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浅析《飘》中斯嘉丽形象的塑造

2013-08-15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斯嘉丽瑞德女性主义

徐 彦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一、生态女性主义和《飘》

(一)生态女性主义的定义

生态女性主义是在1970年末期到1980年早期出现的一种社会政治运动,他是女性主义与环境主义的结合,生态女性主义首先在1974年由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提出,后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上掀起了一系列的反对环境破坏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下,这一思潮变得越来越广为人知。生态女性主义以一种相对新的视角来看待自然、政治跟灵性。本质上,生态女性主义的普遍观点认为人类对自然的主宰跟男性对女性的主宰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从这一理论出发,基于生命之间的各种纷繁复杂的联系,生态女性这一哲学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蓬勃发展。这一哲学理论的目标是解放女性跟自然,即在男性女性之间建立一种更加和谐的关系,并跟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没有剥削的健康的良性的关系。

(二)生态女性主义在《飘》中的运用

在解决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历史问题后,这篇文章将进入对核心主题的探讨,《飘》的本质。自然跟女性之间的关联主要有三个方面:符号上的,经验上的,还有社会地位上的。

在《飘》中,自然和女性之间的连接首先是符号上的连接。在本书中,地球被看作是人类的母亲,克里克族被描述成安静的女孩,绿色的森林被看作纯洁的女性的象征。女性被看作是水跟生命的同类,他们相互补充,相互代表。在《飘》中,自然被女性化而女性也相应的被自然化。

在《飘》中,女性都被自然化了,书中的女性人物都像自然界中的事物一样简单单纯,例如风,水,土地和森林。斯嘉丽就被作者塑造成一个简单的人,她性格耿直,不喜欢复杂纷乱的事情。事实上,如同书中说的“斯嘉丽简单直率,像是那吹拂着塔拉庄园的风一样”,所以,对于艾希莉的心思,他的冷傲跟矜持,斯嘉丽是最后才看懂的人。另外,斯嘉丽还是个喜欢父亲呵护的人,她跟父亲在一起的时候感到轻松自在,而他的父亲是一个有活力,朴实的又有些粗俗的人。而正是他父亲简单的个性才让斯嘉丽喜欢时时刻刻在父亲身边,这也证明了斯嘉丽本人具有这样的个性。

在《飘》中,女性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失去亲人,为战争做出应有的牺牲和贡献。战争的爆发和战后的重建加重了他们原本的苦难。在战争期间,女人们第一次被迫离开他们深爱的人。当时,镇上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把儿子,兄弟,父亲,丈夫送到了战场上。更糟糕的是,他们中大部分的人都牺牲在战场上了,留下了失去儿子的母亲(塔尔顿女士失去了她的四个儿子),失去丈夫的妻子(查尔斯死在了战场上,斯嘉丽在战争爆发后不久便成了寡妇),那些单身的女士只能嫁给地位比她们低的人或者是孤独终老(汉尼威尔克斯嫁给了地位低于她的一个粗俗的美国人)。另外,除了照顾家庭之外,战争还赋予了女性很多其他的责任,例如,他们不得不协助医生来为病患包扎伤口,照顾病患。当这些受伤的士兵可以离开医院的时候,这些女人们通常把他们带回家中养伤直到他们可以重回战场。这些无疑都是对妇女们的巨大的考验。

在《飘》中,虽然女性是本书的主角,但是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很高的社会地位。事实上,仍然是男人主宰着权利,女人只是陪衬而已。自然同样的是人类活动的承担者跟坚实的后盾。

在这篇小说中,女性并不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那个时代依然是个男性占主导的世界。那时,女性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己嫁出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女孩儿们首先记住的就是他们母亲教育她们的女性应该有的品质,例如要让自己显得无助,小鸟依人,要让自己天真无邪。女性应该甜美,温柔,美丽,养眼。同时,女孩们也不享有任何特权,不过他们还是比已婚妇女地位高一些,因为前者还可以享受到他们母亲的照顾,父亲的关爱还可以被其他的年轻人追求,然后后者却只能去照顾别人,生活中毫无乐趣可言。

二、斯嘉丽的性格分析

(一)斯嘉丽—旧时代的新女性

斯嘉丽是个聪明,迷人,固执而又优雅的女人,不同于其他贵族的妇女。她一生中结过三次婚还杀死过一个偷东西的士兵,自己购买锯木厂,卖木材,自己独立挣钱,这在当时已经引起了其他人的侧目,而最重要的是,在事业上她甚至比好多绅士经营的都成功。她如此的与众不同,当然也命中注定她被当做旧时代的新女性。

(二)斯嘉丽敢于打破常规

在小说的一开始,斯嘉丽就显示出了她不同寻常的个性,在她温柔的外表下有着钢铁般的品质,这种品质来自于她的家庭。斯嘉丽对她的母亲有着特殊的情感,她认为她的母亲“有着超脱于其他人的神圣的一种品质,象征着正义,真实,温柔的感情和无限的智慧,她是个伟大的女人。”年轻的斯嘉丽,非常想成为像她母亲那样的人,但是,如同小说中说的,为了不失去人生的乐趣,她告诉自己只有当她嫁给艾希礼或者当她变老后,她才会开始像她母亲那样生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母亲的确对她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斯嘉丽的父亲,葛莱德?欧哈拉,一个精明狂暴的爱尔兰人,没有收到过良好地教育。他坚信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变得有钱就必须强大和无所畏惧,还要辛勤工作。葛莱德是个能吃苦耐劳的人,他懂得自己所要的是什么,而当他需要时便断然采取最直截了当的手段来攫取它。这一点也跟斯嘉丽的性格非常相似。

斯嘉丽不喜欢其他的女孩子,她认为她们总是等待,等待着男人的给予,等待着男人的爱和赞美。她与那些女孩子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她主动地去征求自己的爱和幸福。当她得知她所爱的人要结婚的时候,她主动的坦诚了自己的爱,甚至愿意跟他私奔,她知道,她必须要让艾希里完全明白她的感受,这样才有可能赢得他的爱。斯嘉丽的做法跟现代的很多女孩是很相似的。

除此之外,斯嘉丽还痛恨当时的社会规则。当她变成寡妇而不得不穿黑衣服的时候,她非常的挫败。所以她接受了瑞德与她共舞的邀请,当周围的人都对她的这种行为感到愤慨指责她时,她表现的漠不关心。战后,为了重建和保护塔拉庄园,她甚至自己出面经营锯木厂并且做得非常成功。虽然那个时代的人还是不能够接受一个女人在外面挣钱,特别是男人,他们不能忍受被一个女人打败。斯嘉丽不理会别人的眼光,他只作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从上面对斯嘉丽性格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表面上看,她似乎是一个蛮横无理,有些无知的女子,骨子里还保留着南方贵族所有的伪善。就像当时的其他人一样,她讨厌战争,厌恶新政府,怀念过去的生活,并且对奴隶漠不关心。然而,她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她勇往直前,审时度势,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她做的一切是为了生存下去。

(三)斯嘉丽和其他重要角色的关系

斯嘉丽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人物,然而,在这部著作中,还有很多重要的角色围绕在斯嘉丽身边。在他们之中,瑞德是她的真爱,梅兰妮是她最真诚的朋友,而艾希里实际上是她爱的错觉。

斯嘉丽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她的第二任丈夫死了。她嫁给了她一直“痛恨”的瑞德。这件事也让周围的批评声不断。但是,在小说结尾处,她才发现她有多么依赖他,就像小说中说的“她一定一直爱着瑞德,而且不是小女孩似的爱,而是成人的成熟的爱情。瑞德,一个“强盗”,一个和斯嘉丽极其相似的人,他是来自查尔斯顿的贵族,同斯嘉丽一样,他在道德上也受到他人的职责。但他确是对斯嘉丽而言相当重要的人,每当斯嘉丽感到挫败的时候,当斯嘉丽需要钱,需要救助和慰藉的时候,瑞德都会出现在他身边。像书中说的,他如此强大,有他在身边,斯嘉丽什么都不怕。斯嘉丽喜欢他的远见卓识,喜欢他的坚实强大。但是,瑞德的爱却远胜过他,他对她一见钟情,而且,没有人比瑞德更了解斯嘉丽。为了得到她的爱,他愿意做任何事。他支持着她也处处嘲笑她,帮助她然后适时离开她。但是他却没能抓住斯嘉丽的心,他愚蠢地认为,斯嘉丽喜欢的人永远会是艾希里,他不明白那只是一个年轻女孩的梦想。也因为这个在小说的最后一章,瑞德告诉斯嘉丽为什么他对她的感觉变了,他希望斯嘉丽永远像小孩一样勇敢,无畏,像小孩一样任性天真。到最后,斯嘉丽明白了她对艾希里的爱是幼稚的,当认清了这一点后,她摆脱了幼稚,变成了一个女人。就在她变成女人时,她却失去了瑞德。

艾希里,是我们讨论的最后一个角色,她是斯嘉丽的梦中情人。同时,艾希里也很欣赏她,他认为斯嘉丽是美好而且坚强的,他觉得斯嘉丽美丽,不仅外貌,而是包括她的思想跟灵魂。他甚至告诉斯嘉丽“我爱你,爱你的勇敢,你的无畏,甚至你的无理。”但是,他却是懦弱的,他一方面欣赏勇敢斯嘉丽,一方面又放不下他青梅竹马的妻子。最终,斯嘉丽认清了他的本质,明白了艾希里只不过是她得不到的一个梦想,却不是最适合她的人。

三、《飘》对21世纪女性的启示

(一)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

这部小说描述了一个在事业上成功并且受到人们尊重的女性形象。但是这种形象也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望。作者之所以创造这一形象一部分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在家庭,事业和人际关系中取得平衡时不太容易的。一个女性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但是三者都取得成功是很难得。但是,我们可以从斯嘉丽这个人物形象中学到她的一些精神,这些是对我们21世纪女性有所裨益的。

(二)我们可以从斯嘉丽身上学到什么

现在的社会充满了竞争。压力和复杂的社会现状加深了女性的焦虑。她们极易迷失方向或者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那么,当困难到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飘》中的斯嘉丽是怎么做的,是不是有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斯嘉丽生活的时代是男人主宰的时代,那个年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男人们支配着财富,因为一点小事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咆哮,所顾忌的职责女人们,而公认的淑女打不还口骂不还手,时常称赞仰慕自己的男人,优雅,宽容。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斯嘉丽却是个反叛的女人。她经营自己的伐木场,自己做老板。在当时,这对男人绝对是个冲击,当时几乎没有女人为了生计从商,即使真的因为贴补家用,女人们也只做些烧烤或者缝缝补补的工作,这些工作也都在自己的家里完成,她们不会接受一个女人离开家人的保护自己担当家庭的支柱。而且这是斯嘉丽自己的意愿,没有人逼迫他,当时她还有丈夫供给她吃穿。所以,作为当代的女性,我们应该学习斯嘉丽的自信和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创新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经常看报纸,上网的人经常听到一夜成名的故事。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是,当太多人走在相同的路上时,我们应该思考着找寻新的道路,这便是创新。斯嘉丽的创新精神让她备受争议,但同时,她也创造了财富,为自己赢得了尊严,而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更应该具备这种创新精神,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除了创新外,女性还应该学会自信。爱默生说过“自信是取得成功第一个秘密”。我们都知道,人得一生不可能没有挫折。痛苦和挫败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既然我们无法阻止问题的发生,何不自信的也面对他,解决他。就像斯嘉丽说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今天我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明天我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斯嘉丽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是因为她足够自信,她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1]富华.活在名著中的女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2]何怀宏.生态伦理一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人学出版社,2002

[3]李培峰,周蓉.论思嘉的现实主义性格特征[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9,15(1)

[4]玛格丽特·米切尔.飘[M].贾文浩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5]隋红升,怡人.《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5,18(1).

[6]熊欣.《飘》中思嘉丽的反叛精神浅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5,12(4).

[7]荆兴梅.飘〉的女性主义解读[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5,(5).

[8]姚金红.解析《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女性主体意识[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9).

[9]邓玉芬.斯佳丽.“飘”不走的梦和人-对《乱世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2).

猜你喜欢

斯嘉丽瑞德女性主义
光影
《飘》中斯嘉丽性格的分析与探讨
Close to Heaven
Market Values
Acts of Faith PHOTOGRAPHY BY
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寡姐”的寡:美人稀有
中年再读《飘》,终于明白小说中隐藏的这三个真相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