的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比为2.23∶1,2000年上升到2.63∶1,2004年扩大为4.60∶1,2011年略有下降,但仍然高达4.17∶1。由此可见,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呈现扩大的趋势。

二、我国收入分配中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税制结构不合理。税制结构与收入分配差距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税制结构,尤其是主体税种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税收制度在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方向和程度。一般而言,间接税具有累退性,直接税具有累进性。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其中主要是以增值税为主,辅之以消费税和营业税。近几年来,我国的流转税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2011年这一比重仍然高达52.87%;所得税大部分占税收收入总额的25.43%,其中个人所得税的比重仅占7%;财产税及其他税种所占比重只有21.7%。流转税本质上是为了促进我国的资源有效配置,但由于税额过大,在税收总额中占据的比例过高,再加上其具有一定的累退性,不仅起不到缓和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作用,反而会扩大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

(二)个人所得税制度不合理。个人所得税是西方大多数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税种,并且以累进税制实现纵向公平的效果也最直接,但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为:

1、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不合理。个人所得税税率中边际税率最高的是工资、薪金所得,为45%,且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距多,最高税率也过高,而对一些资本财产性所得采用比例税率,比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采用20%的比例税率,形成了把征税重点放在低收入人群的工资、薪金中,对一些高收入者缺乏征税力度,在实际执行中也难以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

2、征税模式不合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分项扣除、分类定率的征税模式,这样的模式虽然课征简单,能够降低征税成本,但是容易造成纳税人税负不公平。取得同等收入的居民可能会因为来源不同而导致所纳税多少不同,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个人相对少纳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集中的相对多纳税。

3、费用扣除方式不合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未考虑到纳税人的家庭总收入、赡养老人、住房、教育等方面,没有综合考虑成本费用、生机费用和个人的具体负担。同时,多种个人所得是按此纳税,导致同一笔所得,通过改变取得收入的次数,不但使扣除额发生改变,而且可以调整其适用的效率,使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发生改变。因此,来源多、收入高的人往往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从而造成违背税收纵向公平原则的现象。

(三)财产税调解不力,遗产税与赠与税缺位。财产税本质上是维持公平的,它调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收入的再调节,促进公平,缩小贫富差距,重点征税对象是富人。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财产税由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构成,财产税税收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征税范围窄、税负轻、税收收入少、税种单一等问题,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我国遗产税、赠与税的长期缺位,使税收对居民财富的调节一直处于真空状态。

(四)社会保障制度待完善。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是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生活水平的手段,是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一种补救。根据相关规定,我国社会保险资金是通过收费的形式筹集的,这种筹资方式在实际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分散,征收成本较大,征收率不高,对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等方面。不仅导致了一些地区的保险费欠缴,也使得有限的保险费收入部分用于专门征收机构的开支和人员费用,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导致难以满足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需要。这就使得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既难以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也难以实现效率的目标,效率与公平难以相互兼顾。

三、优化我国税收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税制结构。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主要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发挥其保障财政收入的功能,有其合理性。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它影响了税收公平收入分配功能的正常发挥。只有逐步提高直接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即提高所得税比重,适当降低流转税比重,并保持一定的税制弹性,增强税收的“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功能,力求从多渠道缓解收入差距矛盾,最终通过税制的内部协调性和外部适应性来实现税收调节目标。

(二)深化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

1、调整优化税率结构。对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项目应借鉴国际经验,采用5 级累进税率,最高边际税率降低至30%。对于劳动所得、资本所得、偶然所得要区别对待,劳动所得的税率必须要低于资本所得、偶然所得的税率。即应提高股息、红利、财产转让、租赁、特许权使用费以及偶然所得等非劳动性收入的税率。

2、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鉴于目前我国的征管手段相对落后,公民的纳税意识较为淡薄,个人信息系统不完善等客观现实,直接将分类制改为综合制可能会存在加剧税源失控、税收流失等问题,且具体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较现实的是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按照不同所得进行合理的分类,属于投资性的、无费用扣除的所得采用分类征收,对于通过劳动所得的报酬和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采用综合征收。

3、确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扣除费用标准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在统一各地费用扣除标准的基础上,坚持实行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并适当考虑纳税人的自然状况、生计、赡养老人、婚姻等情况,避免各地自行规定不同的扣除标准,人为造成不合理情况。做到相同收入家庭纳相同的税,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社会政策目标。

(三)完善我国财产税制

1、完善现行的财产税。一是拓宽现行房产税的课征范围,取消原有对个人非经营用住房的免税政策,将个人住房纳入征税范围,并将其课征分为扩大到农村的非住宅和非农业用房屋;二是继续完善车船税,车船税的征税范围是依法应当在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未将飞机、火车、地铁等列举在内,应扩大其征税范围。

2、适时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政策目标是通过对人们财富存量的调节,来防止财富过度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人所得税的不足,从而实现促进社会公平。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高收入者和高财富所有者持续增加,遗产税和赠与税有了潜在的税源。借鉴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国际经验,建议采取“先税后分”的方式适时开征遗产税,为了避免纳税人通过生前赠与规避遗产税,同时开征赠与税,科学设计、合理配合,缩小个人收入差距。

(四)逐步实现社会保障费改税,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开征的税,并在一些国家已成为第一大税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结构性改革使下岗失业人员日益增多,必须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有较快的增长。与此同时,应加快社会保障“费改税”的进程,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机制,从根本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权利,防止贫困问题加剧,实现社会公平。

[1]刘传宝.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建议[J].税务研究,2011.1.

[2]崔军.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制度安排[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沈伟.沈扬扬.调整个人收入差距与促进社会公平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2012.

猜你喜欢

遗产税税制税率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锐词
近期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
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思考
新税制来了 今后咋淘洋货?
从黑水城文献看西夏榷场税率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正义价值论——以代际公平理论为视角
我国遗产税的开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