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本《玉篇》管窥六朝词语历史演变
2013-08-15周凤英
周凤英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学科部,河南 商丘 476000)
南朝梁顾野王撰写的《玉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楷书字体编纂而成的字典,是《说文解字》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字书。后来顾野王原本《玉篇》失传,直至清末民初,在日本发现了基本保存顾本原貌的唐写本残卷,使今人有幸得窥原书之一二。原本《玉篇》虽为残卷,但研究价值巨大,一经问世便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鉴于此,我们以原本《玉篇》为切入点,选取几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历史发展的视角进行考察。
一、繖
繖:《东观汉记》:“时大雨,上骑持繖盖,从百余骑。”野王案:繖即盖也,《诸葛亮集》“不得持乌育及慢,但持繖”是也[1]121~123。(原本《玉篇·纟部》)
《说文》:“葢,苫也。”与“盖”字同,本指盖屋的茅苫,又泛指用茅草之类编的草苫子等,由于“盖”可以覆盖在物体或人身上,所以人们常用它来遮风挡雨避日。先秦多有其例:
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暑不张盖,寒不衣裘,所以程寒暑也。(《淮南子·兵略》)
《说文》无“繖”字,先秦典籍及《史记》均未见其用例,可知“繖”字后出,《说文新附·纟部》收此字并对其释义:“繖,盖也。”[2]663~664“繖”又作“伞”,《一切经音义》:“繖,或作伞,俗字也。”《集韵·缓韵》:“繖,或从巾,亦作伞。”《广韵·旱韵》:“繖,丝绫,今作繖葢字。”这些字书的记载嫌晚,其实早在六朝时期,顾野王在原本《玉篇》中就已收“繖”字,并加“野王案”对其进行特别释义,指出新词“繖”与旧词“盖”之间的联系。
根据“野王案:繖即盖也”可知,六朝已经把新词“繖”作为旧词“盖”的同义词来使用,且新词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六朝用例有:
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繖,故因名之曰繖子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
遇雨,请以繖入。(《晋书·王雅传》)
(王籍)有时途中见相识,辄以笠繖覆面。(《南史·王弘传附王籍》)
由于“繖”和“盖”语义上的共同性,在新旧词的过渡时期,人们经常将它们连用或换用,其例有:
《通俗文》曰:“张帛避雨谓之繖盖。”(《太平御览·卷七〇二》)
人人敬心,各脱上服及羽仪繖葢,遥掷火中,以助阇维。(法显《法显传》)
王妃出则舆之,入坐金床,以六牙白象四狮子为床,自余大臣妻皆随,繖头亦似有角,团圆下垂状似宝葢。(后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五·城北》)
故而,慧琳在《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一“繖盖”条下云:“盖亦繖也,案繖盖者一物也。”但是它们在形制和外观上还是应该存在不同之处的,“繖”是用杆子挑着的“盖”,后来,对“繖”改进,变得可张可合,《正字通·人部》:“伞,御雨避日,可以卷舒者。”这就与我们今天使用的“繖”相差无几了。可以说“繖”与“盖”在语义上是“浑言则同,析言则异。”
二、消
消:《周易》“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是也。野王案:消息犹斟酌也,又《缷驿传》“声闻上曰消息”,《魏志》“遣出国传消息,为贼所约”是也。(水部)
首先,在“消”字下的“野王案”中,顾野王把“消息”作为一个词头看待的,这透露出六朝时的“消息”已经显示出由短语固化为词的倾向;进一步考察释语可知,“斟酌”即“考虑、度量”义,表示一个单独的意思,这说明被释词“消息”二者共同表达一个独立、完整的意思,这个意义是“消息”的整体义,而不是“消”和“息”两部分的简单相加。因此,可以说“野王案”已经把“消息”作为一个词语来训释了。但是,顾野王把“消息”解释为“斟酌”义,这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息”的“音信、讯息”意义相差甚远。“消息”由短语凝化为词的变化过程中,其语义都有哪些变化,固化成词后,是否产生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外的其它意义呢?这促使我们对“消息”词义的发展变化进行全面考察。
《说文》:“消,尽也。”《释名》:“消,削也,言减削也。”例如:
此膏烛之类也,火逾然而消逾亟也。(《淮南子·原道》)
“息”为“滋息,生长”义,《释名·释言语》:“息,塞也,言物滋息塞满也。”在先秦时,“消”与“息”常常组合成并列短语一起出现,表示“事物的衰退和增长”的两种状态。例如: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周易·卷九》)
后来,二者逐渐固化为词,意义也发生变化,“斟酌”义就是“消息”的一个新义,它最早见于东汉文献中,例如:
且各消息其意,不知天君闻之。(《太平经》)
六朝用例增多,例如:
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伤寒杂病论注释·平脉法第二》)
大率用水多少,酘米之节,略备春酒而须以意消息之。(《齐民要术·笨曲饼酒第六十六·作頥酒法》)
疗疾者要须别引消息用之耳。(《水经注·卷十三·漯水》)
有立法使人从之之能,有消息辨护之能,有徳教师人之能。(《人物志·卷中·材能第五》)
党务从容消息之。(《颜氏家训·文章》)
当然,在由短语凝固成词的过程中,“消息”还产生了“斟酌”义之外的其它意义,例如“情况”、“音信”等义,这些意义和“斟酌”义在当时是并行使用的,而且似乎比“斟酌“义的使用更普遍,六朝时期的用例有: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澘然流涕。(《世说新语·捷悟第十一》)
君若相见,令知消息,回问姓字,曰我吴郡麻子轩也。(《异苑·卷六》)
通四远消息。(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四》)
遂扣树,自称姓名,从长安还,欲启消息。(《搜神记·巻四·胡母班》)
六朝以后,“消息”的“斟酌”义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其用例多见于医书,且相当一部分用于固定结构“以意消息”中,如《外台秘要方》和《备急千金要方》中“以意消息”就使用了32次,而在反映口语程度较高的文献中,几乎见不到用例,“消息”的“斟酌”义逐渐走向消亡;而与此同时,“消息”的“情况”、“音信”义的使用更为普遍,用例大大增多,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消息”的基本义。
三、辄
辄:《汉书》:“上书言宜辄百问状。”野王案:辄犹专辄也,又曰“每有水旱,辄自素食”是也。(车部)
《说文·车部》:“辄,车两輢也。”作副词时,有“每、总是”和“即、就”义,先秦即有用例,例如:
号不相应者,伯长以上辄止之。(《墨子·号令》)
自汉以降,“辄”的“每”、“即”义普遍使用,用例甚多,此不再赘举。“野王案”为我们记录了“辄”的“专辄、擅自”义,这是“辄”的新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车部》:“辄,凡专辄用此字者,此引申之义,凡人有所倚恃而妄为之,如人在舆之倚于輢也。”“辄”的“擅自”义的较早用例见于六朝时期,但是用例较少,其例有:
并州以常宪禁招,招以为节将见围,不可拘于吏议,自表辄行。(《三国志·魏书》)
每入库检阅,必语妻子云:“此是官物,不得辄用。”(唐·李百药《北齐书·列传第十二》)
与“辄”的旧义“总”、“即”义的大量使用相比,“擅自”义的例子还是相当少的。但是,顾野王在“野王案”用“专辄”解释“辄”的“擅自”义,这是一条非常值得注意的释语,它说明顾野王是把“专辄”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同时,我们看到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在为数不多的表示“擅自”义的“辄”字用例中,“专辄”并用的例子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
敢引覆餗之刑,甘受专辄之罪。(《晋书·刘弘传》)
事无大小,动皆咨启,八州之政,罔一専辄,尊上之心,足贯幽显。(《宋文纪·谢晦》)
今不启吾知,复专辄作者,后有所闻,当复得痛杖。(《南齐文纪·高帝·敕庐陵王子卿》)
金花则金傍作华,窓扇则木傍作扇,诸如此类专辄不少。(《颜氏家训·书证》)
未敢刑戮,专辄之失,罪合万死。(《北齐书·列传第二十六》)
因此,通过考察原本《玉篇》“野王案”的记载和六朝语料,可以看出“专辄”在当时表现出一定的凝固成词的倾向,这与中古汉语的发展事实是相符合的。
结语
中古汉语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因此,这一时期词义演变轨迹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通过原本《玉篇》中几组词语的考察,我们不仅有助于对这些词语的历史考察,而且进一步印证了六朝语言的特点。如,新词大量出现、双音节短语逐渐凝固成词等。通过原本《玉篇》“野王案”的考察,我们可以发掘双音节短语固化成词的一些线索,如“消”、“辄”等就是生动的例证。同时,六朝时期是中国社会、文化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人们创造了大量的新词以满足交际需要。为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这些新词,顾野王在原本《玉篇》中对于一些新词进行了特别说明。由此可以看出,以原本《玉篇》为切入点,考察词语的历史演变,进行六朝语言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它将有助于了解一些词语在六朝时的存在状态,从而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六朝的词汇系统,进而促进汉语词汇历史研究的深入。
[1]原本玉篇残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许 慎.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