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2013-08-15姚晓菊
姚晓菊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8)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语音在二语和外语习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关的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国内大部分研究都侧重于语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从学习者角度出发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
在二语和外语教学领域,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也是不断涌现,从宏观的理论到微观的实践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近期该领域的热点话题。但对于语音学习策略的研究,无论是国内外,都鲜有专门性的研究,少数研究也只是将语音学习策略纳入整体学习策略的一个部分进行描述,研究显得浅显且缺乏针对性。
较为系统的语音学习策略研究始于Susan Peterson,她对语音学习策略进行了定义和分类,且设计了比较专业的语音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她认为语音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增强自身的语音学习而采取的相应步骤。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语音水平高的学习者比中低级学习者使用更多的语音学习策略。Ogawara(1997)对日语学习者的调查研究也表明:语音策略的运用能直接影响日语语音成绩。
回顾国内研究,语言学习策略多限定在某个学习领域,如词汇和听力学习,相比而言,关于语音学习策略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足。何建友(2007)通过对初一学生语音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也发现高分组在使用语音策略的数量和种类上都高于低分组,且在某些策略方面两组呈现显著差异。曹娜、李蓓(2008),石兰(2009)和裴正薇(2012)都对普通高校学生进行了语音学习策略实证研究,同样发现英语语音水平不同的学生在策略使用上有差异。但他们的研究缺乏对学生原有语音背景和个体差异的考虑。
本文在一些语音学习策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对其英语语音学习背景和学习策略进行调查采样和分析,以期指导学生有效使用语音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英语语音总体水平。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自我学习状况的评价和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如何;(2)高分组和低分组语音学习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
(二)调查对象
对象为南京特殊教育学院2012级应用英语专业两个大一新生班,共68名学生,其中男生9名,女生59名。
(三)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定量(问卷)和定性(书面反馈和口头访谈)混合性研究方法,根据期末语音测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以成绩排名划分出高分组(前10名)和低分组(后10名)进行比较分析。
问卷包括语音学习状况自我评价和语音学习策略两部分。第一部分有助于了解学生自身语音基础和语音学习自我概念(即对自己基础和学习能力和及效果的评价),从而为第二部分语音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提供数据参考。该问卷表的设计是基于Ogawara(1997),同时参考了裴正薇(2012)为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设计的调查表,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改编而成。语音策略部分分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两大类。因为据美国策略专家Oxford多次研究发现,元认知和认知策略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更为重要 (转引自裴正薇,2012:65)。
书面反馈和访谈旨在弥补问卷结果的不足,以期收集更加真实可靠的资料。
(四)数据的收集
受试者在学期末参加了终结性英语语音评估,并填写了调查问卷。同时,学生给予充分的时间写出自己语音学习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语音测试全程录音,测试卷、问卷及书面反馈当场全部收回,确保所有数据的有效性。一周后,根据整理出的数据结果,对受试者进行针对性的访谈,从而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
三、数据分析
(一)语音学习状况的自我评价
对于自我语音基础的评价,65.6%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语音总体上一般,认为很差的有31.3%,只有3.1%的学生对自我语音表示满意。这说明大多数受试学生对自我语音持否定态度。但同时,84.4%的学生认为语音对英语整体学习成绩影响很大,表明学生对语音学习的重要性总体表示肯定。对于造成自己语音现状的原因,多数学生将其归究于外界原因,如9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音受方言影响较大或有一定的影响,100%的学生认为其语音均受到启蒙老师的影响,其中认为影响较大的占56.3%。受试者在中小学阶段无人受过系统的语音训练,受过一点训练和无训练的学生各占50%。对于自我发音问题的认识,大部分问题在于连读、同化、语调等超音段音位的掌握,但仍有56.3%的学生认为自己音标读不准,甚至有9%的学生表明自己不认识音标。
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语音知识的运用情况总体上差强人意。18.8%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在各种场合刻意纠正自我语音,43.7%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后也听录音练语音,37.5%的学生表示仅在语音课上纠正语音,但没有人从不纠正自己语音。受试者认为自己的语音学习动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84.3%的学生为了能够和英语本族人交流或是能看懂英语电影而立志纠正语音,62.5%的学生很在意老师的评价,40.6%的学生表示希望能参加英语演讲或歌唱比赛,34.3%的学生表示学习语音是为了通过考试,25%的学生看重同学评价。
经过一学期语音系统学习后,学生对自我语音评价有了提高。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自己的语音有进步,在音素和语流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且78.1%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语音意识,18.8%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了较好的语音意识。所有学生对未来的语音学习都有一定的信心,78.1%的学生表示很有信心。
(二)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试者使用策略的情况比较集中。除了选项“树立语音练习目标”使用频率较低外,其余所有选项都有50%以上“有时使用”各项策略。但每项策略选择“经常使用”的学生均低于40%。总体来说,学生对语音策略使用不多,其中元认知策略的频率要低于认知策略,而在元认知策略中,建立语音学习目标的策略使用频率最低。这表明,多数学生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对语音学习缺乏目标,并未采用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反思和评估的方法。
(三)学习策略使用差异
统计发现,高分组的学生在元认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上都超过低分组。在16项具体策略中,高分组每个成员都使用过所有策略,只是频率有所不同。分数越高的学生对策略的使用也更加频繁。低分组多数成员是“有时使用”某项策略,也有部分成员对有些策略从不使用。具体地说,两组学生在某些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如高分组中100%的成员会在课堂上“模仿教师的口型发音”;75%的成员“经常”能“严格按照音标或音节来发音”,“比较自己和标准发音异同”,在“发音时注意舌头和嘴唇的位置”。而低分组所有成员在这些选项上都是“有时使用”,甚至“从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策略上两组成员的使用频率上差异较小。如多数高分组所有成员在“树立语音目标”和“评价自己语音进步,有计划地改变和纠正发音”,及“让教师或英语本族语者纠正自己的发音”等选项上均只是“有时使用”,和低分组成员使用频率相当。
四、结果与讨论
此次调查的结果印证了之前一些研究结果:即策略使用和语音成绩成正相关性,语音水平不同的学生使用策略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总体语音基础较弱,在语音学习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普遍不高,即使是高分组学生,也只是在某些策略的使用频率上高于低分组学生,这些策略主要集中在一些认知策略上,即高分组学生更加注重发音的准确性,而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和低分组差异不大。
从书面反馈和访谈中可知,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语音纠正缺乏自信,在语音学习中仅限于课堂,且比较依赖老师等外界力量的帮助,学习相对被动,缺乏内在的驱动力。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语音学习方面困难重重,如有学生提到:发音位置摆不正确,无法正确发音,不敢开口读;有时会混淆发音相似的音标,虽然学会了连读,但仅限于书上学过的短语,不会实际运用到句子当中等。有的学生则认为在大学之前没有任何语音知识,通过语音学习后,自己的语音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知道了连读、重弱读、语调等一些发音方法,但不会灵活运用。而在被问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受试者无一例外地表示希望通过老师来指导自己的弱项。可见,学生缺乏自我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和学习动机,语音意识和语音训练也明显不足。
五、教学启示
基于以上结论,高职高专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对其运用方法进行培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策略特别是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增加学生自信心,并鼓励学生将语音训练目标细化,定期评价自己的训练效果,实行同伴间互相监督。只有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才能将语音意识内在化,将课堂语音训练外在化,从而自主地提高语音训练的强度,从根本上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1]Peterson,S.Pronunciation 1earning strategies:a first 1ook[D].Co1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1997.
[2]Ogawara,Y.The se1f-monitoring offoreign studentsof Japanese in pronunciation 1earning[J].Japanese Journa1 of Educationa1 Psycho1ogy.1997(45):438-448.
[3]曹娜,李蓓.英语高专学生的语音学习策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7-128.
[4]裴正薇.英语语音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策略的差异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64-70.
[5]何建友.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策略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7(6):38-43.
[6]石兰.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策略调查[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6):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