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文化遗产的失落与拯救
2013-08-15于淼
于 淼
(浙江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富,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因为人们盲目追求“现代化”,大量文化遗产被破坏、毁灭甚至遗忘;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经济的弱势使我们缺少文化的自尊自信,而产生了弱势文化的心理,文化遗产更是被边缘化,这一切要求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在对文化遗产发现普查、甄别评估的基础上,并且要对之进行有效的管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传播。虽然多年来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从物质的、有形的不断深入延伸到非物质的、无形的方面,但是当下我国对于不可移动的历史建筑以及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十分不完善。以古都杭州为例,历史记忆在造城运动中正在大量被抹杀。而生长在这个城市的我们必须要承担其文化的道义与使命,寻找失落的城市记忆,拯救文化遗产。
一、失落的城市记忆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吴越的烽火金戈,隋唐的运河声影,宋元的窑彩釉色,明清的钱塘繁华……杭州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道不尽的临安梦忆,叙不完的武林旧事。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杭州的民宅旧居等延续着传统建筑的特点与格局,街巷里弄还传承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它们承载着杭州的历史印记,在杭州自身发展进程和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使杭州城市精神得以延续。触摸着古街的一砖一瓦,倾听西子湖畔的声声吟唱,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杭州精神个性和文化之美,体验到杭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杭州虽然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积淀的历史遗存,但由于对其文化价值与不可再生性的忽略,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过程中,杭州历史建筑受到较大侵蚀,部分历史街区被改建,原有格局风貌发生很大改变,这使得“古都”二字有着不可承受之重。随着老房子、老建筑、老街巷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积淀了千年的民间文化氛围也在日益减淡,如今人们只能从杭州传说故事、旧照片中体着很多味遥远的文化气息。
更让我们感到心痛的是,不仅仅是杭州的文化特色日趋日淡,在这场全国性的“造城运动”中,城市面貌日益通俗化和雷同化,彼此克隆,中国的六百多座城市基本一个样。问题不仅出在对城市的历史街区所扫荡式的拆除,还在于新建筑的平庸单调。[1]拥有不同文化底蕴的城市已经越来越千篇一律,历史街区被拆分重建,有的城市甚至历史踪迹毫无保留,大量的城市记忆被迅速抹去。
城市不仅是一个功能性的居民点,它是一个有历史记忆与文化品格的生命。从稚嫩的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烙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在城市中生存、生活然后离去,却把记忆深深地留在了城市中。承载着这些记忆的即有物质的遗产,如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1](P218)这些珍贵遗产具有真实性、艺术性和唯一性,若丧失了则城市的特色就无从谈起。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地铁、立交桥、高架路,而且更要求城市具有深悠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内涵。[2]在文化全球化中,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杭州记忆最能体现杭州的特色,寻找失落的记忆是当下文化多样性迫切的诉求,也是每一个生活在杭州的人最深切的呼唤。
城市的记忆与尊严是与每一个市民息息相关的,它是祖先留给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丰厚的文化遗产。自觉的记忆是生活中文明社会的我们的理性的行为,如果我们没存有敬畏之心而对它随心所欲地宰割,不但我们会像没有了童年的人一样无所归依而导致精神失落,而且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会在茫然无措中找不到城市的根脉,斥骂我们丢掉沉甸厚重的记忆的无知与野蛮。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中国的城市改造已接近了尾声,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这场如火如荼的“造城运动”。本来,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叫我们好好整理一下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但由于我们毫无准备,特别是没有文化准备,反而把城市形象搞成现在这样不伦不类。而现在城市的土地极其紧张,基本上杭州今后也不可能再有这种改天换地般的城市改造机遇。[1]我们几代后人要在现在杭州这种钢筋水泥筑造的城市形态里面生活着。我们本有自己的个性,却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容貌。而随着时间流逝恐怕这种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城市记忆也将失落,城市的记忆的血脉趋于中断。
事到如今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审视全局,以强烈的文化良知、文化情感以及文化审美去思考去纠正当前这种急切和粗糙的行为,把造城运动的文化损失降到最低点。保护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如果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中消失了,等于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没有保住,有愧于先人,更无脸面对后人。我们可以在具体方面实施以下措施:
第一,应发挥文化工作者的带头作用,将文化工作深入坊间巷里,对杭州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发掘整理,并提出切实的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与阐释,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意义。我们不仅要保护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更要注重非物质的,并强调文化遗产中所承载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第二,要强调市民的主体意识,表现为对市民与老建筑之间感情的理解与尊重;强调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市民主体的参与。对古老街巷的情结,老杭州人说起来可谓滔滔不绝。于历史建筑的留恋不仅在于它的青砖灰瓦、高墙深院,更是难以割舍的记忆。在城市情感与记忆之上强调作为文化主体的市民对城市的历史保护的重要作用,提高市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其对传统文化与居住历史的自豪感和奉献精神,对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要运用行政、经济、教育等多重手段全面保护,防止文化遗产被破坏,特别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法律的保障,如:进一步明确文物保护的范围和标准,规范和加强了文物保护的经费来源保障,确定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制度,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制度,明确规定了破坏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的法律责任等。通过这些法律法规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出现新的局面。
第四,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寻找双赢。杭州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杭州向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源泉和动力。因此我们必须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保护带动开发,利用促进发展,两利双赢。[3]文化遗产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必须延续原有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如果只保留几个质量较好的历史文化建筑而将其他的统统拆掉,那些留下来的便失去了存在的环境基础,其作为文化载体的价值也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当从整体出发来制定各种“点面结合”的保护措施,对文化遗产周边的区域进行保护和复兴,创造一个感情培养的环境和氛围,避免割断历史与文化延续性的“破坏性保护”。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在保护中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避免过度开发保护不足、修复带来的破坏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开发不足等问题。
第五,深入发掘内涵,提高参观质量。城市文化遗产不仅是市民城市记忆的载体,更是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在文化遗产开发中除了对遗产本身的保护以外,还要深入揭示其文化意义,发掘其文化内涵,提供外来参观者高质量的文化体验。例如杭州很多名人故居虽修复颇为成功,但风格趋于相似,功能过于单一,游客看了一两处之后就会乏味,并没有起到因为参观而对文化遗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3]因此在故居被改为纪念馆、博物馆时,怎样以灵活的方式对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演绎,充实参观内容,增强吸引力,使参观者参观完后印象尽可能深刻,也是我们当务之急。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数字博物馆的技术,在不改变原有内部结构和建筑风格上对其历史进行复原再现,以便更好地展示与传播。
总之,如果我们不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那么灿烂的文化遗产便会在我们手中瓦解与丧失。生长在这个城市的我们必须发挥主人翁的意识,承担文化的道义与使命,拯救文化遗产,将珍贵的文化遗产留住。同时我们还要对其加以研究与传播,在传统历史上建设新的有杭州特色的文化,使杭州在多元文化时代因其特有的历史记忆而格外灿烂夺目。
[1]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2]周乾松.杭州古都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探讨[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43.
[3]陈青.对杭州胡雪岩故居旅游与开发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2009,(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