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当代研究视角转变的思考——兼论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

2013-08-15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失业资本主义劳动力

张 敏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近年来,我国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17万人,失业率继续保持在4.1%(1)。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于资本主义国家,失业问题的产生还有其特殊原因。因此,结合当前我国实际,转变研究视角,深入挖掘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当代价值,正视我国失业问题,寻求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对策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当代研究视角的转变

(一)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集中阐述。它从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的趋势出发,说明了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阐述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内涵、产生的原因、作用和形式。

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就是指劳动者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这些人口相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是“多余”的。

在马克思看来,相对过剩人口是伴随资本积累的增加,以及资本有机构成逐渐提高的过程必然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会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由于技术进步使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越来越小,最终致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所以,“生产资料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在越来越小的程度上成为工人就业的手段。”[1]697

相对过剩人口分为流动的、潜在的和停滞的三种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相对过剩人口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基础。一方面,它较好地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业后备军,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蓄水池”。另一方面,相对过剩人口所形成的就业压力还有利于资本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二)当代研究视角转变的必要性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发展,为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当代研究视角的转变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取消了商品和货币,劳动力不再是商品,社会经济是完全的计划经济,当然这样的社会也就不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因此,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然而今天,失业已不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失业现象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要求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政治经济学领域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研究的狭隘视角,将相对过剩人口放在当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去研究和思考。

2.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发展,为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当代研究视角的转变提供了历史依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虽然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但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显然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困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失业人数迅猛增加。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2012年全球工作报告》预测,2013年失业人数还会再增加500万,失业率将升至6.2%。在工业国家,尤其是在欧洲,各国的失业率在2016年底之前都无法回落至2008年危机之前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形势总体较为乐观。近年来,我国失业率稳定在4.1%(2),可以说中国给全球黯淡的就业市场增添了新的信心。资本主义国家有越来越多接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劳动力开始到中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家“淘金”。同为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市场却有如此大的差别,提醒我们在研究当代失业这一全球共同经济现象的同时,还要注重各国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成因分析。

3.“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当代研究视角的转变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扩大就业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创造持续就业机会是减少不平等、消除贫穷、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所以,新时期扩大就业就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此,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实施积极增进就业的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将促进就业作为化解危机的突破口,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新要求。

(三)当代研究视角转变的思路

1.理念研究由“革命性”转向“建设性”。马克思指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1]692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害怕在竞争中失败的外在压力,促使资本不断被积累起来,而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便是无产阶级的贫困和两极分化。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这一制度原因的深刻揭示,使得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此具有了彻底的革命性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性。《资本论》因此被冠以“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也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身份得到各国工人阶级的敬仰和追随。革命的理论是为革命的实践所准备的。《资本论》问世100多年后的今天,当实践向前发展,指导其发展的理论也必然要向前发展。“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伟大的理论本质,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内容上要紧随实践发展,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在研究理念上也应作出及时调整。然而,当代人们往往只注重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理论内容的丰富和发展,而忽视了对经典理论内容“建设性”的研究和挖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内容“革命性”的研究传统,导致研究理念过于机械和狭隘,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这就造成我们长期以来把是否存在失业作为衡量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使得失业现象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阻碍了我们从理论和现实中对失业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坚持用“革命性”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势必形成理论与现实的矛盾,阻碍经济建设的发展。面对沉重的失业压力,转变理解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研究理念尤为重要。因此,立足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进行“建设性”的理解和运用,将对解决我国现阶段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方法研究坚持“共性”与“个性”同时并举。目前国内理论界普遍认为,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具有超越社会制度的特性,它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当前社会主义中国,其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我们不可逾越的阶段,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商品属性的劳动力资源必然要按市场需求与资本形成配置关系,因此劳动力供需矛盾必然出现。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促使大量先进技术运用于生产,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于是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一般性原理和规律对社会主义中国仍然是适用的。这决定了相对过剩人口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其解决途径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共性。但我国现存的失业问题又不完全是由劳动力相对需求不足引起的。现阶段我国失业问题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很多特殊原因,换句话说,二者既有共性之处,又有个性之分。个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制度方面。我国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实现最大范围就业就成为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失业问题上最本质的区别。正由于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失业浪潮的迅猛冲击,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巨大的制度优越性,使得我国有力地推进了各项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最大范围地促进了就业,才及时转“危”为“机”。二是体现在经济运行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的逐利本性是不受节制的,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国家代表人民掌管生产资料,为使国有资产实现利益最大化,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会对资源配置采取有效手段。但是,我国是二元经济结构,即一方面存在城市现代化工业,一方面又存在农村落后经济。同时,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整体不高,经济整体运行环境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社会制度以外寻找我国失业问题的具体原因还应从我国具体经济运行环境,诸如经营机制、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经济运行周期、全球经济影响,以及劳动力流动和人口增长等因素方面进行具体的深入思考。

因此,我们在失业问题的研究方法上,不仅要关注“共性”研究,从中找到失业人口产生的一般性原因,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研究,从中找到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特殊性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对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3.对策研究由“被动防控”转向“积极利用”。相对过剩人口虽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然而失业问题毕竟是个令人很头痛的问题,这主要是由失业问题所带来的消极社会及经济效应所致。失业需要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对于失业者而言,他们将承受巨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由于经济拮据导致存在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的人大量出现,并由此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影响和威胁社会稳定。面对大量的失业人口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人们往往表现为消极看待和被动防控,一方面抱怨工作压力大,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工作。然而这样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失业问题,往往是刚解决了一个就业问题,紧接着又出现了更多的失业问题,是“治标”而不“治本”。

解决当前我国失业问题,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下,开动脑筋,拓展思路,秉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想,积极探寻有效的就业途径,才能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因此,对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对策研究,应从对其负效应的“被动防控”转向对其正效应的“积极利用”,努力实现“剩余”劳动力不再“多余”。马克思指出,“出现了新的生产部门,这些生产部门把其他生产部门中常常由于不变资本占优势而失业的上述相对过剩人口作为基础,而这些生产部门本身则建立在活劳动要素占优势的基础上,然后才逐渐走其他生产部门所走过的路。”这说明相对过剩人口促进了社会分工,优化了产业结构,导致了新兴行业及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并就此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失业的积极影响还表现为: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有利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因此,深度挖掘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正效应,能够为解决失业问题提供新思路。

二、当代研究视角下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思考

(一)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思考

当代研究视角下,对我国目前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共性与个性思考,不难发现,既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般性原因,也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国情原因。可以整体归纳为两大点:劳动力供给过剩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1.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266万人,比2011年增加45万人;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2011年增加98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3);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80万人(4)。预计整个“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都将持续增加,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人口在2500万,比“十一五”时期多出100万人。但综合各因素,我国每年只能解决1200万人的就业问题,年度将有高达1300万人左右的就业缺口。(5)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压力仍将是我国今后要面临的一个特殊国情。

2.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人口为9.37亿(6),可谓劳动力充足,但现实中“用工荒”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另外,在“用工荒”出现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也日益严重。从目前情况看,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原因有多种:一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第一、二产业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对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对劳动者各方面的素质要求明显不同,从而阻碍了大批劳动力向上流动;二是市场经济中效率优先的原则,必然使大量的无效劳动人口从相关产业中释放出来;三是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逐渐使文化低、技能差、经验少的低素质劳动者被排挤出劳动队伍;四是教育产业发展不当,使劳动者的素质培养脱离了国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导致“用工荒”和“就业难”现象同时并存。

(二)对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面对劳动力供给过剩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压力,对策研究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采用“趋利防害”的原则,转“被动防控”为“积极利用”,才能为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1.对策研究的整体思路。我国失业问题解决对策的整体思路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变失业人口压力为就业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人口转变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时期,具体而言就是人口抚养系数(总抚养比)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比较高的时期。通常以总抚养比低于50%作为“人口红利”的测量标准。近年来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一直保持在9亿人以上,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0%,总抚养比低于40%。根据预测,2035年我国总抚养比将达到49.6%(7)。这意味着未来22年时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可以继续利用的“人口红利期”。要解决当前失业问题,就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的战略时期,促进就业持续稳定增长。然而我国人力资源素质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般性劳动力过剩和优质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力资源总体含金量不高,这些都影响了未来中国人口红利的实际收效。因此,顺应这一现实基本国情,解决“就业难”的重要举措就应在当前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变劳动力资源为劳动力资本,变失业人口压力为就业人口红利。

2.主要对策。第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及布局,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供给过剩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区别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特殊人口事实,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以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要把最大程度地促进就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原则。2012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依次为33.6%、30.3%和36.1%(8)。农业就业人口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成为中国就业主渠道,但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就业人员比重60%-75%的水平。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量的最现实选择。在未来22年的人口红利期,一方面要加快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升级,加快现代服务行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不断扩大传统服务业的规模和效益,解决“用工荒”的问题。此外,针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特点,适时调整产业布局。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分布呈现东、中、西部阶梯结构特点。通过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人力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就业水平提高和劳动力素质进步。这也是延长我国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经验与我国产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之间形成的差距是造成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大劳动人口的教育投资力度,使“人力资源”转化成“人才资本”,是治理失业、实现人口红利的有效途径。加大教育投资一定要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统一,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一是夯实高等教育,强化“阶层流动通道”的社会功能,努力培养高、精、尖的优质人才,满足现代产业对高端智能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技能型短缺人才,缓解“用工荒”。三是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失业人员寻找再就业机会提供现实帮助。

第三,完善宏观就业政策体系,保障促进就业。未来我国实现可持续就业增长和人口红利,离不开相应宏观政策的支持。劳动力只有与劳动岗位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因此,完善宏观就业政策体系是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价值,兑现就业人口红利的重要制度环境和保障。政策要致力于以下目标:一是努力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尤其是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二是打破各类劳动者的身份界限,彻底消除阻碍人才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职业障碍;三是不断完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支持更多劳动者尤其是大学生成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除此之外,大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转变择业观念,做好应对就业环境变化和各种就业机会的准备,也是减少自愿失业现象的重要方面。

总之,根据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及时转变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研究视角,并通过结合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具体原因和人口实际,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注释:

(1)(3)(8)转引自《2012年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528/c1001-21641 740-2.html.

(2)转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4)转引自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6/2 1/c_123312783.htm.

(5)转引自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GB/13981879.html.(6)转引自《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gov.cn/gzdt/2013-02/22/content_2338098.htm.

(7)转引自张晓棠.我国人口红利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失业资本主义劳动力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