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老子《道德经》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启示

2013-08-15黄义华

关键词:寡欲不争道德经

黄义华

(中共抚州市委党校,江西 抚州 344000)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圣典,其内容博大精深,《道德经》中蕴含着一整套中国式的管理学体系,其中的管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反复锤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其不朽的价值。

管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可以顺应自然界的和谐规律来参赞天地之化育,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道德经》提出了“道法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等一整套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学基本原理,并发展出了一种体现东方智慧的管理哲学思想。

一、《道德经》强调的管理学基本原理

(一)“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最基本的管理学原理

《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所谓自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无恃无待,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的和谐。这说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管理要顺人之性而进行,违反人性的管理最终得不到广泛的支持,因此,“道法自然”成为《道德经》关于管理学的最基本的原理。

(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德经》关于社会管理的基本态度

“道法自然”,要真正进入或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为,反对违反规律的主观妄为。例如世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四季分明的地方,人们不能违背这一规律,试想如果冬天去插秧春天去收粮,不但不能收获,还有损失。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无为”作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道德经》中的自然、无为思想,体现了道教对社会政治和处世修身的基本态度,也体现了具有道教特色的管理思想。

《道德经》谋划了一种和谐的、舒畅的社会发展前景,使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像天地万物那样调适畅达,各得其所。并指出人们如若能法道之无为,治身则有益于精神,治国则有益于国家。应该说,这同样也是管理学所应追求的境界。在我国历史上,汉初以黄老无为思想治理天下,取得巨大的成功。汉高祖在立国之初,命陆贾论说秦失天下的原因。陆贾著《新语》,其《无为》篇中指出,秦朝时,法令逾严而事逾烦,事逾烦而天下逾乱,这就是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就主观上来说,秦朝统治者并非不想使天下统治的井井有条,但是,它的错误在于统治过于残暴,管理违反人性之自然,用刑过于严酷。所以,陆贾向刘邦提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人的行事也应该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此即所谓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老子之道。当然,在顺应自然的同时,还要辅以人为,这里的人为并不是主观妄为,而是顺事物之本性而行,法事物之规律而动,把自然与人的作为结合起来就是无为而治。在《道德经》看来,按照道之“自然”、“无为”的本然之真来设计人们“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应然之善,就成为其管理哲学的一个基本着眼点。

二、《道德经》精神对于现代管理的意义

《道德经》不仅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学基本原则,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决策操作方式。《道德经》对现代管理的指导作用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深入发掘:

(一)《道德经》所体现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和谐精神对现代管理的意义

《道德经》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道生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是整个宇宙的法则。阴阳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呈现出大化流行的动态过程,生生不已,变化日新,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阴与阳的协调并济,相反相成。阳之性为刚健,阴之性为柔顺,阳之功能为创生,阴之功能为成全。阳居于领导的地位,阴居于从属的地位,此二者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彼此感应,这就是宇宙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阴阳既相分,又相合。阴阳相分,各正其位,在结构上体现出一种有层次的正常秩序。阴阳相合,生机盎然,化育万物,在功能上表现为一种融洽无间结为一体的和谐。阴与阳的位置有分有合,同时满足了秩序与和谐的双重要求。人类社会的组织要效法宇宙自然的法则,不仅要强调阴阳之分,也要强调阴阳之合。所谓管理行为,其实质性的含义也就是尽可能地在阴阳之分与阴阳之合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阳居于领导的地位,遵循中正的准则,阴服从阳的领导,诚心配合,阳刚发挥创始、主动和领导的作用,阴柔发挥完成、实现和配合的作用。二者的作用虽然不同,却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当它们结成一种刚柔亲济、阴阳协调的系统,组建为一个稳定有效能的管理机构,我们的管理工作才能做好。管理工作者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自视清高,更不能脱离群众,而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如果我们管理工作者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不把他人和群众放在眼里,这就很难了解群众的心声,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一个不了解群众和麾下人心理和想法的领导,想在群众中建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形象,那是不可能的,目前,我们有些机关、部门、企业管理机构层次不清,职责不明,上下掣肘,功能失调,在工作中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率,完成预定的计划。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在管理工作中违背了阴阳和谐的原则。

《道德经》所宣传的和谐思想,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善于团结他人,不存偏见。要化除成见,求同存异,处富贵不自大,成功名不自居,对于善良的人,我以善相待,对于不善的人,我用善来感化他,使之改恶从善,这样就能消除隔阂,人与人相处能够和谐融洽。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管理工作。

(二)《道德经》所体现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宽容精神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道德经》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道”化生万物,以自然无为为法则,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且从不因为是万物生化的主宰者而居功自恃,不索求任何报答,毫无一点私自之欲,始终保持以清静为本,柔弱为用,且具有江海一样的胸怀,虚怀若谷。《道德经》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海之所以能成为海,就是因为其善下、善于容纳。《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宽容”、“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在管理活动中,我们的管理工作者对于自己的同事、下属等要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嫉妒,要多一些交流与沟通少一些傲慢与偏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领导者管理能力的高低,个人素质的好坏,对一个部门的整个工作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领导,可能妙手回春,使单位的工作焕发生机;相反,一个坏的领导也可能将一个运作正常的单位工作推向绝境。因此,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对自身的修养决不能等闭视之。通过《道德经》一个优秀的领导要取“道”之“利他”、“柔顺”、“不争”之意,宽厚博大,柔顺而不优柔寡断,当然这需要管理者有心怀大度的宽容精神和柔弱不争的处世思想。

《道德经》贵柔弱、尚不争。谈到柔弱不争,有人会认为这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其实非也,柔弱、不争是老子处世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道教教义的基本内容。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胜不是靠战争的目的达到,而是靠“善”的力量。世间最善最柔弱莫过于水,水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没有什么能够比的了它的,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都离不开它。道教主张的柔弱不争就是把这种慈母之善灌输到好争者的心中去,使其感受到道的施予,感受到道的温暖,并从中潜移默化地教化人们改恶向善。对于柔弱的水而言,在它柔弱的背后,也有坚强的一面,它能把坚硬的石头经过积年累月腐蚀后一点点地击穿,我们在大海边看到巨大的石头失去棱角,无不是水的力量所致。这就是它软弱背后的坚强。治理国家能以柔弱之心善待天下百姓,则无坚不摧,无事不成。当你行善积善到一定的程度,那时想成就自己的事业才会被别人信服而接受。这对于我们现代的管理工作而言,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三)《道德经》所体现的“清静”、“寡欲”的修养精神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就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灾祸的发生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欲”。所谓寡欲,就是要求人们对世俗的名利、声色、财货的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用极端的行为去猎取,不要有非分的念头和过分的奢求,嗜欲过重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复杂人际关系,成为社会恶害的根源。要以“清静”、“寡欲”作为行为准则、最终达到“道常无欲乐清静”的最高境界。

少思寡欲不是无欲,而是少欲。人要维护自身生命的需要,没有一点欲望也不行,从某些方面来说,没有欲望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人有欲望,但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有些管理者一旦处于领导地位,就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纵欲妄为,认为人来到这个世间,如果不能尽情满足自己的所有欲望,就白来了。所以,他们只要有机会就贪;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感官上的满足,就不惜违反党纪国法;在工作上则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生活上则奢侈腐化,败坏党风、民风,认为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其实,“咎莫大于欲得”,老子教人知足常乐,也告诉人们欲望是无止境的,不要无休止地去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如果管理者对于自己的七情六欲不加以节制,就小的方面讲可能败坏自己的性情,从大的方面讲就可能因追求欲望的满足而违法乱纪,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样,就可能走向原本要“厚生”的对立面,反而不能终其天年而夭折,如成克杰、胡长青之流,就是如此。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清静”、“寡欲”只是图修道者图个人的清静。其实并不是这样,“清静”是道的本性,清静是一种功夫,是一种境界。“清静”要求我们不论身处于什么环境之中都要身心一尘不染。试想一个领导者,不能做到身心的清静,受各种欲望的影响,使自己的身心沾染上不良的习气,受各种欲望的诱惑,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的领导,更有些心怀不轨之徒认为自己好不容易爬到领导的位置或管理财务的大权,何不趁此机会捞他一把,结果必然是弄了个身败名裂,为人所不耻。所以,领导者若果能从老子“清静”、“寡欲”思想中汲取营养,积极修养自身,做到身清如明月,心静似白云,或心怀真善美,两袖不染尘,牢记“给予”永远比“索取”更令人愉快,多奉献,少索取。这就能体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以这种精神境界去管理、去做人、做事,没有不成功的。

(四)《道德经》所体现的“反者道之动”的“变通”精神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道德经》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世界。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界是生生不息的,生生之中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变化是永恒的,永恒的变化中有不变的规律存在。

《道德经》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管理而言,亦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把管理机构建成一个稳定、有效率的系统之后,我们必然进一步研究变通的原则,使管理系统能够沟通外界环境的变化,使我们能够变通趋时,立于不败地,求得生存、发展。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们不能脱离外界环境孤立存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环境的变化是极为迅速的,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掌握市场动向,采取变通的方法去主动地适应,提出正确的对策。当时机来到之时,应该主动、积极地把握住。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我们的管理者要取“道”之“生生”进取之意,奋发有为,刚健而不刚愎自用,努力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自己所用。不能因循保守,头脑僵化,蹈袭陈规,不思振作,否则,就会落后于形势,跟不上潮流,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

历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殚思竭虑地探索由乱到治的转化,或者探索如何长久保持治世的局面,防止它向乱世转化。《道德经》中所揭示的关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管理原则,对于我们今天的管理工作来说,仍然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当努力发掘这份宝贵遗产,使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

[1]老子.道德经[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耿云峰.从老子的无为而治看领导艺术[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01).

[3]梅良勇,孙晓静.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构建的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01).

[4]周生春,戴治勇.老子有限政府思想试探[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猜你喜欢

寡欲不争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期待美好
期待美好
简单悟语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