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汉英语言的对比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013-08-15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汉英语素句法

张 倩

(山东政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一、当前大一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基础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大一新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应该看到,在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书面交流或口头表达时,大部分学生仍然存在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在语言应用中出现大量语言错误的现象。作者在从事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大一学生在语言的应用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虽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但关于词汇的知识基础薄弱,基本功差,在实际的写作或口头表达中经常出现词语运用上的错误。比如,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作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词性和不同词性的词在句子中应当如何使用缺乏基本的认识,写出的句子往往只是把一句话的每个词汇对应地转换成它的英语单词,丝毫不考虑词法知识。

(二)缺乏一定的英语句法知识,对英语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语法结构缺乏正确的理解,写出或说出的句子往往是汉语思维的僵硬转换。比如很多学生写的作文中,会出现没有主语或没有谓语的现象。

(三)很多学生对汉语和英语的差异了解较少,书写句子时往往只根据一个单词的英语翻译去选词、用词,写出的句子仍然不能正确地区分同义、近义词,句式表达不地道,像汉语式的英语的现象。

以上语用错误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英语和汉语的差异缺乏深刻的认识,不能从较深刻的角度理解英汉语在词法、句法、句式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解决的方法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讲授一些关于汉英语言对比的知识,让学生加深对两种语言特点的认识。下面从词法、句法等方面对两者的异同进行对比。

二、汉英语言的词法对比

(一)汉英构词法对比

汉语是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英语则是一种拼音文字,他们在构词法方面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不同,主要体现为:

第一,现代汉字的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语素,他们可以自由组合成词,而英语中没有字,只有词,字母组合成音节就生成词。例如“地”这一语素可以组成地震、地皮、地铁、地貌等词语。有些语素虽然不能独立成词,但也可以在有限范围内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比如“菩”字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萨”组合才能构成词,“忐”必须和“忑”组合才能构成词。而英语中就没有像汉语这样的单字,只要符合构词的规则,字母组合成音节就能生成词。例如仅“地”一个字就可能有好几种英文说法“field,earth,land”等。

第二,两种语言的构词法虽有相似之处,比如都能用合成法、缀合法、音变法、缩略法等构词,但汉语还可以使用重叠法构词,这是英语中很少用的,而英语的一些构词法如转换法、逆构词法和截短法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合成法是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可用来构成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一般通过主谓、动宾、动补、并列和限定等关系组合在一起,如心跳(名词、主谓关系),头疼(动词、主谓关系),刺骨(形容词、动宾关系),分明(形容词、动补关系),过来(动词、动补关系)等。

英语的合成法主要用来构成合成词,并且英语中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词类不如汉语中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词类多,主要用来构成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副词。例如:动词outweigh(副词+动词),动词underestimate(副词 +动词),名词 pickpocket(动词 +名词),名词bathtub(名词+名词),形容词deaf-mute(形容词 +形容词),和副词 overnight(副词 +名词)。缀合法是将不能独立使用的语素即语缀,附加在词干后面组合成词的方法,汉语的语缀比英语少得多,汉语语缀的字形与词根没有差别,如语缀“子”、“儿”甚至可以有自己本身的语义,而英语语缀的字形和词根差别很大,如in-,un-,-ness,-or等一眼就能看出是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缀,汉语的有些语缀在一定环境中可做独立语素使用,如“非”可做表否定意义的语缀(“非人”,“非金属”),又可做独立语素,在“是非”一词中,“非”是独立语素,表示“错误”。英语语缀只能做语缀,汉语语缀一缀一意,十分严格,而英语语缀一缀多意的现象很普遍。

第三,有些汉语的构词法在英语中很少使用,如重叠法就是一例。汉语可以通过重叠部分或全部语素的方法构成新词,重叠的方法可多达以下九类:

“(1)AA爸爸 看看

(2)AAB毛毛雨洗洗脸

(3)BAA眼巴巴静悄悄

(4)AABC脉脉含情楚楚动人

(5)BCAA衣冠楚楚风雪茫茫

(6)AABB哭哭啼啼说说笑笑

(7)ABAC一举一动一针一线

(8)A里AB糊里糊涂傻里傻气

(9)ABAB研究研究 比试比试[1]

而英语中则很少使用重叠法构词,在表达中如果需要,也仅是重复同一个词,而且通常是最多三遍,如“tried and tried,”“run ,run and run”。

(二)汉英词汇搭配习惯对比

汉语和英语在词汇的搭配习惯上也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搭配习惯有差别。“在汉语中泛指一般动作的动词往往只能与泛指一般事物的名词搭配(如‘做家务’),表示具体工作的动词往往只能与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搭配(如‘扫地’、‘洗碗’、‘修剪草坪’);而在英语中,泛指一般动作的动词通常也能与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搭配,如do the floor、do the dishes、do the laundry,而汉语中则不允许这样的搭配(如‘做地’、‘做草坪’)。”[2]

第二,汉语的动词与不同宾语搭配时,英文说法常常不同。例如,擦药 apply lotion,擦粉 powder one’s face,擦雪花膏 put on vanishing cream。动词做谓语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相同,在英语中搭配时选词也应当有所变化。

(三)汉英词义的关系

汉语和英语词义的关系比较复杂,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的词语意义是相符的,比如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都存在的客观事物如山、水、某种职业或某种行为等,但有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出现词义相异和词义空缺的情况,下面举例说明。

第一,词义相异。汉语有些词所含的文化信息丰富多彩,体现汉民族的特色,而这些词的对应词在英美文化中却没有类似的蕴涵意义。比如,松、梅、竹在汉语中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赞誉他们不畏严寒、傲然风雪的品德,而pine trees,plum blossoms和bamboo却不能引起英美人这样的联想。

第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表示独特文化的词语在另一种语言中必然没有与之对应的词语,造成零指称意义或零蕴涵意义的现象。例如文房四宝只能译为“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writing brush,ink-stick,ink-stone and paper)”,特困生只能意译为“the most needy students”,三教九流译为“people in various trades”,文明礼貌月“Socialist Ethics and Courtesy Month”等。

三、汉英句法对比

(一)从句子的概念看两种语言的异同

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代表不同的概念,汉语句子强调语义,表示语义终止的标点符号根据句子的语义和语气来确定,具有突出的“以意统形”的特点。而英语句子的定义,根据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被定义为“句子是一组词,当他们被书写下来时,句子的首词应以大写字母开头,并以句号、问号或感叹号结束,大多数句子包含一个主语或一个谓语”。(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可见从句子的概念看英语更加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而汉语注重意义和功能。

(二)从句式特点看两种语言的异同

从句子的概念我们得知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强调形式和功能,因而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

比如,汉语中像这样的句子:“那所学校越办越好,这所学校越办越差”在汉语中被认为是能够被接受,没有语病的句子,而译成英语时,则必须有连词衔接在两个分句中间,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病句。译为英语时,应该是“That school operates better and better,whereas this schooldevelops worse and worse.”比如句子“起大风了”在汉语中是正确的,而翻译为英语时就得译为“It’s blowing hard”,由于英语句子注重形式的完整,要给这个句子增补一个主语;成语“人有失措,马有漏蹄”应译为“As a man may tumble,so a man may make mistakes”,翻译成英语时就应该遵循英语先描述物后描述人的习惯,调整一下句子的语序等。

四、如何通过汉英语言的对比帮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方面的诸多不同,要想帮学生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向学生讲解英语构词法知识,让他们对英语和汉语构词的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在将汉语翻译为英语时决不能只对原句的字面意思进行僵硬的转换,“就词论词”,而应该先对汉语句子的原意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然后结合相应的词法知识和语境,将其翻译为符合英语词法和句法的,地道的英语句子。

第二,向学生介绍汉语和英语在句法方面的不同,让他们对两种语言在句法方面的特点加深理解。讲解时要结合实例,很多讲解汉英语言的对比和翻译的著作中,就有生动灵活的例子,教师要留心使用。除了讲解之外,教师还可让学生欣赏优秀汉语文章的英译文,或让学生自己动手翻译后和译文比较,通过增加练习的办法让学生体会汉英语言的异同。

第三,向学生讲述造成英汉语在很多方面有差异的原因,比如形成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承载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差别等,让学生对造成汉英语言有如此差异的根源有所了解。

[1]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35.

[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58.

[3]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柯林斯 COBUILD英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汉英语素句法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