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控加工专业课程设置的整合与优化

2013-08-15张海伟

河北职业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岗位设置加工

张海伟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加工制造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对数控加工类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也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职院校都加强了数控加工类专业的建设,加快了教学改革步伐,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集中体现在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在于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文章以天津职业大学数控加工专业为例,探讨高职数控加工专业课程设置整合优化的主要依据、基本准则、优化步骤以及有效途径。

一、课程设置整合优化的缘由

高职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要取得更快的发展,必须重视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矛盾,对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改革,具体原因有:

1.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步。经济体制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升级,科学技术的进步,给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由于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科技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高职课程设置不能一劳永逸。

2.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对高职课程设置产生重大影响。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其课程改革理念已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调整。

3.我国的高职课程设置面临的挑战还相当严峻,为应对这些挑战,消除高职课程设置中的种种障碍和问题,进行课程设置优化研究,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又能分步到位、由点及面地促进高职课程的发展和完善。

4.我国高职院校中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不同的高职院校并不相同,并且同一院校的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知识点技能点也存在重复与遗漏的现象。以天津市部分高职院校的数控加工专业为例,天津职业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并不相同。

结合以上原因,必须对高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而高职课程设置优化正是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课程设置优化依据及原则

针对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结合课程开发、设置的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基础,明确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和原则。

1.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是课程设置优化的总要求和总依据。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人才培养目标是选择和编制课程的根本依据和最终目的。课程门类的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由培养目标的素质结构和逻辑结构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促进课程结构不断改革。同时,能否满足学生就业需要是评价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的基本依据。

2.课程设置优化原则

结合课程设置优化依据,课程设置优化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原则,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顾及学生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处理好稳定与更新的关系、通才和专才的关系,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三、优化整合具体步骤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岗位人才”、“职业人”和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甚至是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人”,必须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观。而过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源于本科教育,基于学科完整。学习目标与职业教育不符,学习的应用性不强,学校里学的东西很多在工作中用不上,而且学生也不感兴趣。因此制定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源于企业,源于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形成高技能人才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3.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课程体系形成

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针对性。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课程。首先,在天津及周边地区的机电行业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就业岗位及核心能力的广泛调研,了解机械行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工作过程、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取得机电专业就业岗位及核心能力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确定教学改革思路,制定更加贴近就业市场的课程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与基础。

4.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方法。在第二课堂中,完成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第二技能培训、专业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教育内容。虽然教学时数不计入教学计划,但有第二课堂学习的学分要求,取不到相应学分不能毕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锻炼机会,促进全面发展。

5.毕业环节

毕业环节是对三年学习的检验与考核,是对学习的综合评价。但是要考核的是知识应用能力,必须突出应用,强调做。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由指导教师结合岗位确定课题。可以是内容详实的实习总结,也可以是对自己岗位的工艺或设备等的改进方案或分析,或是在岗位上独立完成的加工产品及工艺分析。对于岗位已定,但在毕业后才上岗的学生,可在实训中心实习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零件的全部加工和工艺设计。在毕业环节中,教师必须下企业,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这个环节提高学生顶岗的实际工作能力,密切与企业的联系,为职业教育探索更好的模式,为校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6.改进评价方法,推行全面素质评价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多方位考察、多元化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每门课程实施态度、知识、技能、素养多维度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四、结束语

经过示范校的几年建设,我们已基本整合理顺了数控加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提出了优化整合课程设置的原则和相关的措施,制订了科学的教学计划,改革了课程体系内容,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促进了新型高素质数控加工人才的培养。

[1] 李强.职业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利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龚雯.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开发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岗位设置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