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党的新的指导思想

2013-08-15王朝晖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经济社会马克思主义

王朝晖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商丘 476000)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8这是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新认定,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一重要论断是根据世情、国情、民情新变化,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根本性问题作出的新的科学回答,表明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应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南。

一、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社会发展的规律、理念、方式设定上,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化与当代化的发展方向。同时,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是唯物史观关于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即是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阶段,反映着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明确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主题。并在十八大报告中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原创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灵魂,必将以重大历史性理论贡献载入史册。”[2]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依据,那么毛泽东思想就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理论来源,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便是科学发展观的更为直接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其共同的“脉”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递“进”是同一项历史使命侧重点不同的探索。可以这样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放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范围来审视,科学发展观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总之,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二)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阐释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阐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新”,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最大亮点和历史性贡献。十七大我们对科学发展观地位的表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在一起,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经过十年的探索验证,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受起了考验。也就是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唯有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个“新”,就是进一步阐释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十六个字的精神实质的表述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掌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从我国实际出发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推进实践、理论、制度等几个方面的创新;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才能保证发展的科学性。也只有坚持这些方面,才能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提供实现的平台,才能体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宗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的论述贯穿了整个科学发展观内涵,凸显了以人为本这个“灵魂”,更加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必须切实增强实践自觉

(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所以,发展还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并且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中国现今问题的钥匙。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然,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而是科学地发展。十八大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1]20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唯有此,才能增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自觉,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动力支持。

为什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实事求是地讲,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换句话说,还没有真正做到科学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官员盲目攀比经济增长率,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使片面狭隘的观念排斥了科学发展的理念。第二,政策措施不到位。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体现在一个“活”字上,不同的地方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第三,相关机制不完善。科学发展需要在决策、评价、监督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机制,从机理上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显然,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十八大再次重申科学发展这个时代主题,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二)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十八大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5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任何发展,最终的价值指向都是人,否则,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以人为本就是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把以人为本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为此,我们要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重要的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去,也就是在实践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以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作为是否发展的标尺。很明显,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很好地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也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1]9“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内在统一的,其中,经济建设是核心,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它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这给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即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诸方面和谐发展,坚决反对只重经济指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3]。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诸方面协调发展,促使经济社会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在可持续性中达到有机统一。

(四)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现阶段城乡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影响全局的突出矛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发展的协调性。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充分调动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9-13

三、结语

目前,我们的重点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以科学发展的理论不断增强实践自觉,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成熟,也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作为党的新的指导思想的价值。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温 源,张玉玲,毕玉才.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代表热议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12-11-12(2).

[3]任仲平.转变,现代化历程的关键性突破:从十六大到十八大(下)[N].中国青年报,2012-11-08(01).

[4]秋 石.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J].求是杂志,2012(18).

猜你喜欢

中国化经济社会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