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信息传播的变迁——对边陲陆疆侨乡红河县的信息传播考察
2013-08-15黄明生
黄明生,王 谦
(1.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 红河学院政治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云南作为中国第五大侨乡省,有250万云南籍海外侨胞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省内还有50多万归侨侨眷[1]。在这些华人华侨中,分布在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就有200万[2]。云南省红河州境内的红河县是云南省第二大侨乡,华侨现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6个国家,其中以老挝、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居多。至今全县有8100人侨居各国,国内归侨、侨眷有8550人。
从上世纪到今天,红河县的侨眷与海外亲人的信息交流,经历了由传统的通过马帮捎传的人工口信与家书到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这种变迁正是陆疆侨乡人信息传播的一个缩影。
一 传统的信息传播——马帮捎传的人工口信与家书
云南侨乡的形成和发展与马帮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云南山高险阻,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过去的人们运输物品根本无法靠车辆,而只能通过人和马徒步运输。为了消除旅途孤寂并防范强盗窃匪,久而久之逐渐发展成为数十人至上百人拥有马匹的马帮运输队伍。马帮不仅是一种独特运输方式,更是云贵高原上文化的重要载体[3]。早在上世纪中叶,红河县的先人就以敢为人先的胆识,通过一队队马帮开赴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经商。人马同行的壮举缔造了斐声南滇的马帮文化,驮出了一座座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的山城[4]。与之相对应,马帮之间、马帮家属与海外侨胞的信息往来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是以马帮为媒介的人工口信和家书。
20世纪中期正是红河县赶马帮“下坝子”、“走烟帮”最活跃的时期,“走烟帮”是到思茅、临沧一带,“下坝子”则是到了老挝、泰国等地。当时大多数马帮赶马人赶马出去后便没有再回来,在这些人中,有的会托赶马回来的捎个信,告诉家人他们的情况,而有的则完全和家人失去了联系。留守在家的马帮家属,只要有赶马人“下坝子”回来,就会纷纷去询问自己亲人的情况,或等下次赶马人赶马出去时让他们给亲人捎口信或带信件。当时的信件往来极不方便,一封家书寄出去了,短的要几个月后才能收到回信,更普遍的则长达一年甚至几年才能收到回信。有的马帮亲属连续寄出的十多封家书如同石沉大海,得不到对方任何的回应。
马帮之间或马帮与村民之间也用一种特有的方式传递信息。“下坝子”的马帮往往都是由上百匹马组成,有时在路上遇到什么情况,他们就会用鸣枪或吹口哨等方式让后面的赶马人知道。另外,赶马人每次“下坝子”回来,在离村口几公里处就开始鸣枪,村里人听到了就会赶快跑去迎接,从中得到好的或坏的关于远在他乡亲人的信息。以下是一例当地人依靠马帮和亲人传递家书的案例。
案例:家住红河县的邵泽祖先生的父亲40年代赶马出去后就再没回来,母亲一直守寡。父亲出去时就只有邵泽祖一个儿子,后来来了信,知道在老挝朗勃拉邦成了家,有4儿4女,其中二儿子和二女儿在1975年老挝排华时跑到了法国。邵泽祖与父亲及那边的兄弟姐妹有书信往来,在解放前均是通过赶马的同乡人捎带的。据邵泽祖先生介绍,从红河县走到老挝边界要二十多天,赶马人每年出去都是农历七、八月过后雨水较少的时候。在赶马帮过程中是责任明确到每一个人,一般是一个人赶三匹马,那三匹马及身上的货物安全都由其具体负责。路上如果有赶马人生病,就会将生病的人留在路途中,给他一些钱,其他的人继续赶路,所以有很多赶马人在路上就已经病死了。赶马出去的人一般在来年的三、四月间转回来。 因此,一封书信来回需要较长时间,有时一年来几封,有时几年来一封,其间很多都弄丢了。直到解放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正是依靠马帮这种特殊的媒介,邵先生用书信与远在老挝的父亲和亲人艰难维持着信息往来。
二 侨乡现代信息传播——邮电通信全方位发展
以马帮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直到解放后才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邮政、电信事业的兴起。侨乡红河县的邮政电信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土到洋的过程。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侨务政策得到落实,侨乡百姓和国外亲属的往来增多。为适应形势的需要,红河县邮电局派人去省州邮电局学习国际业务,并向全球开放邮电通信业务,信函、包裹、汇款、电报、电话相应增多,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全面建立起来了。
(一)邮路邮运载体的提升
侨乡邮路邮运经历了从人力背挑到马帮驮运再到机动车运送的不断发展过程。红河县自1951年办邮路以来,最初是人力背挑,步班邮路每人规定负重30公斤;1958年大跃进中为了加快邮件运输,改为马驮,机要员、邮运员两人一马一班; 1961年又把红河邮件改为由火车运输,到1966年6月红(河)建(水)公路通车,省局配两辆罗马吉普跑红河,从此改变了人背马驮的邮运历史,实现了机械化运送;其后又经历了十年文革的邮件运输受阻。侨乡红河的邮路经过多次坎坷经历和变迁,目前已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实现了飞机、火车、汽车等全方位的现代化邮路运输模式。
(二)电报事业的发展
侨乡红河县所设的电报最初是专为军事防空提供预警信息。红河县1954年重新开办电报业务,系话务员话传;1957年红河县所属的红河州邮电局成立,州邮电局配人工机一台,一直沿用了23年之久;1986年10月,省局首次配发的光电快速发报机投入运行,发报前先凿孔,再由自动发报机拍发,进一步减少了繁琐操作,提高了电报质量;1989年10月,四路载报机安装使用;1990年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省去省州转接手续,加快电报传递时限。
电报投送时限按邮电部统一规定执行,红河县电报业务量少,投送工作都是由报务员包干轮流投送,每天投5至20份不等。1990年设专职电报投递员一人,并配备自行车一辆,在基本营业区内全部按规定时限投递,区外电报设专送或先电话告知用户后自取。关于投送时限,县城区每天8点至20点每隔2小时投一次,加急电报随到随送,但如有急救、接车、病危等紧急内容的普通电报也随到随送。
(三)城镇、农村电话网络的开拓
侨乡红河县电信业务开始于1952年,组建时称乡镇电话,属红河县人民政府建设科领导,成立电话总机室,于1953年与县邮政局合并成立红河邮电局,设30门桌式磁石交换机1部,当时有用户五户,1956年配合边疆和平直辖市土地改革,省邮电局派工程队架通了全区56个乡镇的电话, 1978年开通了市内自动电话, 1990年末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农村电话基本建成通信网。市内电话既是电信通信的始点,又是终点,是为党政军和人民群众直接服务、互相联系的电话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内电话发展很快。红河县农村电话网络的开通构建与城市电话开通时间相近,都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起步,如今已实现了乡乡通电话,并保证晴雨天都畅通。[5]
(四)接轨国际邮政电信事业
作为侨乡的红河,国际之间的来往很多,书信、汇款、包裹从不间断,只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党的侨务政策受到严重破坏,华侨、侨眷利益受侵犯,导致很多华侨不敢写信,侨属不敢认亲,通信一时中断。粉碎“四人帮”后,党的侨务政策得到落实,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华桥、侨眷开始加强联系。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红河县邮电局派人到省州局学习国际邮电业务,并于1983年全面开放国际邮电业务,为华侨、侨眷使用邮电提供方便。一是收发国际邮件与金融汇兑。很多华侨为家乡亲人的生活、房屋修建、祖宗坟墓的修理等邮寄港币、美元、法郎等,从1956年以来红河县接到侨民外汇1000笔、平均每年近20笔。旅居东南亚的华桥,几经当地人的排华,经济上很多都贫困,所以经济上的交往范围就基本局限于互寄土特产上,如辣子、花椒、干笋柴花、土峰、布鞋、水烟筒等,有些包裹价值才是寄费的十分之一,如有一户侨属往美国保罗拉多州寄一支家乡普通水烟筒,价值才2元钱,但邮寄费就合人民币54.40元。二是开通国际报话业务。红河县邮电局开放国际电报电话始于1983年,通信设备逐步更新,载波电话、电传、自动中英文译码机等相继采用,近年来又不断改善相应设施,侨乡通信联络已没有国界和区界之分,很是方便。
如今,侨乡的电话普及率已不知翻了多少番,不少普通居民安装了固定电话,部分农村家庭也拥有了自己的固定电话。全县手机用户更是超过固定电话的总数,这些变化都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侨乡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感受着通讯事业高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的便捷,但是侨乡始终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马帮的历史已过去几十年,现在很多居民仍然和美国等其他国家中自己的亲人保持着联系,邮局也经常还能收到从美国、泰国、老挝等国家寄来的包裹及一些信件。“马帮”在红河,是永不褪色的文化,是永远的历史。这段历史与文化,给侨乡百姓的信息沟通打上了一道深深的烙印,成为侨乡特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侨乡信息传播的发展也始终与马帮、与侨乡、与侨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 启示——侨乡信息传播的变与不变
(一)媒介总是沿着不断完善的方向前进。不同阶段先后发展的媒介,从大处着眼,总是沿着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方向前进。“这些媒介基本上都是传播速度从慢到快、信息量从小到大、信息保真度从弱到强、信息符号从单一到多样。尤其是信息时代的新兴媒介,在各个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度。”[6]总体来看,地处红河岸边的“侨乡红河”,经济欠发达,信息闭塞,但媒介的发展仍然没有摆脱这个规律。目前,侨眷与国外亲戚之间的沟通交流基本以固定电话、手机等方式为主,有些甚至使用上了互联网,传播速度明显增快。以红河迤萨人当时赶马出去定居最多的老挝琅勃拉帮、川圹为例,正常情况下,当时赶马到琅勃拉帮一个来回要70至80天,到川圹要90至100天,即如果口传或马帮送信的话,至少要让家人苦苦守候这么多日子才能收到亲人消息,而现在电话、网络发达,可以随时进行沟通交流。
(二)传统书信在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仍有一席之地。在媒介变革过程中,新兴媒介必定在信息传播的快、好、广、多等一个或多个方面更加完善,但即使最原始的媒介,除非“一无是处”,否则就不会消失。书信这种侨乡人民最初的感情纽带,虽然从传播速度来说,已远远不及现在的广电和网络媒介,但仍发挥着很难替代的独特作用。如当年赶马外出,现旅居于老挝的马国泰,其与居住在红河县迤萨镇安邦村的亲戚马瑞峰一家的沟通交流,主要还是以书信形式保持联系。旅居法国的杨序初与目前住在安邦村的女儿杨粉金的沟通交流也主要是靠书信。
(三)不论使用传统还是新兴媒介,感情的维系与交流是侨乡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麦克卢汉说:每当新媒体后来居上,就将旧媒体挤兑为一种艺术形式,一如汽车时代的马车漫步,互联网时代的纸本阅读。传统并不代表绝对过时,创新未必总是彻底颠覆。[7]在媒介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马帮邮路消失了,但书信这种当时作为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的最佳媒介还在不断延续着,不少赶马人在国外重新组建家庭繁衍的后代,由于时间的变迁,很多都不能流利地使用中文,只能以书信形式维系感情。我们从现旅居法国的杨序初写给住在红河安邦村的女儿杨粉金的信中可见一斑。信中说:“粉金女儿,你的弟妹在国外共有12个,在法国9个,在美国一个,还有两个在泰国,全都是读外文,中文很差,所以要给你打电话,你们也很难交流,只能艰难写信,甚至信也不怎么会写。”目前,那些经过岁月打磨过的陈旧泛黄的一封封家书被侨乡人民的侨眷们视为艺术珍品保存了下来。如杨粉金老人就将家书用精美盒子好好封存着,作为一种历史和感情延续着。
其实,无论时间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幻,媒介如何发达,红河侨眷不管是使用传统的书信、电报、邮递,还是使用时兴的手机、互联网,其主要目的都是感情的联络与沟通,即使经济上有一些往来,如互寄一些物品等,但有些物品的价值还不足邮寄费的十分之一,这些物品也大都限于土特产,却带着侨眷们浓浓的亲情和当年 “赶马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边陲侨乡红河县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变与不变,或许也是中国陆疆侨乡信息传播的一个缩影。
[1]http://www.gqb.gov.cn/news/2010/0415/19113.shtml,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网站,2010-4.
[2]高泽涛.浅析云南侨乡文化成因、特征及建设[G].云南侨乡文化研讨会文集(未刊),2005:18.
[3]杨永平.马帮文化和云南侨乡学理论[J].学理论,2010,(10):143.
[4]红河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红河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编.侨乡迤萨[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151.
[5]红河县邮电志编纂办公室编.红河县邮电志.1990.
[6]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
[7]支庭荣.新闻界新一轮改革昭示着未来十年[J].南方传媒研究,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