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悲剧原因分析
2013-08-15范宏宇
范宏宇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一、引言
亚瑟·米勒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推销员之死》奠定了他作为美国当代杰出剧作家的地位。当这部剧第一次被搬上舞台的时候,戏剧的主人公,旅行推销员威利·洛曼被公认为是美国普通人的代表。这部剧描述了威利最后几天的复杂的生活。它也是关于在美国成功的神话的。它以两个维度进行:一个是从上周一晚上他回家到星期二傍晚他自杀二十四小时的现实生活;另外一个是他几十年的记忆。威利的两个儿子都三十岁了,但都一事无成,大儿子比夫不愿做普通工作,二儿子爱慕虚荣,只知道吹牛,沉溺于女色。威利六十三岁了,却失业了,于是他撞车身亡,期盼着两万美金的人寿保险赔偿能解决经济问题,给他的儿子个发财的机会。然而,他的幻想却在冷冷清清的葬礼中结束了。小说中,威利总是处于对过去的幻想中。他精神恍惚,意识总是回走于现实和过去。过去与现在,幻想与现实糅合在了一起。
威利·洛曼在处理工作家庭的关系上失败的,这也说明他不仅仅作为推销员,而且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通人也是失败的。他的悲剧来源于他的个性和社会力量。
二、外部因素
(一)美国梦的破灭
传统意义的美国梦是指美国是一片给予所有人机会和平等的自由之地。人们相信无论贫富,都可以通过节俭和努力工作来实现美国梦。但是,随着十九、二十世纪的工业化发展,美国梦的承诺也发生了变化,被一种成功可以通过“交友和影响别人的方式”获得的哲学想法所替代。可以说,每个人通过卖某种东西而谋生,例如,教师通过销售知识谋生,手工艺人卖技能。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销售员,无论他卖什么,他的成功依靠他销售的能力。为了在工业化文明中成功,推销术很必要。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出现的职业,推销员也有美国梦。威利就希望自己能受到社会的尊重,能够赚到大钱。而他的销售能力不高直接导致了威利·洛曼工作的失败继而使得他不能与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即使他失败了,他仍然认为做销售是一个人致富的好办法。威利从来不知道自己是谁,他真正需要什么。
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的时候 (也是作者亚瑟·米勒年轻的时候),成百万上千万的人们公司倒闭,失业,失去了存款,失去了家园。大规模的失业,食物、衣服、住所短缺是经济灾难的结果。大萧条削弱了美国人对他们的感情依托,包括美国梦。致富的梦想变成了幻想甚至是可怕的噩梦。威利是一个成功梦想的虔诚的笃信者,还不能从美国梦带来的毁灭中逃出。尽管生活在残酷的世界,那里现代文明令人窒息,威利从来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个现实,仍然在梦想着成功,生活在幻想和谎言中。(常耀信1990:398)美国梦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变化在变化,但是威利仍然活在他自己的梦中。无法避免的是,由于他不能实现他的梦,他的梦成了他的梦魇。美国人对致富赚钱的盲目痴迷毁了他以及和他一样的人。
更多的时候,威利生活在妄想的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中,他不能忍受现实,大脑经常处于混沌的状态。当他意识到他不能实现他的愿望了,威利结束了他的生命来保证他的最后的愿望,即让比夫用保险费继续实现他没有实现的愿望。他选择死亡不是因为生活负担太重和罪恶感而变得不可忍受,而是认为那是实现美国梦的一个办法。
(二)社会环境
人类可以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不可能把自己和社会大环境隔离开而生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人类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他所有的价值和想法都源于社会环境。
1.拜金的社会
当时人们盲目地追求物质财富。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威利的成功是通过美元来衡量的,“真有趣,你知道,”他和他唯一的朋友查理说道,在所有的公路,火车,约会,这些年来,你落了个死了比活着还有价值的下场。”(英若诚1999:252)他认为,由于能获得两万美元的保险费,死亡也是获取成功的手段。他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对于他来说,金钱比生命更重要。
2.冷漠的社会
“街上满是小汽车。整个街区没有一丝新鲜空气,草不在生长,你也不能在后院种胡萝卜。”
“人更多了。他们毁了这个国家,人口多得失去了控制,竞争令人疯狂。闻一闻公寓房子散发出的难闻的气味。另外一边还有一个,他们怎么能搅打奶油?”(英若诚1999:22)甚至有顽强生命力的草都不能存活,那对于生活在冷漠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的普通人要想生活下去更为艰难。但是威利并没有推销员的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来成功,他无法逃离被无情的世界吞没的命运。
威利从霍伍德那儿受到的待遇也体现了社会的冷漠。当威利年轻的时候,他为瓦格纳公司打开了象祖先开辟新英格兰地区一样的市场,并且为它忠心耿耿的服务了三十六年。现在,那个雇主的儿子,霍伍德接手了这家公司,对威利所做的贡献没有任何感激之情。相反,由于威利年龄大,业绩不如以前而不受重视,霍伍德拒绝了他调回办公室以清闲些的请求,剥夺了他的稳定的薪水,给他的只是新手级别的佣金。霍伍德关心的是威利现在能为公司做多大贡献,而无视之前威利把他大半生的热血都献给了公司。威利还得养活一大家子人。威利只得秘密地从查理那儿借钱,为了向家人隐瞒他挣的钱已经不够养家的事实。
霍伍德代表的是现代企业的冷漠,世态炎凉。战后经济发展,但社会道德沦丧,表现为精神荒原。他最后一次去找霍伍德的时候,他被解雇了。他再也不能忍受了,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重压之下,他彻底崩溃了。
三、自身因素
(一)关于自己受欢迎的妄想
威利一直在为实现美国梦而不断努力。但是,社会偏爱那些努力工作,在某些方面掌握知识和技巧的人。对于推销员,更要掌握一定的推销术。但是,威利很天真地相信如果一个人是受欢迎的,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那就没有他得不到的。由于他一直抱有这种幻想,他就脱离实际得认为比夫能在商界成功,幼稚地厌恶伯纳德,认为他是个无用的人。查理举了J.P.摩根的例子向他说明成功的商界人士不一定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倔强的威利从来没有把不可靠的美国梦从他的头脑当中去除:他认为在商界,一个人若有个人魅力就能获得物质财富。他不断地担心别人是怎么看他的,把他没能获得成功归咎于许多表面的个人特质,不够有人缘,如他的体重,人们不把他当回事,他说的太多。威利不能冷静地意识到只有人们无怨言地努力工作,最好是做他们擅长做的工作,他们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他仍然没有意识到美国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已变成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他固执地相信他那扭曲的美国梦,当一切都没有按照他所期望的发生时,他也没有适时地反省改正。
另外,他把他的不切实际的信念传给了他的儿子,使得他们在白日梦中等待成功。他们订立的目标总是太不切实际。威利没有引导他们去了解自己的长处,才华所在,而是不加考虑的强迫他们去到商业界工作。开始的时候,比夫即使是在做他在行的户外劳动,也被灌输了这样的想法。他不满意,也不快乐。就像哈比描述的,比夫没有以前有自信了。
同时,比夫和哈比没能挣到钱使得他们的父亲很失望。两个儿子是他的希望,他不能看着他们不成气候。威利本身对自己的推销的失败就很泄气,再加上儿子们的失败,他无法承受了。威利不想着让两个儿子做他们有天赋的在行的工作,而是不惜一切代价给他们留一些钱。长期生活在心理重压下,威利心理逐渐失衡,常出现幻觉。在他的短暂的回忆中,他才能逃离残酷的现实。
(二)虚荣心
1.不了解自己
威利对自己的期望总是和他的实际相悖:一个平庸的推销员妄自尊大,且对世界的想法很过时。他看不起木匠,不承认自己在那方面的才干,而是无怨无悔地追求销售这份工作,而他对这个没有技能,也不懂专业知识。威利一生都在与他理想的自我在斗争,一直不能正视自己的无能,直到他没能成为理想的自我,他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后,他自杀了。
2.盲目自信
由于威利相信他很受欢迎,自命不凡地认为他和他的儿子们都优于别的人,包括他的邻居。查理好心给他找了份工作,每周五十美元,尽管他被解雇了,急于找一个工作养活全家,但他不仅断然拒绝了查理,还骗查理说他找到了工作,只因为那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还在愚蠢地维护自己的自尊。
威利不仅不愿意接受现实,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没能力,还轻视贬低别人。他宣称,“查理不受欢迎。他受欢迎,却不是特别受欢迎。”还鄙视伯纳德在学校可以获得高分数,在商界却不一定成功。
(三)缺乏道德
在这部剧中,很明显,威利把钱看作对儿子表达爱的最重要的事,而不重视那些非物质的东西,如道德准则、教育。威利缺乏道德良心,还把他的错误的道德思想传给了他的儿子,正是他们的不道德毁了他们的生活。威利不仅仅让伯纳德在考试中作弊,还鼓励他的儿子从附近的建筑工地偷木材、生活用品,另外,还能接受他们的不道德的行为,帮助比夫寻找偷盗的借口。比夫偷了一个球,威利这样说,
威利:(阻止了他们的争论,对哈比说)当然,他已经用那个普通的球获得了联系,难道不是吗?(对比夫说)教练可能会祝贺你的主动。
比夫:哦,他一直在祝贺我的主动,爸爸。
威利助长了他们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致使比夫三十几了仍然一事无成。威利在波士顿一家旅馆对妻子琳达的不忠行为也被比夫发现了,毁掉了威利在比夫心中的光辉的形象,比夫放弃了数学的补考机会,从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这也导致了比夫对父亲的不信任,不尊重,变得放纵,自暴自弃。
威利忽视了道德教育,后来尝到了它的负面效应的苦果。尽管他们许诺说要邀请父亲吃晚饭,他们没能兑现诺言,在餐馆抛下父亲。假如他们能和父亲多交流,为他表达更多的关心,威利可能会更珍视他的生命,而不会为了两万英镑而自杀。
四、结论
威利·洛曼的悲剧是美国现代社会令人心酸的又无法摆脱的不幸。尽管有一些人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社会已经失去道德,人们变得精神空虚,没有人情味。当没有道德,不负责任,不现实的人遭遇无情的社会的时候,悲剧就发生了。“资本主义所有的矛盾归结为现实和梦幻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人类生存也便成了最大的悲剧:理想虽然美好,却经不住现实的冲击;安于现状,对现实妥协的人只能是行尸走肉,但总想把理想转变为现实的人只能是悲剧性的人物。”(张玉书:449)这部剧对人性的关注,是它在舞台上受观众欢迎的最大的原因之一。
[1]阿瑟·米勒著.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9.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3]马可云.一位普通美国人的悲剧原型——论《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悲剧形象[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35-39.
[4]明艳.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浅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悲剧[J].考试周刊,2007,(39):142-143.
[5]童明.美国文学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张玉书.20世纪欧美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Bigs by,Christopher,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rthur Mille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