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2013-08-15宋振超
张 翼,宋振超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20世纪末,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部提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我国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在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
通常所指的文化素质是一种内化于人的心灵深处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既反映了主体对文化客体的认识关系,也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它具有思想启迪和行为养成的基础功能。而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具体实践活动以及环境氛围的熏陶,对学生进行价值导引、精神提升和人格塑造。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简单地读几本书、听几支乐曲的问题,也不只是刻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是侧重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优化学生的价值观念结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
一、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薄弱的原因
(一)根源于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和现实就业的压力
目前,我国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突出矛盾,教育结构的不合理,用人制度的局限,考试与择业竞争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升学竞争,强化了“应试教育”。就普通高校而言,虽然近几年来采取扩招的政策,但仍然无法满足众多学生上大学的迫切需求。这样必然会造成并加剧塔尖(大学)对塔身(高中)和塔基(初中和小学)的“指挥棒”作用,直接诱发并强化中小学阶段的升学竞争与筛选功能。塔尖的存在,意味着升学空间有限,越往塔尖,淘汰率越高,竞争就越激烈,只有经过多次筛选而获得成功的少部分学生,才有可能登上塔尖。于是,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层层选拔,层层淘汰。不仅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大学挤,而且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重点班和重点学校挤,甚至尚未入学的幼儿也往好幼儿园挤,幼儿园的娃娃往条件好的小学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的升学率在逐年提高,但升学竞争状况愈演愈烈,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现象屡禁不止。
多年来,我国社会用人中的“惟学历”几乎成为定制。无论是招聘还是提拔干部,往往先看学历而不论能力,似乎学历高必然能力强,学历可以取代能力。有时,一个学历标准,就将许多能胜任某职的人排斥在外。我们无意贬低学历的价值,所反对的只是机械盲目的“惟学历”倾向。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同样学历的人们之间,其能力是相差悬殊的。仅凭这一点,就没有理由只看学历,更不必说人各有所长了。“惟学历”倾向的存在,意味着有较高的学历,就可谋到更合意的职业,就会获取更高的待遇。这种倾向必然诱发人们为高学历而奋斗,为升学而竞争。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则直接诱发了偏重与升学相关学科的学习倾向。本来,中小学更应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由于升学考试包括高考历来偏重于知识水平的测试,中小学过早地瞄准与高考相关的学科的学习与考核,否则,就难以获得高学历。这种情况加剧了以升学和获取高学历为目的的“应试教育”。
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择业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作为个人谋生与发展的手段,在经济结构尚未完善、择业渠道有待拓宽的今天,人们会不可避免地加入到谋求最佳出路的竞争之中。择业与升学尤其是选择理想的职业和考取重点中学或大学,主要是靠考试来定夺,按优胜劣汰的原则,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分数高则被录用或录取,分数低则被淘汰。不少学校为使学生在竞争中取胜,则不顾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往往采取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办法,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甚至迫于种种压力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理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没有理顺
专业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因此,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衡量文化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和实质性进展的关键因素。专业课程之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应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文文化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把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贯穿专业教育始终,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
但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很多教师甚至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其次,就学生而言,专业教学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多数学生极为重视专业学习,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吃下。这就使某些人对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再次,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量化。可以说,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要求,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三)良好的课程体系未能构建
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该包括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学会做人四个方面,因此各个学校为达此目的,纷纷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之成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然而人文素质课程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难以形成体系。课程的设置多由教师自由上报,随意性较大,显得较为凌乱。当然,也有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充斥其中。因此系统的人文素质体系亟需建设。其次,师生双方对人文素质课均缺乏热情。同时,由于缺乏教材,教师对所教课程难以做出明晰的要求;课程的考试方法也一般为开卷或写论文;学生对之重视程度低,有很多学生往往是冲着学分而来。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由于缺乏师资,一些重要的人文课程难以开设,凡此都影响到人文素质课的深入展开。再次,就教学内容来讲,目前理工科高校所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多以“概论”或“通论”的面目出现,内容很多却要用极短的课时上完,即便教师讲课非常精彩,课堂气氛活跃,然而由于学生对此类课程不太用心,课后难以花费时间加以巩固,因此课程收效不太明显。
(四)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效果亟待提高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师生的信念和追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各个学校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将一些著名的专家请进校园给学生作讲座,将一些高雅艺术团体请进来演出等;有些院校还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搞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展开,对于巩固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是间接的文化知识转化为主体素质的桥梁。从素质的形成来看,这种转化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知识的输入和吸纳,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难以内化;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主体的“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而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转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情感,这种理性情感的核心是责任感,责任感的核心是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的获得则来源于生动活泼的现实环境”,也就是说,文化素质的最终形成有赖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成功开展。
然而,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就是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所谓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被排斥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之外,这就妨碍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有些院校尽管也开展了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但由于经费有限,把专家请进来容易,让学生走出去却较难,有的院校甚至连专业教学所必须的实践活动都难以保证。另外,有的学校为了摆脱组织管理难度较大的难题,干脆让学生自己去搞社会调查。这种“散兵游勇”式的社会实践很难保证效果。
二、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也是使文化素质教育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学生对此主观上不重视,沉重的专业课已经比较繁重,加之人文素质课大都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实施的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课堂气氛的调动确有难度,教师讲得自得其乐,忘乎所以,然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另一方面,当教师把所讲的内容“大话西游”式地通俗化了以后,课堂气氛确实有所改善,教师却有亵渎人文素质课的感觉。这就要求院校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条件,鼓励教师自编讲义,从外部条件上为人文素质课的教学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学校应重点建设人文素质精品课程,聘请一批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讲,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改革理工科大学生的课程体系,减轻大学生的专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扩充文化知识,将人文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尽量扭转重文轻理现象,使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切实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扭转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困局,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消化和吸收,根据理工科院校的具体实际,确立一套适应理工科院校实际并且行之有效的课程设计方案。
我们通常所指的课程体系包括显性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显性课程具体包括教学指导思想、专业划分、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结构、类型、数量、内容)、教学方法(含实验)、教材教具、教学评估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隐性课程具体包括师生互动以及校园文化、文化氛围等等。就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的教学活动,其中又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这是最核心、最符合其特点的一个方面;二是实践活动,这是起着基础性作用不可或缺的方面;三是校园文化的熏陶和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这是具有外围性质同时渗透力极强的一个方面。前两方面属于显性课程范畴,第三方面则属于隐性课程范畴。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整体上其实就是课程、校园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系统教育。从广义上说,学校教育的三大类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正好与上述三大支柱相对应。其中,活动课程既可体现在学科课程之中,也可体现于环境课程之中。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素质教育也主要通过各门课程来实现,不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学科、语言学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即“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二者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方面,基于不同的培养目标和着眼点,目前广泛得到接受的有三种典型的理论取向。一是学科本位型,它认为教育就是授受具有严谨的学术体系的各门学科,而不应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以及现代社会课题的探究;第二是学生本位型,它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创造意义、产生知识,学习成果的取得有赖于学生的主动介入以及丰富的教育环境的提供,所以要以“课程适应学生”而非“学生适应课程”;第三是社会本位型,它认为学习是一种直接经验的活动,而且是一种集体活动的过程,所以主张课程必须凭借社会的分析取得目标和内容并加以设计,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这三种理论取向实际上反映了课程的三种不同属性,即文化属性、人本属性和社会属性。
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整体上其实就是课程、校园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系统教育,应当体现上述三种属性的辩证统一。这种系统教育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包括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的作用下道德素质的完善和人格修养的提高,同时也是学生在与校园甚至社会交互过程中能动地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环节。由此可见,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上,要以遵循知识的整体性及人的发展规律为前提,以课程建设、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作为基础,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在传授科学知识、开展社会实践等方面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三、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
在具体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可以把显性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大体分成三个层次,即基础课层次、专业课层次、相关专业课层次。基础课层次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层次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关专业课层次包括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课层次是职业技能、学术能力的培养;基础课层次是培养各种素质和潜能;相关专业课层次则是一种辅助,目的是拓宽专业面。所以,专业课层次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就要比其他两个层次高一层。在量的要求上,可采用学分制来规定各层次课程的学分比例。根据我国对人才要求的实际情况,在理工科院校,基础课层次可占50%(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可达20个百分点),专业课层次可占35%,相关专业课层次可占15%,力求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专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这种课程体系的教学不能像以前那样由各单位、各教师之间孤立地进行,而是要求全校教师以培养学生为目的,共同商讨制定教学计划。这样,教师之间、各系之间就要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全校性的课程系统,凡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这种课程和教学还必须顺应知识结构的形成顺序,就是先基础、后专业,再进行扩大专业面的教育。近几年,有些国家(国内也在试点)将理工科大学本科低年级作为基础教育段,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集中加强一般基础课的教学,三、四年级才开设专业基础和适当数量的专业课。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受到基础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可开设大学语文、写作、演说、历史、伦理学、公关学、社会学等课程,可放在一、二年级进行。根据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要定位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语文5个学科。从针对性上看,上述课程设置符合我国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的实际。我国教育长期重理轻文,基础教育长期推行应试教育,使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与训练,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普遍低下,历史、哲学知识贫乏,汉语水平偏低,加强上述学科训练,正好切中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病。从科学性上看,上述课程安排也符合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做人”的问题。“文、史、哲、艺”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最能体现人文精神,以此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便抓住了建立高质、高效课程体系的关键。从系统性上看,与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内在系统相吻合。人才培养主要有3种类型:知识教育、情感教育、技能教育;与此相应的是3种类型的课程:知识型课程、情意型课程、工具型课程。历史哲学是知识型课程,文学艺术是情意型课程,语文是工具型课程,三方面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应注意适当地将管理知识结合到部分专业课中。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边缘学科。这种课程体系,目的是将理工科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大学时期打下创新专业学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及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确立改造社会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着眼点在于不仅使学生具有解决目前社会生活及有关专业方面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而且要使其具有不断学习能力和创新以解决今后所碰到各种问题的潜在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开设人文选修课使文化素质教育有了形式上的保证,也便于一些院校的实际操作。由于在专业基础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是隐性的,量化的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努力挖掘专业课中的文化成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从学校来讲,要树立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的典型,加以鼓励,用他们的经验激励其他教师;积极鼓励教师从事该类课题的研究,为他们申报此类项目提供便利。条件成熟时,可以用是否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作为衡量教师教学优劣的标准之一。
我们所构建的活动课程体系包含了各类集体活动与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等。具有学生参与自主性、课程内容和要求以及形式的非标准性和非同步化的特点,它强调知识技能的综合和创造性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发展兴趣和发挥特长,也有利于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人文关怀。校方应加大投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同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强化组织管理,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大学生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目前,一些高校如南京邮电学院将社会实践活动目标化管理,他们依托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广泛服务于社会,并且与相关企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样就确保了社会实践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而我们所构建的隐性课程一般指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界定,比较通常的表述是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归属社区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在大学社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因此,校园文化,对于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程教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进行素质教育,另一重要的途径是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一般说,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影响及于终生。除了通过教学和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之外,学校有关的各种活动,都可以充分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之,要深化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改善具体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加深文化素质课的改革,加强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还要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主体自觉,最终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