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现状探析
2013-09-10万秀萍
万秀萍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职教育的进程加快,毕业生逐渐增多,高职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都引起不同程度的社会关注,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提高就业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高职生这个群体,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尽全校之力提高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所谓自我效能感,班杜拉在《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一书中这样阐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随着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职业选择和发展等应用领域中的扩展,学者开始使用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来表达与影响职业选择和发展等行为活动有关的自我效能感叫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就是指“综合了各种信息,基于对自身某种职业行为能力的判断和评估,所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即职业自我效能感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能力的知觉或对达成该职业行为目标的信心或信念”。可按职业心理学研究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职业内容相关的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时,对组织和实施完成该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的行为能力的信念;另一类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并实现行为目标的能力信念。这类概念有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感、职业寻找的自我效能感等。”本文采用这一操作性定义对广州地区高职生的职业自我效能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抽取780名在校高职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780份,收回问卷750份,有效问卷735份,有效率98%,有效被试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在人口学上的分布
(二)采用的问卷
采用郭峰等对Mantak Yue等2005年编制的《中国香港青少年职业自我效能》修订后的《职业自我效能问卷》。该问卷包括“职业准备”、“职业训练”、“职业性别”、“利用优势”、“矛盾解决”、“职业抗挫”六个分量表。量表的内部信度系数为0.918。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见表2。
表2 职业自我效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三)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基本特征分析
为了考察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的总体特征,对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的6个维度和总体的平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统计。
表3 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基本状况
三、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现状分析——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一)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表4 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性别差异T检验
如表4所示,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维度中的的职业训练、职业性别、利用优势、矛盾解决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总体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而职业准备和职业抗挫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社会中男性的社会地位总体上要强过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且社会对男女的分工也不一样。于是男性和女性在职业的各种训练及对待职业的矛盾上选择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在性别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当然传统观念上男性和女性在各自的优势职业中,人们也会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出卓越的贡献,表现出性别上极强的优势,并选择在该领域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从而导致在职业训练等方面的差异也非常显著,从而影响整体的自我效能。当然大学生还没步入社会,对职业还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还没体会到职业失败的经历,所以对职业准备和职业抗挫力表现出差异不大,这也与事实经验相吻合。
(二)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如表5所示,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维度中的职业准备、职业训练、职业性别、利用优势,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总体在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矛盾解决和职业抗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干部本身因为所处的干部地位和身份给予了特有的高自我效能感,而且他们也会比一般的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所以在职业准备和职业训练以及利用优势上要明显高于一般的学生;而且因为中国的传统思想的影响,男性普遍比女性具有优越感,所以职业自我效能感会比女生强。不管是学生干部还是普通学生都没正式进入社会,没有真正进入职场,所以对职场上的矛盾在解决办法上没有太大区别,也没有职业抗挫的意识。
表5 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T检验
(三)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如表6所示,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利用优势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乡镇的学生差异大于城市学生,而农村学生显著性也大于城市学生的显著性。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在职业准备、职业训练、职业性别、矛盾解决、职业对抗在生源地上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城市人口多,竞争压力和选择的风险均比乡镇和农村的学生大,于是在利用环境优势上的自信心不足,而乡镇和农村的学生虽然见识不如城市的学生,但由于他们的风险要小得多,因为他们输了有退路,有广大的农村作为依靠,所以利用优势方面明显区别于城市的学生。学生们都还没进入社会,还没有应对困难的责任心和准备,所以职业准备、职业训练、职业性别、矛盾解决、职业对抗在生源地上的差异不显著。
表6 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在生源地上的差异F检验
(四)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表7 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在年级上的差异F检验
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维度中的职业准备和职业训练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准备上,大一学生的差异大于大二,大三大于大二,而在职业训练上,大三大于大一,大三差异大于大二。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职业性别、利用优势、矛盾解决、职业抗挫在年级上的差异并不显著。这与我们的实际经验也是相吻合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临近毕业的时间逼近,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实习,学生逐渐对社会和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所以为了更好的步入社会、融入职场,高年级的学生在职业准备和职业训练上势必会想得更多,做得更足。当然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因为仍然是学生,所以他们对职业性别、利用优势、矛盾解决、职业抗挫的感受都不是真实的,所以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因此差异不显著。
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设置提高女生自我效能感的课程,增强女生的自我效能感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许多女生在自我效能感上与男生有显著差异,针对这一结论建议高职院校针对女生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比如具有激励性质的营销学、成功学等课程或开设一些心理训练为目的的课程,或做一些附着激励性质的活动,使女生在多个方面得到成功体验,引导她们在更多的方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在专业学习或职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劣势,做更适合自己的选择,使她们更自信,更具竞争力,更有信心面对职业世界和未来的挑战。
(二)在职业辅导中开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职业辅导更具有针对性
上述研究表明,有少数同学出于一些家庭背景及生源地的环境的原因会表现出效能感低下,学校应针对这样的群体,在职业辅导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这个群体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讲座,组织小型的团体咨询,有计划地进行个别咨询,开展拓展运动进行心理训练等,当然这些方法是可以交叉或独立进行的。在进行这些职业辅导活动中,引导者(比如心理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和学生之间尊重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活动的指导。比如心理辅导老师必须用科学的、信效度高的的心理量表检测出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的心理成因再根据不同成因组成一个团体,然后帮助学生分析、探讨他们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原因,寻找其早期经验中造成效能感低下的主、客观原因,最后用具体的方法对这个团体进行心理训练,改变其对待自己的一些不良认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1]Brown,Lent,R W,Larkin,K.C.Self- efficacy as amoderator of scholastic aptitude academic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Vocationas Behavior.1989:137 -156.
[2]于海滨.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价值观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河南: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姜飞月,郭本禹.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高校职业指导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7):60 -64.
[4]郭峰.苏南地区民办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相关研究[D].硕士论文,2010.
[5]刘风.职业自我效能理论与大学生就业[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