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平等对话 追求有效课堂

2013-08-15张锦美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语文课堂教学

■文/张锦美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灵魂,通过各种策略追求有效课堂是每个老师的永恒追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平等、宽松的课堂里与教师对话,学习语文知识,才能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面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老师满足了学生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满足,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因此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索,才会有创造。

二、流畅的教学过程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这样学生能缩短与文本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这样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文本的情理之中。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

三、丰富的学习内容是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语文课堂教学,一些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学习《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学生被诗里的优美语言感染了,此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一些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四、合作共享的能力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这种做法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见解和施展才华的场所。而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比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这一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一开始就分组,第一步同学们自由读,读时选择自己喜欢角色;第二步选择角色,分角色朗读,之后同学们评价;第三步课堂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最能看出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第四步进行排演课本剧的试验阶段。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我想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学生实际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生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愉悦。

总之,平等的师生关系、流畅的学习程序、趣味的学习内容、合作的学习能力是追求语文有效课堂和谐美的主旋律。如果我们能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美的追求,一定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语文知识连连看