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考试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3-08-15萍,张

关键词:教务处题库作弊

李 萍,张 锐

(惠州学院 教务处,广东 惠州 516007)

考试管理是对考试的管理工作活动,“是在考试活动中,管理者根据既定考试目的的要求,运用适当的程序、方法、手段及行为规范,合理调配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对活动运行实行有效控制,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

考试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广义上说,考试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教务处负责,二级学院、教研室共同参与,不仅需要全体师生积极配合,而且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辅佐和帮助。它由考前管理、考中管理、考后管理三个方面组成:1.考前管理。包括试卷的命题、印制、封装、保密工作、考场的准备;对学生考风考纪的教育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对考务人员及监考教师的考前培训。在整个考试管理中,考前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考中管理。即考试实施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考生考试资格的审查、考试当日的组织与实施及对考试过程中考风考纪的监控与巡视检查。3.考后管理。包括试卷的评阅、成绩的录入、试卷的分析、试卷的归档、考后分析、反馈和课程总结等。考后管理是完善考试管理的关键。[1]

一、当前高校课程考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试目标定位不当。考试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是老师和管理人员获得学生发展和学习效果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对学习效果自我判断的依据。在考试与教学两者之中,教学目的应起主导作用。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人们不自觉地颠倒了教学与考试二者的位置,考试成了目的,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忽视了考试其他功能的发挥。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教师把给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作为考试的目的,学生把得到分数,获得相应的学分作为考试的目的。教学管理者,则是考试结束后核查学生是否都有相应的学分,是否都达到了毕业的条件,而缺少对考试其他环节的有效监督、指导和反馈。这显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的,以致学生只重视考试结果而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自身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形式单一。目前高校的课程考核一般为考查和考试两种类型,考查一般是开卷,考试一般是闭卷。考试题型中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配对题、改错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等客观性试题的比例偏多,而议论题、写作题、设计题、翻译题、分析计算题、综合应用题等主观性试题比例偏少。这种考核多以知识点的考核为主,命题僵化,形式刻板,难以测查学生多样性的学习行为及个性化的智能水平,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评价创新能力的提高。由此造成学生知识面偏窄、学习兴趣不高。

(三)考试内容结构不合理。重知识考核,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考试一般着重对课本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察,局限于教师在教材上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以及上课笔记,缺乏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查,难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要求。考试以单个任课教师命题为主,由于任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限制,一般只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出题,能对教学大纲和知识体系进行通盘考虑的较少,出题的方向和范围容易受教师个人心理倾向的影响。某些教师因为是自己教的学生,难免会因某种感情或利益关系而降低或拔高对学生的要求。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极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四)考后管理不完善

忽视阅卷管理,重成绩轻分析。有些高校课程考试结束后,试卷由任课教师拿到家中改卷,集中阅卷大多流于形式,任课教师在批改试卷中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多给几分,少给几分的人情分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某些课程的学生答卷情况,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因缺乏专业知识,教研室或是任课教师本人就是权威,抓几个补考的,往往人为因素较大。

考试分析主要做两件事。一个是对考试本身做质量分析,即自我评价本次考试的结果是否有效和可信,另一个是在确认本次考试有效和可信的情况下,根据考试结果对本门课程做教学分析,即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虽然很多高校要求教师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教务管理系统能自然生成成绩分析柱状图,但成绩分析柱状图只是简单地进行及格率、优秀率和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统计,教研室没有组织教师坐下来,科学地分析试卷的难度、信度、效试和区分度,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另外,高校课程除大学英语外,一般很少有跨学期的课程,给学生的考试信息反馈工作增添了难度。考试对教学的反馈促进功能发挥不出来,对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调整、学习方法的改进都无法起到促进作用。

(五)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考试管理是一项科学、规范的管理。近年来,各高校都完善了本校的考试管理制度,使考试工作的各环节都有章可循。考试管理制度建立,目的是为了执行,如果制度建立了广大师生不熟悉也不严格执行,再好的制度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目前,高校在教师的岗前培训中缺乏对考试管理的培训,许多新教师对学校的考试管理制度不熟悉。教师把监考当成一种额外的任务,不能认识考试的重要性、严肃性,不熟悉考场操作规范,在考场上看书,玩手机,对学生违纪作弊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新生入校后对学校的各项考试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学习,对考试违纪、作弊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性不高,与教务处配合不够,使考试部分环节的落实处于被动局面。[2]

(六)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公开、公平、公正是考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大学生考试作弊给学生的人格养成,学风、校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从学生层面来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功利思想严重,不爱学习,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其次,从教师方面来看,考前划重点、任课教师命题、任课教师评卷,随意性大,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惰性。在考试过程中,某些监考教师没有认真履行监考职责,监考时发短信、手机上网、看书现象时有发生,发现学生作弊,因怕留下来配合教务处处理太麻烦,装做没看见,使那些想作弊的考生“有机可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考试作弊的风气。再次,从目前的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来看,期末考试“一卷定乾坤”,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过大,学生平时成绩占的比例过小,给学生作弊提供了可能。另外,考试成绩与综合测评、评优、评奖、入党、考研、就业等直接挂钩,个别学生为得到高分,不惜铤而走险。最后,从管理层角度来看,存在着个别院、系对考风考纪重视不够,对本院、系学生作弊采取隐瞒、宽容的态度,巡考制度形同虚设,走走过场。考务管理仅靠教务部门几个人,难以抓好全校的考风建设。[3]

二、规范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题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

“教考分离”是指将教学与考试分离进行,即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评分的做法,改为从学校建立的试题库中筛选、组合出符合要求的试卷,并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阅试卷。一些学校建立了试题库,实行了教考分离。但是这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材的更改,致使原来设置的题库无法利用,而新的题库建设从人力和财力上无法及时到位,致使教考分离又无法实现。要切实落实好教考分离,必须尽快建立起电子题库。具体操作办法是,在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的领导下,学校教务处全面负责,制定有关规定,统一下达任务,各院(系)组织各教研室的任课教师及有经验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考试大纲,建立各教研室的电子试题库。题库中各种题型及其比例,试题层次及难易度,总题量和各题型的题量,分数分布等由教研室讨论确定,注明每一道题所涵盖的内容点、出自的章节、采用的教材以及所适用的专业。院(系)审核确认后交教务处,储入学校的电子题库,由教务处专人管理。题库要及时反映最新的教学内容,若教材更换了,题库中的试题要做相应的修改与补充。参与题库的建立与修订的教师,不能拥有题库,更不能泄题。考试前,教研室讨论确定各门课程题型、题量及分值,从学校题库中组配试卷,由教务处统一印刷。电子题库的建立,防止了教师考前泄题,保证各学期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既可以促教更可以促学。[4]

(二)丰富考试内容,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市场经济与信息社会,要求大学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考试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中确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从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创造等方面确定题型与题量。改变单一的考试方式,既可采用闭卷、半开卷、开卷、口试的考试形式,也可采用考查的方式如:文献综述、课程设计、小论文、实验报告、操作表演等。闭卷考试检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对考生多方面基本能力素质的考查。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可采用闭卷考试;半开卷、开卷考试,主要侧重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材料进行综合能力水平的测试,是对所学习的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如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学等课程采用笔试开卷考试;口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正是当今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文献综述、课程设计、小论文、实验报告等可以考核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进行分析的能力。如大学生职业发展、军事理论与训练、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等课程可采取写论文或写调查报告的形式考查;老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去了解学科研究前沿知识,鼓励学生写一些学科前沿的综述性论文。有些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可以通过实践操作,考核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数据库及应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考试。各种考试方式各有特点,教师应根据考试目标、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5]

(三)加强阅卷管理,做好试卷分析

评卷工作是整个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评卷工作对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维护学生利益意义重大。首先考试结束后各院(系)将试卷进行密封装订,各院(系)各评卷组负责人组织本评卷组教师按照标准答案和平分标准统一阅卷。阅卷实行岗位责任制,流水作业。统一协商,统一尺度,统一标准。真正做到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防止发生偏宽、偏严、错评、漏评、“印象分”和“人情分”等现象,确保评卷质量。其次阅卷工作应在三天内结束,并将成绩及时登录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方便学生查询。统分工作结束后,各考试课程应进行试卷分析。试卷分析,是对考试本身做质量分析研究,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试卷分析应包括参考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每种题型的得分情况及得分率等。要分析判断试题的覆盖面是否宽广,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内容在分数分配上的比例是否合适,是否有代表性,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分量是否足够,重点是否突出,难易程度是否适当,区分度是否高,对考试的命题,组织实施、评卷过程等也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做到“查漏补缺”,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四)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考风考纪建设

制度是把符合客观规律的工作要求和指导性的措施、做法以规范形式条文化,以明示于各有关人员。建立和完善考试管理规章制度,能使学校的考试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能为学校考试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考试环境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首先,必须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考试管理实施细则》、《考场操作规程》、《监考员守则》、《考生守则》、《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对考试的组织实施、监考教师的职责、考场的纪律、考试中的违规作弊行为的处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违纪作弊和玩忽职守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维护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第二,建立校院(系)两级领导巡考制。成立以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主考,教务处处长为副主考的校级巡考组,各院(系)党政领导班子成立相应的巡考组,考试期间,对学生考纪情况、监考教师履行职责情况等进行检查。第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考前学校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要在校园网进行诚信应考教育,教学楼悬挂宣传横幅,宣传栏张贴考试纪律、违规作弊的认定与处理办法,各院(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要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考前动员会,宣传诚信考试光荣,考试作弊可耻,强调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同时每个学生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营造诚信考试氛围。第四,考场的布置,实行隔行隔排编排学生,也可采取不同的课程混编在一起考试的方法:如在同一时间、同一教室内,安排日语课程和外国文学课程的考试,既起到了隔行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学生舞弊的可能性,也缓解了教室资源紧张的矛盾。同时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考试时学生对号入座。第五,打造一支专业的监考教师队伍和考务管理队伍。聘请责任心强的老师承担监考任务,考前进行培训,熟知考场操作流程,认真履行监考职责,关心学生,对违纪作弊行为防患于未然。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担任考务工作,指导全校考场的安排、试卷的分发、装订、考试日的巡考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生考试违纪舞弊,按学校规定及时处理,不姑息、不袒护。

考试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一整套确实可行的操作规范,使考试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1]李燕.加强高校考试管理的若干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42-145.

[2]周学元.高校考试制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洲师范学院学报,2009,(6):127-130.

[3]孙永清,石萍萍,徐新宇.浅析当前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科技资讯,2009,(35):238-240.

[4]周兰.对高校学业考试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43-45.

[5]田舜,陆建飞.高等农业院校考试现状及改革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9,(6):231-233.

猜你喜欢

教务处题库作弊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作弊
“勾股定理”优题库
“轴对称”优题库
“轴对称”优题库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优题库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好处费
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
没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