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创新

2013-08-15屈亚文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图情院系馆员

屈亚文

后评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正面临诸多挑战。其一,网上信息更新快,数字资源门类齐全,数量巨大,摘引方便。高校用户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但因各种信息浩如烟海,师生找到自己所需信息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效率越来越低。其二,评估时纸质文献大幅度增加,但师生对其的利用率并没有提高,导致大量优质资源和服务的极大浪费。高校图书馆高度敏感于用户需求的变化,迎接由此带来的挑战。其中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创新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从以物理图书馆为中心的传统服务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学科化服务转型,为后评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贡献力量。

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根本目的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顺应用户行为,调动全馆以及所有可能的资源,为用户构建一个适应其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信息保障环境,提高用户所需信息的自我获取能力,实现优质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为学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创造性服务。学科馆员在自己的服务中,集中优势来推动学科建设,使信息服务不断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公众地位。

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研究

我国目前学科馆员工作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从论文统计结果可看出,学科馆员“制度研究”是近年来的重点,并且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与科研成果。而对“服务模式”的研究从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就开始进行了探索,但“模式研究”的论文不多,占约5%,这说明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少,学科馆员创新服务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够。

我国现阶段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图书馆主要有“学科馆员对口负责”单一型服务模式和以“学科馆员-图情教授”为代表的联合负责的复合型服务模式这两种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对口负责”的单一型模式,即不聘请院系教师作为学科联络人和学科专家,针对不同院系的重点学科和研究方向,图书馆一般选择副高职以上且有专业背景的馆员来分工负责,按学科主动开展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模式的学科馆员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对于对口重点学科和研究方向的服务,更积极主动,更灵活。挑选的多是工作能力强素质高的资深的馆员作为学科馆员,可以使服务的效果较好。

以“学科馆员-图情教授”为代表的联合负责的复合型服务模式,以清华大学为代表,我国大部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图书馆都在复制并推行此模式。不过对于院系聘请的“图情教授”,各校图书馆有多种不同称谓,有的称之为“图情专家”(如河海大学图书馆),有的称之为“图情顾问”(如海南大学图书馆),有的称之为“特约馆员”(如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此外,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采用“学科馆员 +学科联络员”服务模式,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采用“学科馆员 +学院特邀图情顾问 +图情联络员”服务模式等,这些在一定程度都可以看作是复合型服务模式的高级完善形式。

这种模式是图书馆选取专业功底扎实、信息处理能力强、学科背景突出、服务意识先进的一两名馆员作为学科馆员,在各院系聘请重点学科建设的骨干教师,或科研能力较强的资深教授担任图情教授,负责向图书馆提供本院系的研究动态及信息需求,帮助学科馆员了解院系教师和研究生对图书馆各项信息服务的意见及建议,配合学科馆员开展工作。二者之间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并积极协作,共同为对口院系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显而易见,复合型服务模式便于整合优势资源,便于对学科专业建设开展专业化、全方位、多途径及深层次文献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更能将图书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融入到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教学活动中。调查表明,国内41.6%的高校图书馆采用了“学科馆员-图情教授”联合负责的复合型服务模式。

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创新

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变革,出现了适应新环境的学科馆员服务的新模式。笔者认为:学科馆员服务模式要从实际的院情、校情和馆情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针对学科建设的不同阶段,灵活选择创新已有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理想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应该是“学科馆员团队协同服务模式”,原因有三:

1.“学科馆员对口负责”的单一型模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即“单兵作战”,受众面有限,杯水车薪。一般综合性高校的院系从十几个到三十几个不等,学科专业更是多到七八十个,作为高校教辅单位的图书馆很难有如此之多的资深学科馆员与之对应。隔行如隔山,学科知识专业化等级高,没有专业学科知识的学科馆员,很难开发专题信息资源,无法进行深入科研跟踪推进服务。学科馆员精力有限,对于同一个院系的多个重点学科专业和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可能都有精力去跟踪推进,使得专业之间知识服务的程度深浅不一。也难于完成系统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学科馆员的职业素养、态度、精神等个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服务质量。

2.以“学科馆员-图情教授”为代表的联合负责的复合型服务模式,白璧微瑕,稍有不足,表现在:由于成员隶属于不同的上属机构管理,管理者对学科馆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一,常常出现人员协调困难,沟通不顺畅,更新滞后,项目跟进难以深入的问题,导致实际工作停留在浅层次上,使得知识服务效果大打折扣。与学科馆员制度强调自主能动、密切协作、优势互补、高效创新的要求格格不入。

3.为了克服这些弊病,借鉴团队管理模式,笔者认为组建图书馆内部跨部室的学科馆员团队,采用“学科馆员团队协同服务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大学图书馆“单兵作战”“条块管理、沟通不畅”的低效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团队协同服务模式”即高校图书馆根据自己的院情、校情和馆情,以具备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为核心,组建包括“高级学科馆员-中级学科馆员-初级学科馆员”的多个服务梯队,一个团队对应一个院,或者几个有关联的系。面向不同的学科服务对象(如教育学科、理学科、生命与医学学科等)提供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服务。这解决了“单兵作战”受众面有限的问题。又因为学科馆员都是图书馆内部员工,有职责奖惩,调度上直接方便,免除了多部门难管理的问题。学科馆员对学科官员服务模式都有较深入的认识,思想上重视,工作起来更主动积极负责,更有创造性。

按照图书馆目标要求和学科发展需要,确定团队规模和成员结构。团队规模3-5人左右,成员跨部室选择具有对口学科知识背景,能够在专业技术、管理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优势互补,选拔一位德才兼备、务实创新、有科学决策魄力的学科馆员作为团队带头人。成员根据各自优势分别负责学科联络、知识组织、情报研究、个性化服务等职能,在协同工作的基础上,提供系统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依托图书馆文献资源和基础设施,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将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推送到院系和实验室,融入教学,嵌入研究过程,营造知识服务和知识创新的环境。

分层负责,协同服务。初级学科馆员虽具有对口的学科专业背景,但此时他对本学科知识的了解可能是粗线条的,只知道其概貌,因而负责学科联络、宣传图书馆的学科信息资源、服务内容与方式,收集与解答学科信息用户在资源使用方面的问题,对用户适当培训。

中级学科馆员与院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此基础上提供专业化的学科信息服务。包括学科文献评价、馆藏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学科导航服务、学科专题检索和定题跟踪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多层次的用户培训服务。

高级学科馆员除了完成中级学科馆员的服务项目外,在服务深度上更进了一步,由原来的信息收集、组织、整理变为知识生产(分析学科研究的进展与发展态势,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信息服务变为知识服务、知识挖掘(使内容高度关联的学科专业知识形成一个整体化的“知识网络”,然后将信息用户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传递给用户),知识资源管理(包括知识组织、知识发布、知识交流、知识的永久性保存等功能的实现)。这样,高级学科馆员真正融入科研活动中,实现了与用户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良性互动。

学科信息的重点服务对象是院校的院士、学术权威、教授或研究员、重点学科研究人员等,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有深度的信息订制服务。为广大普通教师和学生提供信息指导和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团队可以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还可以传、帮、带,通过互相协作,取长补短,协同服务,努力营造一种学科服务于整体的氛围,真正实现互利双赢的目的。这样能有效解决单个学科馆员难于完成的系统化、深层次学科服务。

各层次学科馆员为院系提供信息服务时,不追求面面俱到,但应分清层次,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于指导、参考的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也不能替代研究者查阅文献,判断取舍,而应定位于帮助他们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技巧、规律。通过这种服务,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有效性和服务的有效性,使双边关系能够持续发展,使服务不断深化。

国家科学图书馆在工作实践中采用和此类似的学科馆员团队服务模式,实践证明“学科馆员团队协同服务模式”促进了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满足了教学、科研的深层次文献信息需求,不仅是大学图书馆创新的亮点,更成为大学图书馆改革的突破口。对于推进我国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良性稳健发展,促进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总结

变化的信息环境和用户信息需求,为学科馆员工作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契机,加快了学科馆员向更深层发展的步伐。各类学科馆员服务模式都是各类型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在自己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创新变革出来的,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院情、校情和馆情。在一个具体的高校图书馆里,采用任何一种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无所谓好与不好,重要的是适合于本馆的用户,能满足他们的最大需求。而任何模式都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准”。一线的学科馆员们应时刻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服务的心态,以研究的状态,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针对学科建设的不同阶段,灵活选择和创新已有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积极主动地展开专业化、全方位、多途径及多层次的知识服务。

[1]《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馆法与图书馆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1).

[2]柳敏.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4).

[3]陈艳飞.论创建具备创新素质的特色学科馆员群的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6).

猜你喜欢

图情院系馆员
数字时代图情档学科教育的数据化创新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笔谈)“新文科”呼唤图情档成为“硬”学科
聚青年学者之睿智 窥图情档学科之未来
——写在《图书与情报》“图情档青年学者专辑”出版之前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情况及展望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