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说的新语境分析: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例
2013-08-15刘彪
刘 彪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热潮的袭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升温,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与此同时,各地民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由此引起了民俗文化的起源地之争,如,梁祝传说起源地之争,黄梅戏起源地之争。作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也未能幸免。争牛郎织女“落户”该地的主要有:山西和顺,山东沂源,陕西西安,河北邢台,河南安阳,甘肃西和,江苏太仓,湖北郧西等地。
牛郎织女传说与孟姜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白蛇传传说并称我国四大传说。在当代,牛郎织女传承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革命在当代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主义盟主地位也被后现代主义所取代,这集中体现为对传统精英文化的消解,大众化,通俗化受到重视。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如何更好让传说传承下去,无疑是民俗保护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议题。
一、牛郎织女传说的历史语境
现知牛郎织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此后,牛郎织女由星宿名称人格化为人的名字,由星宿崇拜发展为民间故事,并与毛衣女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董永故事相混杂出现变体,在漫长历史传承中基本情节逐渐定型。
中国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是个体农耕经济,其主要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具有保守性,牛郎织女传说就是在这种土壤上生长起来的。由于受时代语境的限制,光电技术尚未成为传播媒介,牛郎织女传说在民间长期以口耳相授的故事,如,《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象山县故事歌谣谚语卷》记载的《牛郎织女》[1];歌谣,如,《中国地方歌谣集成·陕西卷》记载的《天河隔》[2];戏曲,如,豫剧《天河配》[3];民间仪式,如,乞巧,手工艺,如,剪纸等形式广为流传。而历代的文人墨客以其神来之笔,在诗、词、小说中加以表现,流传下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这样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以及像《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这样的小说。民间与官方这两套传承系统又相互借鉴,互为补充。
牛郎织女传说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主要发挥的是民俗的传统功能。如,调节功能,即“通过娱乐、渲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与心理得到调适。”[4]人们把听牛郎织女传说,作为日常生活娱乐活动的补充,在繁忙的农事劳作之余,得到了心理的放松,忘却劳累得到快乐,而牛郎织女敢于违抗伦理观念,追求婚姻自由与幸福,更是对封建包办婚姻造成的不幸的宣泄,有学者指出,“劳动人们一心想从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奴役下解放出来,但在当时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只有从幻想中求解放。”[5]实际上所说的也是这种具有宣泄、释放效果的调节功能;教化功能,即“民俗在人类的个体社会化和文化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6]牛郎织女传说所体现的知荣辱,明善恶的教化功能,无疑是对人们思想上的一次教育,对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牛郎织女传说在很早以前就传到周边的国家,如韩国,菲律宾,日本,而且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始于1886年法国人M.De Groot的研究,现代以来,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承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二、牛郎织女传说的现代语境
克莱德·M·伍兹在其《文化变迁》一书中认为:“变迁是所有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中的一种永存的现象。”[“4]变迁一般是由社会文化环境或自然环境的改变引起的。”[4]
上世纪中后期起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加速,不仅改变了物质世界,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时空观念等人们认识和看待世界的观念。在生活中,我们也能真切体会到了这种变化。电脑、电视、影碟机、录音机走进千家万户,大众的娱乐消遣方式多样化;手机、高速列车方便了人与人的联系,原来的“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时空观念被颠覆;照相机、摄像机更为生动记载历史,保存历史瞬间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新的语境下,高科技一方面为牛郎织女传说的保存和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人们通过画面和声音,真实记录了牛郎织女故事,戏剧,歌谣等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的现况,这更具有真实性与可信度,也便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另一方面,又对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集中表现为传统民俗功能的弱化和丧失。如今,电视剧、电影等现代表现形式综合采用声、光、电技术,深受大众追捧,而听故事,看戏曲等传统遭受“冷遇”,往昔的戏班一来,万人空巷的声势一去不复返。大众更乐于用集画面、声音于一体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寻求内心的释放。现代化媒体制作的节目,有意无意所传达出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渗透进大众的思想,使得利用传统方式体现出的教化功能不再突出,加之民间艺人传承的断代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切都反映出:牛郎织女传说传承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刘德龙在《关于当前“民俗热”的冷思考》中深刻指出:
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导致许多民俗事象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工业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使传统民俗文化存在的基础不断被弱化。传统民俗文化产生和流传于漫长的农耕文化社会环境之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和传承下来。但是随着自己自足的农耕文明逐渐被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取代,农村市场化、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传统民俗文化的存在基础不断弱化。生活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出现了从所未有的危机,使在此基础上孕育生成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链条面临断裂的危险。[5]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与世界各国各种交流日益密切,中华民族的主体价值观念也在全球化进程中彰显。进入21世纪,中国不只是技术、人员、物资的输出国,而且更加注重自己文化价值观念的输出,孔子学院数量不断增加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外国人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与之相应,国内的“国学热”,表明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重新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0月到11月间举行的举行的155次大会,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从全球视野,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政府也在这种浪潮中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从2003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到2011年2月16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5年韩国端午祭祀申遗成功,200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研究,提出可能更换中国“龙”的图腾,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针灸穴位国际标准》,99%的穴位采用了韩国的定位,这些关于民俗的焦点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足见民俗意识在民众心中的唤醒。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思潮的蔓延,无疑也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文化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兴起于二战之后,在我国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达到高潮,“后现代主义张扬一种‘文化批评’精神,力图打破形而上学的中心性、总体性观念,而个倡导综合性、无主导性的文化哲学。后现代性的显著标志是:反乌托邦、反历史决定论、反体系性、反本质主义、反意义确定性,提倡多元主义、世俗化、历史偶然性、非体系性、语言游戏、意义不确定性。”[6]后现代主义体现为对于传统的解构,是对西方近代笛卡尔以来逻各斯中心的反叛与消解,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被摧毁,提倡多元形式下的差异表现,“这种解构精神很快和我国90年代的文化语境结合起来,成为我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热的一个主要原因。”“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精神,意味着以一种新的目光关注世界存在。”[7]后现代主义的新目光,由现代主义关注的精英变为平民大众,精英文化变为通俗文化,历史的高度被削平,权力话语不复存在。
在后现代语境中,人们重新发掘被现代主义压抑的通俗文化。作为我国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也在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启了我国保护民间传说的先河。2008年1月24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认山东省沂源县、陕西省长安县、山西省和顺县为第一批保护地。2006年7月30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河北省邢台市为“中国七夕爱情文化之乡”,2006年12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山西省和顺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7年8月15日,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山东省沂源县为“牛郎织女传说之乡”。
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牛郎织女传说促成的“乞巧”、“七夕节”等民俗活动以新面貌闪亮登场。在牛郎织女传说地之一的山西省和顺县流传的“乞巧”习俗被每年仲夏举办的文化旅游节——中国乞巧布艺节所遮盖。而山东省沂源县七夕情人节期间,举办“鹊桥相会、七夕有约”相亲大会、集体婚礼、情歌对唱、“天河配”吕剧演出等活动。河北省邢台市在“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天河山,举行爱情文化节。节日期间除了举行集体婚礼,还有织布技能大赛等活动。各地在传承牛郎织女传说的同时,无不粘附进去新的内容,对原有的民俗进行了重新解释。“重新解释是传播的另一个特点,文化特质和丛体完全按照其原初面貌传递的情形很少。它们通常要经过在形式、功能和(或者)意义上的改变,以适应接受一方文化的特殊需要。”[4]形式上,采用现代舞蹈,音乐,动画,电视剧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借助的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乞巧”、“七夕节”等民俗活动,并与旅游挂钩,举办相亲大会,乞巧技能大赛等活动。功能上,突出的是娱乐功能,在七夕节期间大搞文艺活动,娱乐狂欢。
三、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反思及未来构想
既然文化变迁是各个时代都存在的现象,“在整个民俗系统的变迁过程中,变化的仅是民俗的外表及事象,始终不变的是人类的生存需求和心理需求。”[8]我们就要承认文化变迁的事实,尊重人们的需求心理,与时俱进,谨慎地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事象进行重组和改造,合理增删,使其保留原有文化内蕴的同时焕发出时代光彩,以便更好地传承下去,留给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政府与民间的关系
保护牛郎织女在内的传说故事,不只是政府或民间团体事,而是大家共同的而有区别的责任与义务。政府应与民间加强互动,形成合力,共同保护,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应该按照《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目标、方针、原则有效开展。
(二)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古人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种道与器的关系正好体现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需要一些文化精英来思辨我们的宇宙、国家和社会、人文道德,但真正贯彻实践到我们民族——国家精神的应该是广大群众。”[9]为此,我们要把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协调统一,加强二者之间的交流,推动牛郎织女传说的未来传承。
(三)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经济逐渐回暖,人们将旅游作为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文化旅游成为带动牛郎织女文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地充分挖掘牛郎织女传说的人文内涵,通过开发旅游产品,再现古代民俗等活动及举办学术研讨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牛郎织女传说的作用,但要警惕把开发变质变味,将“世俗”变为“庸俗”,这样不仅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更不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合理开发以激发传播活力,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教育与传承的关系
要想使牛郎织女传说更好地传承,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时下的教育依旧是精英式的书本教育,而中小学课本对于民间口头文学又关注甚少,课堂与民间文化的互动由于多种原因,微乎其微,民间传承人也存在“人去艺亡”的传承断代现象,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五)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的冲突的一个表现便是,西方既有的强势文化与本土社会的有着自我意识觉醒的文化之间的冲突。时下,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不断地影响着年轻的一代,且不说外国故事书,几乎成为每一个家庭的育儿“圣经”,就连西方的节日在经过商家炒作之后,成为年轻人的“狂欢节”,相比之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受到冷遇,就连最重要的“春节”,许多人不由发出年味渐淡的感慨。
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的文化正与我国传统文化争夺年轻的一代,威胁到国家的文化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当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0]在牛郎织女传承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加强文化的输出,坚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1] 陈建宪.试论民俗的功能[J] .民俗研究,1993,(2):9-10.
[2] 罗永麟.试论牛郎织女[A] .叶涛,韩国祥,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卷[C]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7.
[3] 陈建宪.试论民俗的功能[J] .民俗研究,1993,(2):8.
[4] [美] M克莱德·M·伍兹,何瑞福.文化变迁[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3,22,38.
[5] 刘德龙.关于当前民俗热的冷思考[J] .民俗研究,2007,(4):67.
[6]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87.
[7] 江腊生.后现代主义踪迹与文学本土化研究[M] .济南:齐鲁出版社,2009:14.
[8] 詹娜.变与不变:辽东山区村落民俗变迁与俗制厘定——兼论民俗的本质[J] .民俗研究,2009,(3):133.
[9] 刘铁梁.民间传说的当代人文意义[J] .民俗研究,2009,(3):41.
[10]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1-0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