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传统对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的启示
2013-08-15章咏秋
章咏秋
(黄山学院 思政部,安徽 黄山245041)
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对象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作为一种终极价值目标,信仰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最终依托,是时代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学生作为最有发展潜力、负载着时代发展希望的一个群体,其信仰状况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而且对未来社会的制度建构和文化选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现实中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如“理想缺失”、“价值错位”、“信仰冷漠”等已经在大学生中出现,部分大学生对信仰的理解和价值观的选择产生异化,感情寄托和精神归宿产生了移位,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开始信仰宗教。
如何解决大学生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问题,这是政府和学界都极为关注的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过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学者们主要从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丰富信仰教育的内容和创新信仰教育的途径方法这三个方面着手探寻如何提高思政课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如颜吾佴、荆学民认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方法是 “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信仰教育的政治性与公共性相结合”;[1]梅萍提出了倡导国家主导信仰、生成主体的理性思维,涵化个体的生命情感、确立科学的幸福观等创新信仰教育的路径;[2]卢旭、林文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并对大学生加强哲学引导和宗教教育,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3]等。
在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中灌输儒家德育方法的优秀内容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儒家德育的优秀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它具有适应现实的功能,其中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主要是社会规范的熏染和潜移默化,以及对人的道德教育没有明显的理性和感性的对立等,这些都可以对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关注生活体验,谋求认知和体验相结合
(一)儒家德育思想中的道德体验和效仿
儒家认为学的目的是为了“识事明理”,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人们的“识事明理”能力要靠体验。在中国古代,“学”和“悟”本来就是相通的。东汉学者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解释道,“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就是说,学就是觉悟,而悟是用心去体验。
1.体验具有自我意识的性质,是和自我相关联的
“悟”字即是我的心,自我即悟之主体。儒家认为,“道不远人”(《中庸》)、“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体验的这种自我性质,在根本上决定了其首先是一种个体的认知体验,包括个体对外物的体验以及对自我的体验。儒家不仅推崇人能静观山川大地、江河湖海、一草一木、一牲一物内蕴的勃勃生机,从万事万物欣欣向荣、竞生竞长中体认那天地宇宙的仁爱之心,而且个体对日常实践中人和事以及对这些人和事之中蕴含的道德理念更应有所体验,由此反观人自身,启发自我之内在品德。
2.儒家的体验是一种感性领悟和理性认知的相互统一
儒家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在孔子看来,美德只有在学习中才能获得,任何一种德性不通过学都不能得以完善。可是,仅仅掌握道德知识还不足以形成崇高的道德境界,因为在本质上道德规范并不是干涩的教条,它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渗透于一切关系之中。只有当个人融合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对道德规范包含的源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的体验,从而加深对规范的理解。
3.自我体验必须将体验主体“置身局中”
这样才能将对象之间于一定情境中的关系和自己产生关联,并领悟到自己应当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当下的体验会引起体验者对过去生活阅历和意识中积淀的理性反思。
4.体验是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积累得越多,认知越深刻
儒家文化发展史中,孔子是创始人,孟子被尊为亚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汉武帝时期确立了文化的官方统治地位,朱熹是理学宗师,这几个人的学识、修养、理论观点都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日益精辟的。
(二)信仰教育中的体验型学习方式
传统儒者认为体验的目的是为了学会识事明理,学会做人,说明教育不在知识的简单增加。大学信仰教育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其切实提高自身价值观,必须强调体验的实际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实际调查,了解到有一些学生认为高校的思政课对自己的信仰选择作用不大,在被问及原因时,这些学生多数选择了教学内容空洞、对实际生活没有帮助和对教学内容缺乏实践体验。有学生坦言思想政治教育会因为部分内容的不切实际而没有吸引力,他们转而追求强调“至真至美至善”境界的宗教,认为宗教信仰更为简单、纯粹、真实。这说明以灌输式为主的教育方式只是施教者的一种行为,因缺乏受教育者主体的参与,至多只能迫使其做什么,不做什么,说什么,不说什么,而不能强制人们想什么,不想什么,或者只能暂时改变人们的行为,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观念。因为学生对规则的遵守不是出于内心的需要,而是外界的压力,当然就缺乏行为自觉性和行为主体的责任感。中国近现代以来,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意识到“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的弊端,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强调“行知”思想。陶行知说:”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在实际生活里问津的人必须要破除成见”;“行是知之始,要求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来源,闻知和说知必须安根在亲知里方能产生效力”;“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生活体验思想。其精神实质就是使体验者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经验体验,并将其概括化、内化为稳定的个体特征,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那么结合儒家的“学为体悟”,针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
1.应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入手
了解其在日常实践中所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是有疑问、有困惑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思想矛盾,使其能够正确地理解社会现象,作出正确地判断。有的教师上课时为了避开被诘问,往往避实就虚,从大处着眼,进行抽象的教育,对学生关心和急于了解的现实问题避而不谈,下课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这样的思政课是毫无效率可言的,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信仰的选择是不利的。因此,教育者应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其在实践生活中对理论和原则的真实体验,对其正确的意识进行鼓励,不正确的想法进行引导和纠正。
2.应创造和丰富能让体验者置身其中的各种关系和情境,引起体验者丰富的实践体验
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受,事实证明这一方法切实有效。因为受教育者总是在主体所参与的实际情境中接受影响的,作为教育理论的外部因素只有成为学生的体验对象时,才能显示出其意义和作用,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中。所以教育者应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思想感情等因素,从而引导其接触生活实践中的各种影响,并创设情境使其体验实践关系,促使其提高判断能力。大学生的时间大多数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校园空间,为学生创造在实践中体验积极情感的契机,并引导其走进社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使其了解大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其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学会形成正确的理性判断,从而能够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支流,正确认识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增强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二、学思并重,坚持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修养相结合
(一)儒家的学思并重
儒家一贯提倡学思并重,这是对主体能动性的充分肯定。
1.儒家指出,学以成德
其所认为的具有“仁且智”的理想人格的圣贤,就是由学而进由学而得的。就连以传承文王之道为已任的孔子都承认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只不过是“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而已。 显然,孔子的根本精神是宣扬教育和学习对于人品高低具有决定作用。其提倡的“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等都表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儒家学者还认为,具体美德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意思是说,追求仁德而不好学,就可能被愚所蒙蔽,因为你不学习就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仁,什么是似仁的“愚”;所知虽多,可是却泛泛没掌握根本;讲信义却容易被人所利用;性格直爽却说话尖刻,容易刺伤人;勇敢胆大却容易闯祸;做事刚直却容易任意妄为。正因为如此,孔子将“笃信好学”作为自己终身的准则。
儒家不仅提倡好学,而且学习必须广泛。博学之义,便是广泛地学习各种相关知识。古人认为,博学的直接效果是开阔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的思考趋于深刻而细密,从而可以在复杂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些规律,这就是古人说的博以反约。如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荀子也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儒家不仅强调“学”,而且注重“思”,主张学和思结合起来
“思”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活动,是修养的重要一环,其包括对所学内容的伦理思考和对自己言行的自我检查。为了阐明“思”的范围,孔子提出了“九思”的基本原则,其指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这即是要求思考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孔子又说:“见贤思齐者,见不贤而自省也”(《论语·里仁》)。这是说,看到贤人,应该考虑向其看齐,遇到不贤者,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其类似的错误。如果通过深思,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符合道德要求的,那就应该持之以恒。
(二)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修养相结合
虽然儒家提倡学思并重的修养方法有不少的封建糟粕,可是其将学和思结合起来,体现了“仁智”统一的理性主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识的内在规律,是值得称道的。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于中学生和社会青年,其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可是发展不成熟,智力水平迅速提高可是主观片面性较大,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可是相对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抉择时,其很容易因为缺乏主观理性的引导而迷失方向,这也是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中反映出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样一些道德诫律: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因而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它的约束力量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尤需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这是一种认识误区,说明很多学生不了解宗教大部分时间是为当权的统治阶级所服务的。另外,“宗教狂热、宗教骚乱、宗教迫害、宗教战争”等名词,都代表了宗教的负面形象。
还有部分大学生在入党与宗教信仰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当被问及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有无冲突时,有21%的人认为有冲突,而79%的人认为没有冲突;还有48%的人认为共产党员可以信教,14%的人认为无所谓,只有38%的人认为共产党员是不能信教的。①可见,一些大学生只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却不知道这一政策不适用于共产党员。这反映出了部分大学生在入党与宗教信仰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更有甚者,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还有部分人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重视理论修养,特别是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更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认识意识问题和现实问题,面对宗教活动,面对西方思潮的传播,往往因好奇而追捧、效仿,自觉和不自觉地偏离了正确信仰的发展轨道,使信仰的选择与确定出现失误。
可见,个体要形成正确的判断标准,作出对社会现象的合理评价,树立正确的信仰,都需要理论化的社会原则和规范 的指导。而且大学生的个性和自身素质的各个方面,包括信仰都还有很强的可塑性。社会规范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为其提供了正确的模仿时空,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个体行为程序的重组。当然模仿重组不可能完全改变人的素质结构,可是其毕竟给了社会和文明更可靠的基础。一个成年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的行为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
针对这些特点,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因势利导和知识传递的作用,并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明辨能力,使其具有拒绝假丑恶,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和本领,从而使其实现理性的自觉认同调整,将有关的伦理规范,使政治理论变为个体素质的有机组成因素和个体的个性倾向性,并指导个体的实践行为。这样大学生在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就可以具备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成为社会群体的和谐成员,并进一步自觉地以社会规范指导自身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信仰。
然而仅仅进行理论传递和教育引导还是不够的,我们更应当注意积极提高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价值引导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条件,而非教育过程产生变革的本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的本质是学习主体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中不断主动地改造自己,实现人格的提升。只有学生自身才是自我认知结构的积极建构者,任何外来的影响只有通过其认知结构的过滤才能发挥作用,所以等待装载的心理和灌进道德洞穴中的方法,是不能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的。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要克服学生学而不思的坏习惯,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大学的信仰教育应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社会规范为基础,而这一学习应是创见性的学习,即融入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融入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正确信仰的树立中。
三、重视身教,坚持人格直觉和理性启迪的有机结合
(一)儒家的身教示范
儒家尤其重视身教示范。孔子认为,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其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敦敢不正。 ”(《论语·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论语·子路》)
身教示范作用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礼记·学记》中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是说,教师使人尊重,知识、义理才能使人尊重。荀子曾经在《荀子·修养》中提出:“师以身为正仪”的命题,点明了教师身教的崇高责任。历代的儒学家都尊崇这一理论。董仲舒说,善为师者,道德高尚,行为严谨。朱熹的话最为典型,“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是正人之恶”。(《四书集注·大学注》)这是说,作为教育者,只有自己有善念,才能要求别人立善行,只有自己没有恶习,才有资格帮助别人纠正恶习。张行简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检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岸然也。”(《啸孙轩攒存·塾中琐言·端品》)这些都具体地表述了为师必须具备端正的品行。
(二)人格直觉和理性启迪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师德注重严以律己、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其有关言论,除了“君”、“人主”及某些历史的概念和用语外,所论及的教育运作模式,对今天的师德修养和教育实践,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身教示范作为一种教育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约束和激励,以其自身形象和素质引导受教育者,为理论内容的灌输增加正面的范例和积极的影响,使大学生确立合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部分大学生对宗教有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如基督徒的“爱”和“施”对于大学生来说,就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感召。所以教育,尤其是思政课信仰教育,绝对不能采取生吞硬剥的方法,要讲究教育规律和艺术,做到以德服人,以情感人,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通过爱人、敬人达到团结人、教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做到政治坚定,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勇于探索,以满腔热情从事教育工作,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才是教书育人的真正境界。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师灌输给学生的是理论和规范,因此自身的知识必须广博。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王充更加深刻地指出:“儒生不能知汉事,世之愚蔽人也。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古今不知,称师如何。”(《论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内容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教师的知识面狭窄,理论理解不够深刻,知识结构不能时时更新,那么其对学生的知识渗透力是非常羞涩的。一个博学广闻、知识丰富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有一种知识引导的影响力,能使学生产生学知识的兴趣。思政课的教师对知识的补充是多方面的,如补充综合性知识,教师只有在知识上融会贯通,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关注前沿性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知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知识,如分析所教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挖掘和拓展教材中学生易产生疑问的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重视教材知识的实际应用。做到这几个方面,教师就能够晓古通今,博采众长,学生就能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教育的效果自然大大增强。
教师必须事事由己做起,说到做到,起模范作用。在此基础上,督促、规范弟子的性情、品质,注重学文和践行的一致,培养全面的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思政课信仰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规范的传递和准则的认可。实践证明,教师的品格和行为会对学生的素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满足于当“教书匠”,而应成为学生立身做人的楷模。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职业道德之外,还应该在公德、私德和人格方面,有良好的素质和较高的水平。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自己要信奉,而且应当身体力行地付诸实践。假如自己讲的,连自己都不信奉,更不实行,那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学生呢?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笔者在黄山学院做的一份调查问卷。
[1]颜吾佴,荆学民.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思索[J].高校理论战线,2002(11).
[2]梅萍.论生命的信仰与德育的使命[J].教育评论,2006(2).
[3]卢旭,林文远.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探索,2009(11).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