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墙》研讨会漫谈
2013-08-15许立莺
许立莺
(苏州市职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戈春源(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苏州城墙》这本书有很多特点。
首先,部头大。从古至今,古代的情况、现代的情况都包含了。苏州城两千五百多年,城址没变化,城墙虽然有一些变化,但基址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可以说,在全国都是独有的。北京城,变化了多次,古代的基城到金朝的中都,到元朝的大都,直至到明清的北京城,还包括内城和外城,变化很大。从西安来看,西安古城的变化也很大,西周古城丰镐,到隋唐古城,一直到明清的古城,城址都有变化。只有苏州没有变,这是苏州的骄傲,是苏州文化底蕴深厚的表现。苏州城从两千五百多年前延续至今,是很不容易的。现在以吴恩培教授为首的吴文化研究院,能够把苏州城墙的历史整理出来,梳理出来,非常不容易。
第二,面很广。这本书不仅仅讲到城墙的变化、历史,而且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从有关城墙的历史情况、历史记录、文献记载、结构情况,一直到有关的文学都有涉及,所以说,面很广,材料收集丰富,表达完备,能够把城墙的总体情况都反映出来。
第三,这本书对苏州市的领导以及苏州规划研究院等单位来说,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今后苏州城墙的保护、利用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国平(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一开始听说《苏州城墙》这本书有七十多万字,感到很意外,看了这本书以后,发现它很有特色。第一,从体裁来说,有资料汇编,包括方志、档案;有学术界研究成果的汇集,很多论文、论点也有;还有许多独立研究的成果在这本书里有所展示,所以这本书实际上是个综合体,像是研究苏州城墙的百科全书,很不错。在苏州史研究中,成果很多,但是以城墙为专题的研究,能够这样全面、系统、深入,可能还是第一次,应该讲,填补了一个学术空白。所以这本书是苏州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成就和突破。第二,就是价值,其价值在于学术和应用的结合。这个成果,确实很有应用价值,而且实际上,也已经变成一个实践,在实践中起到了参考作用。所以无论就学术价值,还是应用价值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第三,就是这个成果体现了苏州学者的学风,研究的作风,务实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任何学术成果都有一个发展的问题。所以我希望,今后能继续收集资料,继续增加内容,争取修订再版。关于苏州城墙,还有一些资料可以增加充实的,比如反映太平天国时期城墙的变化的资料,地方督抚文集中的资料,以及一些外文资料。另外,这本书还可以增加“大事记”这个项目。“大事记”相当于苏州城墙的“简史”,展示苏州城墙的“一生”。
另外,对吴文化研究院提些建议:一个是争取市领导的重视和经费支持。第二,要找准新课题。可以针对苏州的水、河道、桥等这些苏州的重要元素进行资料收集。第三,为加强与学界的合作,可以考虑设立研究会,凝聚更多的学术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
李峰(苏州大学图书馆教授,副馆长):
第一,《苏州城墙》这本书是“第一部”。虽然中国有城墙史,但它主要写万里长城。一座城市的城墙以这样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还是第一部。第二,这本书史志结合,带有很强的“志”的特点。还有一个,这本书图文并茂,图文不仅有历史的,还有现实的,比照性强。结合史料来看,历史和文物以这样的形式呈现,具有相当的直观性。同时,总体来说,这本书非常客观。把历史的、现实的所有情况客观地加以描述,非常重要。由于这些跟历史一样,有一个过程,对它进行客观地历史性地描述,就等于通过文字、图片把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这不仅对于了解过去,而且对于将来人们了解城墙的演变、沿革,保护甚至利用城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还有这本书的学术性很强。不仅仅是客观描述,吴老师对涉及到的城墙的历史状况、家底摸得比较清楚。城墙的记载,很多史志上都有,详略不完全一样,但总体而言,城墙的记载有限。而吴老师把各种史志、考古发掘方面的已有的资料加以细致深入地考察,表现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吴老师对城址的分析,是充分的,也是可信的,对目前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的讨论,包括坚定市里领导的信心,在学术上给予了支撑。而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史料非常充足。史料不仅是文献上的史料,还有档案史料。这本书呈现了大量史料,包括民国时期和建国以来关于修城、改建、拆城、复建等资料,非常翔实。详细的资料放到这本书里,就是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对将来城墙的保护、修复,甚至利用,以及其他文物的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警醒作用。对于关心城墙,想要了解城墙的人来说,史料很全面,价值很高。还有一个令我感受很深的是实测,体现了这本书的科学性。通过跟专业测绘部门合作,将现有的城墙实测出来,加上图片,描绘了城墙现有的状况,为后人对城墙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所以,这部书,对将来的苏州城墙的扩大、恢复、保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然,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肯定还有一些没有注意到或者没发现的东西。比如在《艺文志》和名人文集中还有一些文学方面的资料可以收集;还有就是,如果能对制砖、筑城等工艺的史料有所补充,人们对城墙的建造就能有更多的了解;如果以后城墙的课题要延伸的话,能够把苏州下属县的城墙作相对简单的介绍,就更为全面了。
叶文宪(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两年前,我参加了吴老师苏州城墙的项目鉴定,当时的感觉就是,吴老师为苏州城墙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两年过去了,这本书出来了,汇集了非常丰富的史料,把整个苏州城墙从古至今、方方面面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本书的价值,无论在学术史,还是地方志上,都会留下重彩浓墨的一笔。现在苏州三段城墙恢复了,相门的城墙博物馆也正在布展中,《苏州城墙》这本书,为博物馆提供了非常厚实的一个“软件”基础。吴老师的这本书和苏州市职业大学参加这项工作的老师,为苏州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另外就是,这本书还可以继续深化,继续拓展。作为吴文化研究院来说,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可以向两个方向拓展:
一个是,可以把这本书转化成电视纪录片。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怎么把苏州城墙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告诉老百姓,光靠一个城墙博物馆,可能比较有限,但如果能把它变成一部电视纪录片,在苏州台播出,将来有可能的话在更广的范围里播出,那影响就大了,意义就更深远了。
另一个,城墙是一条线,接下来能否向面上去拓展。苏州已经有学者开展了对苏州城水巷、河道变化的研究工作,出版了《苏州水利志》等著作。除了水系的变化,还有街巷的变化,苏州的街巷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很多地方只剩下了一个地名,有的地方连地名都没有了,我们很有必要从历史记录的角度把它们留存下来,让后人知道城市的变化。所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这是吴文化研究院成立以后,可以向更广阔领域做的拓展性工作。
孙中旺(苏州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苏州城墙》这本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选题方面。近年来苏州出版了不少地方文化研究成果,但对于苏州城墙方面的研究却非常薄弱,即使偶有涉及,也仅仅是泛泛而谈,因此《苏州城墙》这本大部头专著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苏州地方文化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课题紧密结合了苏州当前的文化建设,为苏州正在进行的古城墙修缮和保护工程提供了重要参考,主动贯彻了学术研究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的宗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这是那些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所不能相比的。
二是内容方面。《苏州城墙》一书结合文字、图片、测绘等资料于一体,翔实可靠,图文并茂,记载了自古至今苏州城墙的方方面面,堪称是关于苏州城墙的百科全书。其中收录的档案资料和测绘资料最具特色,这些档案不少都是第一次公开面世,为我们了解民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城墙的情况提供了珍贵资料。这些档案反映出了浓郁的时代特色,从20世纪50年代的拆城墙发展经济,到如今的修城墙保护文化,苏州城墙这六十多年间的不同遭遇,也正是建国至今我国曲折发展的缩影。
另外,本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各段古城墙现状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专业测绘图片,数据翔实,制图科学,这些测绘图片和现状图使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苏州城墙的存毁情况。
王海男(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博士):
《苏州城墙》一书的出版,表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其自信来源于深厚的历史积淀,来源于依然矗立的巍巍古城,来源于认真求实的科学探索。正是这种自信,使作者们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得以沿着先辈们开拓的道路继续前行,敢于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吴教授在该书的跋中表明了一个观点:“对这些青年学者来说,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也有着良好的学术背景,但缺的是紧密联系苏州现实论题的学术实践。”这既是对青年学者的批评,同时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苏州城墙》一书,就是紧密联系苏州现实的学术实践,体现了文化上的自觉。
《苏州城墙》这部书的出版,对苏州古城墙的修复,对苏州古城墙的保护工作,对普及苏州文化,都有重大的价值。而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刚刚升格为吴文化研究院,希望研究院在新的平台上,有更多的关于苏州文化、吴文化的佳作问世。
温波(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博士):
我谈几点体会。
第一,苏州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但有的文化随着历史的进程,包括城市化,逐渐地消失了,或者说我们再也感受不到了。这两年,我在往“下”走,直接到乡下去,专门做一些细致的吴文化调查。感受很明显:苏州在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同时,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在逐渐消失。政府在推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相关的文化保护措施跟不上,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虽然政府后来也积极采取了很多措施,保护和挽救吴文化,但对我们学者来说,基础性的工作必须要做在前头。吴教授的科研团队,包括《苏州城墙》这本书,就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第二,城墙文化可以说是城市文化史,或者说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物质城墙可能不在了,但城墙文化还肩负着解读城市文化的功能。无论哪个城市,城墙的修修补补,都反映了历史的变迁,苏州城墙也是如此。而且对苏州来说,伍子胥建苏州城,必然涉及到城墙,因此,城墙文化在苏州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去了解城墙文化,不去进一步认清城墙文化,不去梳理或者保护城墙文化,对吴文化的认识和保护就是一个欠缺。从这方面来说,《苏州城墙》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第三,这本书汇集了苏州城墙的历史、现在,还肩负着未来。历史方面包括了档案、方志文献、考古资料。现在方面,吴老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测绘,汇集了大量测绘数据。而资料的汇集,为未来怎样保护和修复城墙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
第四,我很佩服吴老师的科研团队,能够在苏州科技局、社科联、文物局项目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部头的著作。吴老师严谨的学风,对后学包括吴文化科研团队中的老师、骨干,树立了楷模和典范。
另外,对吴文化研究院有个建议,建议未来凝炼几个研究方向,整个团队围绕这几个方向开展研究,这将对推动研究院取得相关成果有很大的帮助。
马亚中(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我拿到这本书以后,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也是我在这里要强调的,就是吴老师的开创性。吴老师在吴文化方面的开创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倡导修城墙,是苏州城的功臣,有眼光;二就是及时编撰了《苏州城墙》这本书,及时出版。这在苏州文化史上,都是具有开创性的。
不仅具有开创性,这本书的质量也很高。可以看到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下了很大的功夫。一个是档案的收集,再一个就是城墙的测绘,非常细致,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功夫。
在体例上,这本书也是有创新的,论述和资料汇编结合起来。以前的志书,以“论”和“述”为主,很少能够把史料汇编起来。体例上有开创性,是一个新的典范。
至于刚才各位提到的关于资料的问题,苏州史料非常丰富,别集也很多,谈到苏州城墙方面的资料还有很多,要做到全是比较困难。为避免挂一漏万,建议可以将目录章节名改几个字,比如史载选编、档案辑录、文学集萃等等。
刘丹(苏州市职业大学纪委书记,副教授):
吴老师这个团队,从报课题,到《苏州城墙》这本书出版,我作为见证者,看到了整个过程,当中几经波折。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就是现实性,为政府决策——不管是从文化的价值,还是从苏州城市发展的角度讲来恢复部分可以恢复的城墙——提供了借鉴参考。这本书的可读性也很高,非常有意义。而且这本书出版以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了各方各界的关注。
吴文化研究所发展到吴文化研究院,从学校层面上讲,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能够为苏州市做点事,为学校树立一定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学校的发展造势。我们希望借助吴文化研究院的平台,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的诚心,能够把各位教授和各界学者集聚到吴文化研究院来,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同时对我们学校的吴文化研究提供帮助。
我在这里代表学校,谢谢各位专家和媒体的朋友,希望大家对新成立的吴文化研究院多多关心、多多关注、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