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2013-08-15王淑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郑州450015
■ 王淑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 郑州 450015)
引言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限于文学和艺术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还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对不同文化形式和价值的重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保护也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当前,对体育非物质文化
(一)对保护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且意识淡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奥运会、亚运会。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世界体育文化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人包括体育工作者本身,都认识不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恶化、加速消亡的现实,更多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发展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上,而很少有人关注民族传统体育,认识不到传统民间体育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新的社会环境变迁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在对某一具体对象进行保护时,不能只顾及该事物本身,而必须连同与它的生命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一起加以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产生于传统社会,流传于民间,尤其是较为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我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村落、社区为基础环境的农业社会,随着现代经济文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农耕文化向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旅游等现代文明方向发展,传统体育依赖的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经济的改善与变迁是不可逆转的。因此,部分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保护中受到重大影响,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大难题。
(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利益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周边的社会生活大都被烙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将保护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分离的想法在实践中都会变得异常艰难。当前,出现了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是开发旅游或者是兴办其他文化产业的手段的现象,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是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而一旦这种生活方式被当作谋取利润的商品时,它的性质就改变了。
任何事情都有其合理性,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不能横加指责,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大多产于落后的民族地区与农村地区,对于群众来说,参与商业表演与经营是其改变贫困落后的重要途径,外界不能单纯以商业化的理由阻止群众为改善生计而做出的努力。在西部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离土不离乡的人,他们同样需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人们不能简单地为了让他们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某种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而固守贫穷。
因此,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某一特定对象需要及时保护甚至抢救与当地群众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发生矛盾时,就需要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尊重民族群众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努力。另一方面,在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最终还得依赖群众这一主体,必须在商业开发与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中寻求一个平衡点。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一)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原生态保护
在商品经济时代,文化的发展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进步才有生命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原封不动的,作为一种文化,就必然有其进化和变迁的过程。机械保护观的错误在于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抽象化,而没有看到它作为一种文化所应具有的变化过程。
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雷本认为:所谓原真性,是一种人的概念,其实原真性是在不断变化的。他指出认为变化就一定会使原真性丧失是一种荒谬的观点。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科恩指出:原真性不等于原始性,原真性是可以被创造的、变化的。根据他们的观点,可以说一种发生了变化的文化并不一定意味着丧失了文化的原生态性、原真性,也就是说原生态文化是一种可变的文化。
所谓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发展就是既有鲜明个性,始终保持自身特色,文化传统主线明晰,又常变常新,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体育文化。原生态文化可以流传千百年,发生多次的变迁、革新、涵化,但只要它依然保持固有的鲜明的个性特色又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原生态文化依然是原生态文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原生态理念,渗透着自然环境的原生态和文化的原生态因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在未被开发的地区,要不然就是在小范围传播,被开发出来且发展的很好的极少。在保护中不能破坏其所依赖的原生态的环境条件,而且又要充分地保留远古以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印记。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的理想形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中要追求的原生态发展观是对其时代特性最基本的体现。
(二)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的文化多元性保护
正如地球需要保持多种生物,即形形色色的基因、物种、生物群落,才能达到生物界的平衡一样,人类体育文化的正常发展也有赖于世界多种体育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流。正像宗教哲学家池田大作指出的那样,任何一种动物、植物、虫和微生物,不论它们多么微小而不引人注目,但它们本身都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对自然界任何一个生命体的消灭,是比烧毁图书馆更为严重的行为,因为这等于永远破坏了除它所具有的本能智慧外,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存在的智慧的源泉(池田大作,1990)。
这种自然生态的现象同样表现在文化生态上,当然也表现在体育非物质文化生态上。人类的每一种体育文化的形成都经历了若干年的积累,这些体育文化形态的信息库藏是其他体育形态所无法取代的。在西方体育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的今天,以西方竞技运动为中心的观念却正在使得世界体育文化圈急剧减少,当前我们正面临一个体育文化生态圈被破坏和体育文化资源与体育文化基因不断减少的现实问题。
在世界多民族、多元体育文化林立的历史上,一个民族的体育要生存与发展,从来必须有自己的体育文化根基和文化形象。同样一种体育文化要想存在与发展,也从来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根基,这就是我们所普遍承认的文化生长发育的文化生长基础。从生物学的角度说, 每一粒种子都含有基因和相应的特殊机制,借以控制遗传和表现基因特性, 因此, 实验室里培植出的再好品种拿到野外很快就会遇到各种天敌, 而能够真正保持生物物种生长活力的多种基因只存在于野生环境中(牛爱军等,2007)。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就像生物界中的生物遗传多样化中心一样重要,有一天我们人类体育文化面临一种来自自然界或人文界中的某种危机时,或许还要从这些最原始的体育文化中寻找应付的智慧。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总有一天我们要向落后国家学习的东西,将和我们今天教给他们的一样多(张基振,2009)。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元文化活动的财富。其内容的丰富多彩为举世罕见,它是名副其实的体育文化的基因信息库,它为探究体育起源和研究各阶段诸形态的体育文化提供了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具有难以衡量的价值。多样性的发展是体育乃至人类文化的必由之路,趋同化和单一化则代表着羸弱和衰退。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确立和坚持多元化发展的思路,为未来的中华体育做出贡献。
(三)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的动态开放性保护
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一种整体和联系的观点。中国人相信存有的连续性,这种观念是执着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里将生命过程看作一个自发自生的有机体进程,它表明了三个基本要点:即连续性、完整性和动态性。
体育非物质文化是一种“非断非常”的文化,所谓非断:就是指体育非物质文化不是那种只有变化,没有传承;只有变迁,没有灵魂;只有随波逐流,而无主脉的文化。所谓非常:即指体育非物质文化不是一成不变、僵死呆滞、没有生命活力的文化,而是常变常新、与时俱进、开放共融、不断创新的文化。体育非物质文化发展应跟上时代的进步才有生命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它一方面抛弃自身封闭、保守、僵化的东西,与其他形态的体育文化积极交流、共融,不断地吸收、消化它们优秀的东西, 将其纳入自身的体系,丰富、发展自己,同时也固守着自身的根,保持着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传承着自身优秀的东西,并向外传播它所拥有的精华,促使其他形态的体育文化也健康发展, 和其他体育文化一起形成世界体育文化和谐发展的氛围和健康的文化机理。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为如何根据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性进行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保护工作者都应该根据自己接触的程度和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得出科学的认识。期望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更多地得到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学术界的智力支持与促进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有关体育部门也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池田大作.21世纪的警钟[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兼与王晓同志商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
3.张基振.民间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潍坊国际风筝会经济效益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Z].2005.9
5.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
7.董胜美,梁同福,曹莉.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