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和谐宿舍建设之思考
2013-08-15尤勇
尤勇
和谐宿舍的科学内涵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指事物内部的各种要素、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均衡、协调、有序的状态,是矛盾和差异的一种存在方式,是恰到好处的多样性的统一。和谐宿舍应包括宿舍内部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宿舍外部的和谐,其中人与人的和谐是重点。
1.人与环境的和谐
此处的环境指有形的自然物环境和无形的精神氛围环境。宿舍最基本的功能是为学生提供住宿、休息的场所,因此设施齐备、卫生整洁也就成为最基本的要求。设施齐备、卫生整洁的宿舍环境主要包括建筑、教育、文化、运动、广播和网络设施,还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宿舍内一直保持卫生。“设施齐备、卫生整洁、令人心情舒畅的宿舍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更新和更有价值的信息。”[1]大学生宿舍的氛围直接反映出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对大学生的个性形成、兴趣培养、思想素质的提高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一个和谐的宿舍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人与人的和谐
大学生舍友之间关系融洽,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大学生在宿舍里要共同度过四年的美好时光,宿舍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对于广大的莘莘学子来说,宿舍就是一个避风港,是力量的源泉,它是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提供信心和力量、情绪低落时提供诉说的场所……如果宿舍成员彼此之间不和睦,那么宿舍成员就不会有归属感和自豪感,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生活的学生很有可能形成孤僻、自私的个性[2]。
3.宿舍外部的和谐
宿舍成员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交往的时间多、频率高,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小集体的保护圈,无论是参加班、系、学校活动 ,还是上自习、娱乐,甚至吃饭,都是本宿舍的成员经常在一起。这样,宿舍小群体就成了封闭的群体,久而久之,导致交往面狭窄,缺乏与其他同学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宿舍外部的和谐就是要求宿舍成员走出小集体的狭小圈子,宿舍之间,宿舍与班级、系、学校的其他同学相互交往,和谐相处。
和谐宿舍的重要功能
1.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人为本在学校里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着服务学生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宿舍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是所有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当然也要体现服务学生的理念。据调查,学生每天在宿舍里的时间要超过10小时以上,他们要在宿舍里完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良好的宿舍环境有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适应形势发展,实现教育教学重心下移的需要
随着高校逐渐实行学分制,传统的班级概念弱化,呈现出自由性和分散性,而宿舍的概念相对强化,同一宿舍的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参加活动,这势必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心的下移。党中央、国务院的 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学生宿舍已经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进行占领,形成渗透性和实效性,自觉抵制落后庸俗文化的侵蚀。
3.构建和谐校园,保障校园和谐稳定的基础
马加爵事件以及近多年来不少大学生在宿舍自杀悲剧的发生,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宿舍在维护校园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宿舍往往是矛盾的多发地,如果管理服务不到位,常常会造成事态的扩大,酿成不好的后果。因此,宿舍是校园的基础环节,没有宿舍的稳定和谐,就不会有校园的和谐稳定。
构建和谐宿舍的设想及实践
1.完善设施设备,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今大学生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多年,高校在学生公寓的建设上也进行了相当大的投入。在宿舍的建设中,要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多考虑学生需求,体现人性化服务。在宿舍区开辟自习室、娱乐室、心理辅导室等,扩充宿舍的功能。加强安全防范,消防设备安放到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装备电子门禁系统。只有住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有效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进而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2.创建大学生宿舍文化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氛围和影响力,它发挥的是润物无声的潜在效应。和谐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整个校园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新时代大学教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所在。
要深刻认识宿舍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它纳入院系的整体规划之中,形成长期性和系统性,克服只是将宿舍文化当作在宿舍内搞搞临时性活动而已的偏见。院系领导牵头,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广大同学积极参与,明确分工,切实把寝室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在学期工作计划中全盘考虑,周密安排,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在提倡多样性的同时,要大力弘扬主旋律,防止将宿舍文化搞成低俗的娱乐活动。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4],正确体现宿舍文化的性质和品位。宿舍文化活动要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要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开设相关的内容,定期邀请专家举办人际交往知识讲座和心理辅导,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等。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交往的原则,真诚待人、尊重他人、豁达大度、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养成开朗、豁达、大度、真诚、坦荡、自爱、自信、容忍、谦让、合作的良好个性。
宿舍是一个微型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正如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所说:“一个人成功,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能,85%是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大学生只有在宿舍、在校园自如地应对各种人际关系问题,才能完成自身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为今后成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4.转变管理方式,突出人性化服务
在现行的宿舍管理中,往往重管理、轻服务,对学生的管理也常常停留在制度层面,强调的是学生的遵守与服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存在。制度虽管人但不“治人”,虽具有约束学生行为的作用,但其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克服依赖心理,从而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要加强和改善制度保障建设,在制度的制订过程中,要深入实际,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有助于增强制度的完善性和可行性。在制度试行期间,注意信息反馈,及时修改调整。制度一旦确立,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将宿舍考评和学生综合考评结合起来,使制度真正地落到实处,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后勤管理部门要转变思想理念。总之,在宿舍的管理中,要突出服务理念,体现以人为本,就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总之,高校和谐宿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和多种利益群体,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还会不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服务意识,增强大局观念,牢牢把握和谐主题,综合全面考虑,协调各种关系,立足发展,不断更新理念,开创高校和谐宿舍建设的新局面,为高校事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1]冯友梅.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新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38.
[2]马旭东.论和谐宿舍建设与和谐校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0):233.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6(1).
[4]江泽民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