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生?妥协?——评《觉醒》中艾德娜对父权社会的反抗

2013-08-15

关键词:觉醒凯特肖邦

刘 琳

(兰州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凯特·肖邦,一生共完成了一百多个短篇故事、两部小说以及三部短篇故事集,其中,尤其以小说《觉醒》而闻名。威拉·卡瑟早在1899年就曾评论说:“肖邦夫人的《觉醒》是一本小型的克里奥尔式的《包法利夫人》。”[1]P153肖邦作品中毫不吝惜言辞对女性性行为进行赞美,同时探讨了性与婚姻的关系。此外,关于家庭和冲破传统社会束缚追求自我的主题也经常出现在她的小说中。

一、小说的社会背景

《觉醒》成书于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过分严谨的教条行为依然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女人必须尊崇身为母亲的神圣责任,她们的使命是全身心地为家庭付出,为丈夫服务,当然,还要照顾好他们的孩子。整个社会充斥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受到这种思想的压迫,被看做是受人歧视的性别。在一个家庭当中,丈夫是主人,妻子只是丈夫的私有财产。然而,比男性的压迫更可怕的事实是:就连女性自己也觉得她们是无法控制情感、过于感性的低男性一等的性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女性想要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社会地位,那么她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争取经济的独立,做自己的主人。19世纪后半期,伴随着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女权运动以“妇女解放运动”的形式展开。这些运动鼓励女性走向公众场合,并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觉醒》正是出现在这样一个特定时期,它见证了女权运动的演变;表达了要求自治和自我实现的抱负。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逐渐显露自我,反对受制于传统刻板的女性形象;它标志着美国女性文学传统划时代的发展。

二、艾德娜的反抗

到19世纪末,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悲观地看,由于西方文明不重视自然的本质问题,因此正进入或已经进入到一种衰退的状态。艾德娜后来被当做新女性的模型,她的反叛就发生在这种危机的社会背景下,这个危机感深深地困扰着当时的美国人。新女性就被看做是这种危机的一个症状,她们提倡改变传统模式,遵从自然规律,首先从要求改变婚姻政策和孩子的抚养开始。但是与要求改变女性的传统角色比,还有更令美国人烦恼的事,那就是她们要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改变。“自我保护运动、与泰迪·罗斯福有关的对外面世界的狂热追求,再加上调整相互的信任度,这些都是为了重新振兴艾德娜希望推翻的自然价值观而做的世纪末努力。”[2]P59

(一)对父权制家庭的反抗

艾德娜成长在一个宗教信仰含糊不清的家庭。因为家人有可能在这个星期每天都在做“罪恶的事”,比如赛马或者赌博,然后星期天带着伪善的自我去“赎罪”。在艾德娜的意识里,宗教似乎与她的传统家庭结为同盟,所以她对基督教有种本能的厌恶,比如,她常常在教堂做礼拜时偷偷溜掉。从这个角度来说,艾德娜的婚姻也是一种对她那个具有双重标准的家庭的逃离。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将宗教描述成“让母性牺牲的教义”,而所谓“虔诚的信仰”只是“一半的人(女性)要向其他人的兴趣和活动臣服,要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忠诚全部献给身为母亲的职责”,然而,身为一位母亲和妻子,当艾德娜说她绝不为任何人牺牲,这令她的朋友阿黛儿大为震惊,要知道,阿黛儿可是有很强自制力的母亲的化身;艾德娜不想将丈夫和孩子作为自己生存的动力,但种种阻碍可能“迫使她往后的一生都得屈为自己灵魂的奴隶”(第39章)。[2]P59-84看到阿黛儿经历生产的“折磨”,一种强烈反抗天意的感觉占据了艾德娜的心。在她看来,这是“对自然法则的直接反抗”(第39章)。

(二)对性的反抗

事实上,小说一开始的描述中,女主人公艾德娜并不是一位独立自主的女性。作为有着强烈父权主义思想的克里奥尔人的妻子,艾德娜过着一种悠闲的贵妇生活,活在自己那没有目的、没有中心、没有终点的世界里。她的生活充满了幻想,她总徜徉在想象的海洋中。然而,一年夏天,当庞特里耶夫妇在格兰德岛度假时,艾德娜与岛上的几个克里奥尔人有了较深的接触之后,逐渐意识到她只是在完成社会和阶级强加于女人的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使命,她并非为自己而活。

随着在格兰德岛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艾德娜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艾德娜第一次真正的反抗就发生在她第一次学会游泳的那个夜晚。她的激情被芮芝小姐的音乐唤醒,她拒绝了丈夫让她进屋睡觉的要求,反而在外面的吊床上待到很晚。起初,庞先生还很不耐烦地叫她,但发觉艾德娜的坚决后,他便“带着温柔的口气,还有点请求的味道”。或许,对那时的艾德娜来说,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特殊体验,当时她还没来得及去想那到底是什么。她唯一想做的只是自己呆着,不愿顺从自己的丈夫。“她觉得自己的意志高涨,变得更坚决,更不屈服”(第11章)。艾德娜的这种反应可以看做是她对丈夫性要求的反抗,虽然文本中并没有明确表达庞先生的这种要求,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话中找到蛛丝马迹。“‘艾德娜,你在外面做什么?我以为你已经上床了。’”当庞先生一再要求艾德娜进屋睡觉时,艾德娜回答说:“我要呆在外面,我不想进去,也不准备进去。不要再那样子对我说话,我不会回答你的”(第11章)。这看上去下意识的话传达了艾德娜对父权社会的质疑。这也是艾德娜第一次直接向她丈夫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这意味着她精神层面的觉醒。当他们回到新奥尔良后,艾德娜先是坚决地与她先生分房,不再和丈夫睡在一起,甚至不再和他住在一起,她想表明她有选择和谁在一起的自由。

(三)对父权制下婚姻状态的反抗

然而,在克里奥尔人的社会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女性是被否定的,甚至女性自己都否定了最初的自我和自治的能力。而艾德娜对家庭的反叛也可以看作是对丈夫的私有财产的一种威胁,因为在男人眼中,女人就是他们的装饰品,是属于他们的,庞先生也不例外。当他看到被烈日晒黑的妻子时,“他看着太太,好像心疼一件遭到损坏的财产”(第1章),他心疼艾德娜首先是因为她是他的一件财产。甚至艾德娜爱着的罗伯特想的也是要拥有她,把她当做自己的所有物。当罗伯特吐露他对艾德娜的渴望时,说:“我心中只有一个疯狂的念头,那就是你不知如何变成我的太太”(第36章)。因此,当艾德娜表示不需要庞先生给她自由时,罗伯特是那么困惑、担忧。艾德娜声明说:“我已经不再是庞先生可以任意或留着或丢弃的财产之一。我自己会选择我想要的。万一哪天他说:‘罗伯特,给你啦,祝你们快乐,她是你的了。’我一定会笑你们两个”(第36章)。艾德娜明确表示她不做“任人处置的财产”,不做任何人的附属品。“艾德娜价值形式的转变体现在她放弃了妻子责任和义务,比如:拒绝和丈夫的性行为,拒绝承担身为母亲的角色。”[3]P213

三、艾德娜艰难的自我实现之路

格兰德岛的生活点燃了艾德娜强烈的自我意识,她要做自己的主人。最终,艾德娜决定背弃传统,不再做笼中的金丝雀。但是书中处处暗示了艾德娜最终的命运。芮芝小姐对艾德娜说:“想要飞越传统和偏见的小鸟得要有强壮的翅膀”(第27章),但是小说里充满了折断了翅膀、摔断了腿,无法飞翔的小鸟的形象。所以,艾德娜学会游泳之后,似乎她有限的能力得到了一点弥补,可她仍然无法抵抗洋流的力量,不能逆流而上。在她的绘画中也能发现同样的痕迹:“天气灰暗多云的时候,艾德娜无法工作,她需要太阳才能使心情丰润成熟”(第25章)。像月亮一样,艾德娜缺乏自己创造光和能量的能力。另外,尽管艾德娜将自己从家庭琐事中解放了出来,离开了丈夫的房子,她还是投入了爱情的罗网,因为罗伯特而极度痛苦。当然,罗伯特也爱着艾德娜,但是他摆脱不了传统的包袱,害怕冒犯到她身为人妻的身份。其实,罗伯特本质上和庞先生没什么两样,他也希望艾德娜成为完全属于他的、忠实于他的妻子。可以说,罗伯特是另外一个庞特里耶先生,他也不了解艾德娜对独立的渴望和不想被任何人拥有的心态。和艾德娜不同,罗伯特最后临阵脱逃了,只留下一张字条:“我爱你。再见了——因为我爱你。”(第38章)。最终,对社会、对罗伯特彻底失望的艾德娜回到格兰德岛,走向了大海,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的评论家认为艾德娜的自杀是一种戏剧性的行为,是一种不理性的反应。这种结局“中和”了她的反抗,是肖邦满足维多利亚时代读者的一种方式。然而,还有一些批评家对于艾德娜的死持积极态度,他们把它看做一种自我肯定的行为,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行为。在小说最后的叙述中,艾德娜脱去了所有的衣服,以此来表示她摆脱世俗枷锁、寻求解放的决心。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她才能使自己的外在更接近真实的自我,因此,艾德娜宁愿自杀也不愿放弃才苏醒的自我,宁愿进入一个充满自由和解放新世纪也不愿在现实世界做男人的奴隶,这是她对父权社会的控诉,对自我的追求。同时,艾德娜选择在海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社会角色抛弃,而大海可以给她更广阔的天地去重塑女性身份。

[1]Culley,Margaret.Edna Pontellier: “A Solitary Soul” [J].in Margaret Culley ed.,The Awakening: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New York:Norton,1976.

[2]Gilmore,Michael.Revolt against Nature:The Problematic Modernism of The Awakening[M].in Wendy Martin,ed.,New Essays on The Awakeni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Stange,Margit.Personal Property:Exchange Value and the Female Self in The Awakening[M].in Nancy Walker,ed.,Kate Chopin:complete,authoritative textwith biographicaland historical contexts,critical history,and essays from five contemporary critical perspectives.New York:Bedford Books of St.Martine’s Press,1993.

[4]Stanton,Elizabeth Cady.The Solitude of Self[M].in Cady Stanton,Susan B.Anthony,ed.,Correspondence,Writings, Speeches.Ellen Carol DuBois:Schocken,1981.

[5][美]凯特·肖邦.觉醒[M].杨瑛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6]甘文平.艾德娜觉醒了吗?——重读美国小说家凯特·肖邦的《觉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513-516.

[7]韩锐.艾德娜的觉醒——评凯特·肖邦之《觉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1):62-64.

[8]李静.“觉”而未“醒”的艾德娜——从女性主义解读凯特·肖邦《觉醒》中艾德娜的觉醒[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觉醒凯特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凯特数码印花
凯特数码印花
凯特数码印花
凯特的小店
肖邦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