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报信访工作者胜任特征探析
2013-08-15王川
王 川
(长沙晚报社,湖南 长沙 410016)
党报信访工作者是党报信访活动的主体,是代表报社甚或党委和政府吸纳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处理群众信访事项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党报信访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也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威望与声誉。
与政府其他部门的信访工作者一样,党报信访工作者要胜任党报信访工作,需具备的条件很多,如政治理论修养、分析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等等。但报纸作为新闻媒体,报社作为新闻机构,其自身特点又决定了党报信访工作较之行政、纪检、司法等部门的信访工作更具独特性,从而对党报信访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为特殊的要求。笔者认为,作为党报信访工作者的胜任特征,最重要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
一、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指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能够觉察公众需要,并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意识。
强调服务意识,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党报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反映群众呼声,为民排忧解难,是党报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般来说,到报社诉求的信访人大多是曾经找过其他部门,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彻底解决的重复上访、多头上访的老上访户。由于政策原因、公职人员素质原因以及诉求人自身原因等,这些信访人多年的诉求无法或者没有得到合理满意地解决。在四处碰壁、求助无门的无奈之下,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他们来到报社,希望通过媒体曝光,“向社会讨一个公道”。这些在上访路上遭受了许多风雨坎坷的信访人,此时的情绪往往是饱含委屈、无助、悲观甚至绝望,走向另一极端则是行为表现乖张甚至偏激。在此情境下,信访工作者热情主动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的服务就是耐心、细致地倾听来访者的诉说,了解他们的处境,找到问题的症结;站在信访人的立场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共同探讨并引导信访人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出口,提出 “解难”的意见,力求做到 “物不足而理应说透,事不成而心要尽到”。相反,仅仅简单以 “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这样冷冰冰的制度语言把信访人使往他处、拒之门外,就容易把群众推向对立面甚至激化矛盾,也不符合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在工作中可以依赖,积极履行岗位责任,勇于承担工作职责和任务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责任意识虽然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等外部因素予以强化,但作为党报信访工作者的胜任特征,更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品质。牛玉儒 “生命一分钟,敬业60秒”的一腔赤热,沈祥瑞 “老百姓是天”、解决群众困难 “到我为止”的为官之道,都不是 “制度”、“纪律”下的催生物,而是长期学习、自我灌输、习得养成的一种内生精神状态。党报信访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行为的三个方面:
一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做事雷厉风行、快速反应。报社信访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接待来访群众,处理群众信函。群众每日反映的问题形形色色,求助的内容繁复庞杂。如果做事习惯于磨磨蹭蹭,群众当天的信访诉求不能及时过目梳理、分流处理,就可能丧失线索的价值或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一个马路井盖的缺失,如不及时通知相关市政部门,就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一小区内消火栓滴水不出,如不及时与消防部门联系,就可能酿成一场火烧连营的大难。这些都需要信访工作者始终带着强烈的责任心用心做事,做好事,不能有半点敷衍和马虎。任何 “明日何其多”的心态、心存侥幸的心态,都可能给事业带来风险,增加解决问题的成本。
二是主动性。主动就是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付出超出预期的努力,提前发现问题或机会;对事件的后果具有预见性,并能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信访人一句“那我也不想活了”,包涵了什么含义?是想自杀,还是想同归于尽,是虚张声势,还是确有可能;一句 “那我就只有另想办法了”,意味着什么?是继续个人上访,还是准备多拽些人,把事情搞大一点,这些都需要信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觉,通过察言观色、旁敲侧击,作出尽可能准确、真实的判断,及早应对。这既是对信访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报纸上一个错别字,读者会要求报社作出更正;一张公众场合的照片中出现了自己的身影,读者会提出 “肖像权赔偿”;一篇报道的事实读者认为有误,会要求报社 “消除影响”。对这些问题,报社信访工作人员应该在调查、了解、核实后,及时主动地把报社意见和处理决定向读者回复和反馈。不能抱着拖的心理,等到读者追上门来了,再作回答,那时即使有理也亏了三分,还容易节外生枝引发其他矛盾和问题。
三是严谨性。严谨就是重视工作中的细节,细心细致,处理每件事都力求完美,不留后患。群众反映的是 “营盘路”的路灯不亮还是 “银盆路”的路灯不亮,关系到城区不同市政部门的责任,必须核实清楚;举报人是实名举报还是匿名举报,必须再确认,否则可能给举报人带来麻烦;年过8旬的老人事情没有解决,情绪波动较大,他回家途中会不会出什么状况,是否要送老人回家或请其家人来接?法院案子审理阶段,媒体一般不作报道,为了让上访人早点离开,承诺案子判下来后可以报道,这个承诺到时是否真能兑现?如此等等一些看似细小的问题,都要缜密考虑,谨慎行事。任何敷衍忽悠、信口开河、大大咧咧的言语和行为,都可能给报社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党报甚或党和政府的声誉和形象,甚至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三、业务知识
信访工作被称为社会的 “减震器”、“减压阀”,面对满腹怨气的上访人和各种各样的问题,信访工作者事实上充当着社会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这就需要信访工作者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文化素质。党报信访工作者除了具备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公共安全、法律及与政府、公务员相关的政策法规等一般信访工作者所具备的知识外,还特别需要掌握新闻学、广告学、出版发行等与报纸、媒体及广告经营相关的业务知识。要了解新闻线索的特点,掌握舆论监督的范围,了解新闻与宣传的关系,熟悉与广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群众每日反映到报社的诉求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群众自己的问题,一是报纸、报社的问题。对于第一类问题,首要的是判断其新闻价值,然后向采编部门推荐,通过对有新闻价值的群众诉求公开见报这样一种舆论监督方式,达到为民鼓与呼,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目的 (这也是党报设立群众信访部门的初衷)。这需要信访部门工作人员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线索意识,准确的新闻判断能力。第二类问题中涉及最多是的报纸 “差错”和 “违规”广告 (或广告给读者带来的 “麻烦”),这其中,读者反映的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某种误解,就需要信访工作人员具备语言学、社会学、法律学、新闻学、广告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才能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可以说,广博的业务知识是良好业务能力的基础,是业务能力的一种表现。
四、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有效处理与工作有关的压力,保持心境稳定,并采取积极行动消除压力的能力。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与个体的气质和性格有关,但人们对未来事物的理想和信念对心理承受能力有着更重要影响。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信念的人,对自己理想中的奋斗目标充满希望,坚信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在逆境前面就会坚强挺立,不懈奋斗。优秀信访干部张云泉—— “如果受了委屈的群众把气出在我身上,群众气顺了,我愿受这份气”; “编外信访干部”陈淳—— “共产党员怕见群众,那是天大的笑话”,这些豪气朗朗的胸襟,无一不体现了崇高理想和信念给人的精神、心理的强大支撑。当前我国改革事业正步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的空前社会变革,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不可避免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人们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关注自身的权益状况。而现时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的相对滞后,部分公职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甚或渎职贪腐等行为,导致这些矛盾和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妥善解决,人们精神常常处于一种焦虑、怨愤、不平状态。相当一部分上访人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性格固执甚至偏执,容易采取过激行为甚至暴力行为,重复访、缠访、越级访增多。信访工作人员如何面对误解,如何在遭受无端指责甚至谩骂时控制自己的情绪;碰上棘手的问题、难缠的老上访户,如何排除自己闹心、发悚的心理,底气十足地面对而不是逃避;面对一波又一波、似乎永无止境的上访人群,如何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而不至被工作压迫得心力交瘁,等等,这些都需要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信访工作者以理想和信念为支撑,善于自我调节,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委屈。
[1]王学军.学习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百题解读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张雁斌.浅论新时期信访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J].科技资讯,2009 (19):162.
[3]胡冰.信访工作者胜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
[4]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J].求是,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