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潜能中非智力性因素综述
2013-08-15杨焱
杨 焱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贸易,可谓全方位深入。有中外交流的地方就离不开翻译,特别是口译。口译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有的人再努力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口译人才,而另一些人稍加雕琢就能成才。口译除了需要大量的训练、实践,更需要译员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天赋,这个天赋就是潜能。因此分析确定口译潜能因素,寻找到适合口译的人选是口译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有关口译潜能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输入主题“口译”,结果找到相关记录共有5521条,而输入主题“口译”并含“潜能”却仅查到相关记录共7条。可见,口译潜能研究迫在眉睫,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口译与口译潜能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1](P6)。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潜”意为“隐藏,不露在表面”,即非显性的。“能”指的是能力。心理学上所指的能力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个人现在实际“所能为者”,二是指个人将来“可能为者”。“所能为者”也就是个人在行为上所表现的实际能力,“可能为者”乃是指个人将来有机会学习后可在行为上表现出的能力,换言之,是指潜能 (potentiality)的意思,平常说某人为“可造之材”或者有某方面的“天分”即系此意。像此种个人的潜在能力,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向(aptitude)。[2](P293)具体到口译这一职业中,口译潜能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具备将来学习口译并成为口译员的基本素质和天赋。
二、口译潜能文献综述
尽管有关口译潜能的学术研究寥寥,但相当于口译潜能的测试却一直做得风生水起,各学校入学考试和社会上各类口译等级考试都很热门。目前口译考试大致包括:时事知识测试、综合语言水平测试、笔译能力测试和面试。“口译学生入学考试的首要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测验,诊断考生的语文能力,评定学生入学后是否在语文能力上足以承受两年的口笔译专业训练。其次,是通过口译与面试,考察考生的学习动机、人格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以选择最合适的学生。”[3](P66-67)显然,这些都偏重于对学生进行智商即IQ方面的测试。
口译能力=“智力性因素模块” +“非智力性因素模块”,
“智力性因素模块”=语言能力(双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分析综合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百科知识、专业主题知识)+口译技能(口译技巧、翻译转换能力)
“非智力性因素模块”=心理素质 (良好的记忆力、意志力、快速反应能力、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职业素质(如工作态度、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以上因素中,有关智力性因素模块的口译研究远远超过关于非智力性因素模块为了深入研究口译潜能的非智力因素,笔者依托所主持的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
三、非智力性口译潜能因素
成功的口译是智力性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两年的研究,笔者发现口译潜能中非智力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口译活动中不乏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事件,译员在聚光灯之下一点都不紧张是很难的,况且口译具有不可预知性,随时可能出现译员事先没有准备到的内容,这是对译员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就象一个演员,如果心理素质不佳,上台就怯场,是不可能演好戏的[6](P20)。丹尼尔·戈尔曼强调,对于明星的演出来说,情商能力的重要性要两倍于智商的技巧的总和[7](P5)。高情商的译员即便是遇到困难的场面,由于心理素质好,仍能沉着冷静、举重若轻、从容完成任务。
口译中,译员必须具有捕捉说话者的面部表情、手势体姿、情绪变化等非语言信息的能力,而口译的不可预知性更要求译员能够察言观色,听出弦外之音,忠实传译原义,这要求口译工作者在不影响整个谈话内容的同时,做必要的“变通加工”,这需要一定的社交技巧,这些都离不开情商基础。
口译内容纷繁复杂,需要做大量的译前准备工作,这些离不开团队合作精神。如在术语搜索、译文定稿等方面,只有分工协作才能保证效率与效果。会议翻译时,译员同样需要团队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整个小组的工作达到最佳状态,而团队合作能力就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
然后我母亲对我父亲说:“他是想溜掉。他从小就会来这一手,他每次吃完饭就要上厕所,一去就是一两个小时,为什么?就是为了逃避洗碗。”
一名合格的翻译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学风和作风。口译时应当表现低调、举止得体,穿着打扮上应与服务的场合协调一致,不能喧宾夺主,刻意凸现自己的存在。同传时,译员不能在话筒打开时大声清嗓子、翻阅文件,更不要在同传间随意评论讲话人,这些都取决于译员的修养,修养也是情商范畴。
总之,情商是译员口译能力的基础或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不管该译员IQ素质多么完备,整体口译能力就会像没有基础的大厦而坍塌,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性别 (Gender)
两性在口译要求要素中各占优势:女性听力比男性敏感,在学习第二语言方面,女生比男生占有明显优势;男性理性,擅长逻辑思维,女性擅长形象思维。口译中,瞬间记住原语信息主要是靠逻辑将所有信息有机地串联起来,所以在思维方式方面,男性优于女性。女性感性,敏感、细腻,因此,她们往往善于社交,能够感悟他人意图,这在口译实践中很占优势。杜争鸣、孟祥春[8]曾做了一次调查,确认口译是一种高压力的职业,一些相关的生理数据表明译员有慢性或长期的压力症状,女性译员比男性译员更容易“身心疲惫”。从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看,男性占有一定优势。但男性具有统治性、竞争性等特点,这就导致男性在口译中容易喧宾夺主,刻意凸现自己的存在,从而影响口译效果。所以男性、女性在口译中各有千秋。
口译有很多领域,男性擅长逻辑思维,一般喜欢涉猎理工类知识,因此,科学、金融、技术等领域适合男性译员;女性多感性,细致,所以,人文领域的口译适合女性译员。
交传时,译员需要正襟危坐在主席台上,这种高压状态男性或可比女性更挺得住。同传是在封闭的同传箱内进行的,“噪音”要小得多,译员可以轻松进入状态。女性抗压能力弱,但团队意识强,因此,更适合做同声传译。随同口译中,译员不仅是为当事人双方传递语言,更要帮助融洽气氛,达到友好交流的效果。女性擅长表达,会交际,善于调和异议,懂得如何不冷场,因此,女性更适合做随同口译。
3.性格 (Personality)
心理学家将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型、胆汁质型、粘液质型和抑郁质型。多血质型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兴趣广泛,能迅速把握新事物。胆汁质型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暴躁而有力;在语言、表情、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现;在克服困难上有坚韧不拔的劲头。粘液质型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行动缓慢而沉着,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但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抑郁质型能观察到别人不容易察觉的细节,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外表行为非常迟缓、怯弱、孤僻、优柔寡断,容易恐惧。
尽管口译要求很高,优秀的口译员未必比其它人更聪明,只是性格类型不同而已。口译中译员需“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古月老师在与网友互动时指出:一般来说,急性子比较适合做口译,因为口译需要在瞬间判断、实时决策,由不得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平常有三思而后行风格的人不适合做口译。因此多血质型和胆汁质型的人做起口译来要比行动迟缓的粘液质型和抑郁质型人有优势。
有的发言人在即席讲话时,脑子里虽然有一个中心思想,但具体表达和遣词造句却很随意,这时译员就要拿出果敢、大气的作风,不纠结于细节,果敢地删掉废话,使译出的话条理清楚,一语中的,从而确保信息即时传译。有着优柔寡断特点的抑郁质型就不适合做口译。
口译需要工作中温文尔雅,工作之余开朗活泼。如果译员不主动地融入到双方友好的氛围之中,只是干巴巴地为双方翻译,那么现场气氛可想而知了。多血质型和胆汁质型的人热情,有活力,适合做口译,而粘液质型和抑制质型人过于安静、被动,相对不适合做口译。
译员的抗压能力是口译成败的关键。无论准备多充分,口译战场上的变数都很大。不熟悉的口音、领域都可能导致失败,而一场失败就可能成为一名译员的“滑铁卢”,最终能打造出来的译员不畏失败,不惧挫折,经得起“血雨腥风”。多血质型的人善于适应环境变化,迅速地把握新事物,胆汁质型的人有不可遏止的劲头,有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障碍的精神;粘液质型做事不够灵活,抑郁质型容易恐惧。由此,多血质型和胆汁质型的人比粘液质型和抑郁质型的人更适合做口译。
4.双脑型(Symmetric laterality)
根据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语言功能主要是左脑,而右脑控制情感,同时,右脑比左脑更有记忆潜力可开发。口译要求译员拥有旺盛的精力和出色的双语、悟性、记忆、表达等能力,而这些能力都离不开一个和左脑一样发达的右脑。
口译现场瞬息万变,节奏快,压力大。无论是译前的准备,还是现场的活动,不是精力足够充沛的人很难承受,也很难坚持全场。相对于只有左脑发达的人来说,有同样发达的右脑的译员可以双脑并用,工作效率更高,精力也更旺盛。
渥太华大学Lambert教授发现,语言掌握方面,左右脑是有分工的。母语学习主要在左脑进行,而右脑在第二语言上起主要作用。只会单语的人往往左右脑发展不平衡,而会两种以上语言的人往往两个大脑都比较发达[9](P281)。
记忆是口译的基础,信息输入如果缺失,就无法实现信息的输出,口译也就无从谈起。口译过程不能被解释为一个词语单位和句子结构的直接语言转换,而是很明显地要受到记忆干预[10](P56)。根据左右脑分工,记忆则主要在右脑,所以,能够成功口译的人一定需要有一个出色的右脑。
在表达方面看,笔译需要“信、达、雅”,而口译需要“准、顺、快”。口译是即时的,译员一定要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原语信息用目的语表达出来。Lambert[9](P157)发现讲话语速越快的人,其左右脑的发达程度越平衡。右脑具有高速信息处理和快速表达能力,而这正是口译的一个重要保障。
四、口译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对于译员的选拔,语言和翻译能力是重要的考核标准,但同时,团队精神、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是更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IQ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而非智力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在进行口译人才选拔和口译培训时,不能光注重智力性因素模块,而忽略了非智力性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口译潜能中EQ的权重要超过IQ。没有充分考虑EQ因素的口译教学不可能是高效率的。引入EQ鉴定与培养机制在当今时代的口译教学改革中有着十分迫切的时代需求,遗憾的是我们至今尚未迈出这一步。
不同性别有不同的优势,适合做不同类型的口译。认识到性别与口译潜能的关系,让不同性别的译员从事适合各自的领域及类型的口译工作可以提高译员的工作成效。
口译过程中的性格因素处处存在,时时在起作用。客观地评估一下自身的条件,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口译是很必要的。因此,将性格因素置于口译潜能测试是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口译任务的完成处处离不开一个和左脑一样发达的右脑,双脑并用在口译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口译人才选拔中注意测试其右脑的发达程度,在口译培训中,适当加入开发右脑的训练模块是口译和口译潜能研究一个新的方向。
[1]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仲伟合,王斌华.基础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7]S.Michael Kravitz.情商教育 塑造个人魅力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8]杜争鸣,孟祥春.Work loadstudies:一项以人为本的口译工作调研——国际会议口译协会 (AHC)译员“工作负荷研究” 述评[J].中国翻译,2005,(5).
[9]Sylvie Lambert,Barbara Moser-Mercer.Bridging the gap:empirical research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1994.
[10]波赫哈克著.仲伟合等译.口译研究概论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